有恒心,做恒业。
文丨华商韬略 张久久
80年代的无锡农村,没有人相信那个叫汪立平的穷小子,会成为市值千亿企业的掌门人。
【第一桶金】
很少有人会留意空气的能量,但恒立液压创始人汪立平却借助空气跃上了人生巅峰。
他创立的恒立液压,坐拥国内挖掘机油缸行业55%的市场份额,如今市值超过1000亿元,连续两年成为常州首富。
恒立液压的前身,只是一家仅有7个员工的气动设备小作坊。
气动设备的原理,是通过压缩空气,利用空气的弹性能量带动机械运转。而汪立平,也是在一次次将自己压至极限时,靠着一股子轴劲儿,顺势弹起。
故事的起点,发生在无锡农村。1966年,汪立平出生于此,家境贫寒,父母无力负担他继续读书。
初中毕业后,汪立平的第一次自立选择,是进入一家乡镇气动工厂做技术员。
工厂生产气动元件设备,用于机械、电子、化工等领域。机器嘈杂作响,年轻的汪立平身处其中,开始积蓄自己的“弹力”。
工作之余,他便留在车间研究油缸的生产工艺及原理,还省钱买下大量与机械相关的书。他自学读完了东北工学院工程机械专业的所有课程,包括力学、机械设计、工程图学等。
这些课程对大学生来说都不算容易,但汪立平轴劲儿上来,无论什么概念,一定要钻研到明白为止。
经过几年沉淀,汪立平觉得时机已经成熟。1991年,带着一肚子机械知识和仅有的五万元积蓄,从工作几年的工厂辞职,决定创业,自己做个气动元器件工厂。
彼时,无锡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占比不断上涨,一度超过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其中气动公司形成了产业集群。
但气动制造业中,始终刮着“重渠道,轻研发”的强风,汪立平捕捉到巨大机遇:突破关键技术的封锁背后,是一个能推动行业进步的机会。
然而,汪立平的辞职始终是个冒险的决定,那是工人的黄金年代,做买卖的叫“个体户”,进工厂才是捧上国家的铁饭碗。
启动资金有限,厂址选在很偏远的地方,车间光线昏暗,地面高低不平,四处都是厚厚的油腻子。汪立平像装修新家一样,一点点改造着这家工厂。
他四处凑钱买设备,又招来电焊工、车工、仓管员。七个人的家庭式小作坊,设施简陋,条件艰苦。这便是恒立液压的前身。
经过几年的发展,汪立平赚到了第一桶金。
赚到钱的汪立平不再满足于常规的气动元件生意,将目光投向一个全新的领域:挖掘机油缸。
对于挖掘机来说,油缸中的液压驱动系统是最核心的部件,通过液压,操控挖掘机动臂、铲斗、履带独立运动,如同一个人的中枢神经,操控四肢躯干。
当时,国内做高压油缸的厂家不过个位数,且因为质量不稳定,市场需求量很少。大多挖掘机整机企业都在看国外厂家的脸色生活——
它们生产多少挖掘机,不取决于市场周期,而取决于国外厂家能供应多少油缸。彼时,国内挖掘机油缸的市场都被日本凯迩必(KYB)、小松等外资品牌垄断,它们牢牢掌握着价格的话语权。
▲全国兴起基建热潮,挖掘机派上大用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政策,全国兴起基建热潮,挖掘机需求上升。核心部件油缸却严重依赖进口。汪立平不服气,他决定打破这样的垄断。
没有人看好他。国内那么多大企业都生产不出挖掘机油缸,初中生汪立平和他的小作坊又怎么可能?
另一方面,挖掘机的市场需求总量并不大。
2001年时,全国挖掘机的总产量也只有不到200台。外国厂商生产的挖掘机品质稳定,企业更愿意从它们手里购买机器,因此,国内的挖掘机市场份额,大多掌握在欧美、日韩企业手里。三一重工直到2006年,才卖出不过几百台挖掘机。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将重心转到挖掘机高压油缸生产上,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
人们嘲笑他异想天开,连公司员工都不相信他。汪立平又犯起了轴,一股脑扎进新领域。
【漫长等待】
做液压油缸,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技术。
高压油缸是液压系统配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客户对品质高低极为严苛,选择供应商时也更为谨慎。
汪立平刚开始尝试时,生产的油缸每一百只,就有七八十只漏油。产品发出去试用,因漏油不断被客户退回。
一次次测试,一次次返工,一次次调整,一次次赔钱。研发液压油缸的那几年,汪立平习惯了这样的循环。
有气动业务的现金流做支撑,汪立平的液压油缸实验才得以进行下去。那个时期,无锡气动产业十分繁荣,他把气动业务赚来的钱,全都投到了高压油缸的生产上,如同一场豪赌。
工厂不断添置更先进的设备,不断优化工艺,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汪立平的努力都没有回音。
后来他谈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时说,“不知道为什么要坚持,只知道报废扔掉重新做”。
经过长时间的改进,恒立液压的加工工艺逐渐改善,漏油、使用寿命短、密封性能差等难题被一一攻克。1999年,汪立平的高压油缸终于开始小规模生产。
一年后,正好赶上“十五规划”实施,挖掘机销量快速增长,挖掘机整机厂为了抢占市场,开始打价格战。国产的液压件较进口便宜许多,而恒立液压是市面上少有能够批量生产挖掘机油缸的国产品牌。
与此同时,汪立平曾经在工厂的同事正在经历下岗潮的冲击,汪立平当年的冒险辞职,让他免于成为其中一员。
很快,恒立液压有了订单,业绩一直在迅猛增长,逐渐被客户认可。
但情况没好多久。恒立液压的下游客户挖掘机是周期性行业,受经济波动影响明显,因此,恒立液压的业绩也随着挖掘机行业起伏不定。
2004年,为防止经济过热,国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银行贷款收缩,许多开发区建设项目被叫停,工程机械市场急剧萎缩,国内挖掘机销量迅速下滑。
连带着,恒立液压的营业额断崖式下跌。
最艰难的时候,公司3000人一下子缩减到700人,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只能靠银行利息给留下来的员工发工资。
去,还是留,对一个企业家而言,往往是最艰难的选择。公司没有生意,汪立平就沉下心,继续打磨产品,而这一等就是五年。
2009年,国务院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其中,近半投资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的建设,处于基建一线的挖掘机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并在2011年达到巅峰。
▲恒立迎来高速发展期来源:恒立招股书
2010年,中国挖掘机销量超过17万台,恒立液压卖出了13万只油缸,以每只挖掘机搭配4只油缸计算,恒立液压在国内挖掘机专用油缸市场占有率达20%。
次年,恒立液压成为国内四大挖掘机专用油缸供应商之一,是唯一一家本土品牌。
几年蛰伏,恒立液压的产品品质经过了时间的检验,逐渐在市场上有了名气。自2008年以来,挖掘机市场逐步升温,四年间,恒立液压营业收入翻了近四倍,从3亿元增长至11亿元。受益基建红利,恒立液压2020年营收达到78亿元,相比12年前,更是26倍之多。
国内曾有六七家和恒立液压同期创办的挖掘机油缸企业,最后留下来的只剩恒立液压,其他几家大多在时代大势中低头,转型去做其他生意。
▲来源:恒立液压官网
经过几年上升期,恒立液压经营状况良好,成为国内挖掘机油缸行业龙头。终于,2011年11月28日,恒立液压上市,发行价每股23元,市值达96.6亿元。
但上市之后,恒立液压就遇上了行业淡季。四万亿投资释放后,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剩,走了四年下坡路。
由于行业整体缩水,恒立液压在这一阶段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销量却不断下滑。上市后的四年,恒立液压的净利润缩水幅度达80%,由3.25亿元下滑至0.63亿元。
大环境不景气,股价也持续走低。
等待行业复苏的日子里,汪立平没有闲着,他在稳定挖掘机油缸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将业务向海工船舶、工业工程等特种油缸倾斜。
2014年,恒立液压承担了1800T架桥机、东京16米盾构等重大项目,特种油缸销售额占到总销售收入的50%以上。
在产品研发上,恒立液压花钱从不手软。2011-2015年,公司面临利润下滑的困境,恒立液压研发支出反而逐年增加,2015年最高,达到全年营收的7.99%。而在公司的人员配置中,研发人员比例达10%。
在低谷期,恒立液压选择逆流而上,大幅缩小了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技术积累。
2016年,工程机械行业经过五年的调整期后迎来爆发,汪立平也终于等到春天。
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在8-12年之间,因此,2009年爆发期前后生产的挖掘机,正好迎来更新换代,销量大幅增长。
当年,新旧产品同时发力,恒立液压营收规模达到13.7亿元,次年,公司营收翻了个倍,达27.95亿元,股价也一路攀升。卡特彼勒、神钢、三一、久保田、洋马等知名挖掘机品牌都是其主要客户。
漫长的等待期里,汪立平心态格外好。多年后,他用那段经历开导迷茫的创业者朋友:“只要产品做得好,不要怕卖不掉。”
【走向世界】
早在十九世纪初,日本就出现了许多液压企业,如KYB、小松等品牌,它们拥有更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生产出的油缸质量稳定。因此,国际挖掘机油缸市场份额基本都掌握在这些品牌手里。
十五年前,恒立液压还是个小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没什么名气。当时,汪立平接触到了全球挖掘机巨头卡特彼勒,并希望能成为它的供应商。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恒立液压整整用了三年。经过无数次现场审核、技术交流以及近乎严苛的产品验证,恒立液压以稳定的产品质量与超高的性价比脱颖而出,终于与卡特彼勒建立了合作。
产品获得了国际巨头的认可,这对汪立平而言意义非凡,这也是恒立液压走向世界的开始。
之后,汪立平又找到了新的战场:液压泵阀。
液压泵阀是挖掘机液压系统的一部分,和液压油缸有着同样的重要性,但相较于液压油缸,液压泵阀的精密度和生产难度更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生产工艺较落后,大多市场份额都被德国、日本企业掌握,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做强的弱点之一。
如同多年前那样,汪立平决定再犯一次轴。
困难不光在于制造工艺,还有生产液压泵阀的元器件。汪立平发现,弹簧、阀芯的圆钢是液压泵阀的重要元器件。这意味着,想要生产出优质的液压泵阀,就要先生产出合格的铸件。
汪立平没有因眼前的困难退缩。为了达成心中的目标,恒立液压先后投入了11亿元进行高精密液压铸件项目的研发,在他之前,国内没有人敢花这么大的手笔做这样一件事情。
如今,恒立已经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掌握了液压元件所需的高精密铸造核心技术,液压泵阀领域也迎来高速发展。
汪立平重视人才,他曾专门前往德国,想要聘请一位当地专家。他在专家公司附近咖啡馆蹲守三个月,终于打动了这位德国专家。恒立液压有许多人才,都是这样被汪立平请过来的。
2015年,恒立液压收购德国哈威InLine,哈威是德国知名液压企业,InLine是哈威生产液压泵的子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通过收购,恒立液压完善了自身的技术短板,并且将生产基地布局到了海外。
依靠技术积累与收购,恒立液压确立了全球行业地位,并在行业迎来爆发后,拥有足够的实力与底气迎头而上,将同行远远甩在身后。
2020年,恒立液压在国内挖掘机油缸市场占有率达55%,成功实现了国产代替。在全球的液压油缸市场中,恒立也做到了第一,曾经被国外巨头垄断的时代已经不再。
但如今,恒立液压早已不止挖掘机油缸一张名片,液压油缸可应用在工业工程、海工船舶、能源科技等各个领域。汪立平倾注心血的液压泵阀业务,成为公司的主要增长点,市场占有率达30%,初步实现国产替代。
2011年,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开工,这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用于搜寻射电脉冲星,又被称为“中国天眼”。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结构设计复杂,其中,液压促动器是望远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促动器活塞杆的伸缩实现精准定位,用于天文观测的跟踪。
2014年,恒立研制出用于“中国天眼”的初代FAST促动器,但在招标中未能成功中标。恒立将促动器产品留在了FAST现场展示。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见证,直到今天,促动器表面的镀铬层仍旧完好无损。
▲中国天眼(FAST)液压促动器项目气动仪式来源:恒立液压公司官网
四年后,恒立经过迭代的产品,最终赢得了国家天文台的认可,参与到了FAST促动器项目的供应中,协助天眼征战浩瀚宇宙。
上市十年,恒立液压的市值从96亿飙升至最高超过1500亿,在中国、德国、美国、日本、印度都建有生产制造基地,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它的主要销售市场。
据2021胡润富豪榜,汪立平财富达1100亿元,位列无锡籍企业家富豪榜第一名,但他身上那股属于穷小子的轴劲儿仍在。
员工评价他是一个“机械制造业疯子”,“早上六点到厂里办公室,午夜两点还在车间转悠,一着急就趴在车间教工人如何去毛刺,在食堂吃饭速度贼快”。
公司每天都要开半小时早会,只要汪立平在公司,都会准时出席,不管前一天忙到多晚。对他来说,工作就是生活。
他觉得恒立液压的产品还不够好,与市场需求水平相比还有差距,还要继续努力提升。尽管在液压油缸领域,恒立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
如今,汪立平年过半百,有人说他是“液压行业的民族英雄”,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有多难。
“一家不到100人的民营公司,根本谈不上什么长远规划,纯粹就是一个团队看中了挖掘机高压油缸这项产品,并坚持把它做好了。”
那些彷徨艰难的日子,被汪立平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参考资料】
[1]《汪立平:液压件国产化的“升旗手”》极客财经社
[2]《持之以恒 立足于天地——访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立平先生》万磊
[3]《“液压茅”三十而已》山核桃
[4]《恒立液压:大国重器背后的千斤顶》李平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