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其能耗和碳排放在第二产业中占到三分之二强,在我国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中亦占到三分之一。
研究制造业的碳排放特征对于把握我国的总体碳排放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制造业现状
据《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9.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2%。此外,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制造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了碳排放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随着政策不断调控颁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以及市场机制完善等关键举措,在制造业领域,中国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绿色工厂2121家、绿色工业园区171家、绿色供应链企业189家,绿色产品推广近2万种。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中国各领域低碳转型提出更高要求,发掘其中的机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将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低碳转型迈上更高水平的关键。
制造业市场转型迫切,迎来更大潜力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节能减碳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既得益于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也依托于针对不同重点领域形成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业低碳发展体系。截至目前,工信部累计发布128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共2170项绿色设计产品。
据相关统计,制造业主要产品中约有40%的产品能效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工业领域电气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将工业锅炉、工业煤窑炉用煤改为用电,大力普及电锅炉等方式,减少直燃煤,有效推动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零排放。
制造业领域,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
应对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目标,企业也在积极采取行动。
国家电投计划到2023年实现在国内的“碳达峰”,而截至去年底,该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就已达到56.09%;华能集团表示,确保到2025年华能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未来5年清洁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1亿千瓦,有望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大唐集团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超过50%,提前5年实现碳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