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索尼造车,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跨界?

探索科技TechSugar
关注

跨界是有风险的。一旦产品本身出现问题,那么可就不是跨界失败这么简单的结果了,对自身主业和客户间所积累的信任感也是一次消耗。

文︱苏岚

2020年11月,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先制造商的特斯拉宣称将考虑进军家用空调市场。而在2021年1月11日,百度则宣布与吉利控股集团组建智能汽车公司,新公司由百度发起主导,并输出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等技术,吉利则贡献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这两家公司在原有领域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却又不约而同选择“跨界”,进军新领域。

入局抢滩,跨界真就这么香?

苹果Apple造车令人期待,但索尼SONY造车已上路测试。在2021北美电子消费展(CES)上,SONY索尼高调宣布品牌旗下的VISION-S原型车已在去年年底完成开发工作,并正在欧洲进行着公共道路测试。在发布会上,这台实车也被展示出来,极简、前卫,和现在的纯电动汽车设计风格类似。此次索尼的跨界尝试能不能成功,我们还得往后看。

跨界频频失败,董明珠治下格力手机已是强弩之末。空调行业的领先品牌格力,在董明珠的带领下,之前一直都只专注于在空调行业的发展,没有大规模地对其它领域进行扩展。但在2013年,在她和小米创始人雷军的“十亿赌约”后,格力宣布正式进军智能手机领域,但遗憾的是至今没有激起任何水花。在2019年11月,格力修改公司章程,删除了对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的描述,外界以为格力终于要放弃手机业务。但事实并非如此,格力将手机业务转移至其子品牌公司大松,继续开拓手机业务。在2020年的12月中,推出了第一款大松5G手机,但销售量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有些惨淡,到2020年底的最后一天,销售量只有3816台,还不及与董明珠有赌约的雷军的小米一天的销售量。

可见,跨界也是有风险的。一旦产品本身出现问题,那么可就不是跨界失败这么简单的结果了,对自身主业和客户间所积累的信任感也是一次消耗。

环境因素成为跨界推力

为什么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跨界呢?如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谓顺风顺水,独领风骚,为什么还想要选择进入家用空调领域呢?据《日经中文网》在《特斯拉为什么想造空调?》一文中分析,因为现在是环保、去碳化的时代,是摆脱燃效的魔咒,对于特斯来来说,是利用电效重新打造自己之时。

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世界各国也都已经陆续出台了具体的去碳化进度表框架,而新能源汽车和家用电器都是需要重点去碳的领域,也是未来各国必定会重点发展的领域,但同时也必定会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另一方面,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虽然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但随着一些新兴汽车能源品牌的崛起,尤其是中国的一些品牌,如小鹏、蔚来等,还有后面越来越多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如上述的百度,还有之前的阿里巴巴,就连美国智能手机品牌苹果都宣布将与传统车企进行合作制造汽车。这些不管是新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未来肯定会夺走特斯拉的一部分市场份额。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最近也表示,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将是来自中国的品牌。可见,他也预见到了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因此,开拓新领域将是一个避免风险、创造额外营收的方法。

还有一些公司如格力,在其原来的优势领域已经面临增长瓶颈,很难再进行较大市场拓展,开拓新领域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虽然格力选择的新领域好像不太适合它,但能勇敢卖出去也是值得鼓励的,因为进入新领域也是不得不需要进行的尝试。

跨界需靠实力打好持久战

“跨界”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拓展公司业务边界,打开新的市场增长空间,但另一方面肯定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尤其跨进去的领域如果已经非常成熟,作为后来者想要占据一席之地,挑战传统品牌,则需要过硬的技术实力和雄厚的资本进行支撑。若只是跟随,没有自主创新,那将很难获得成功。

除此之外,怎样选择这个要进入的新领域也至关重要。虽然具有发展前景或目前发展很好的领域具有很大吸引力,但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品牌特色,寻找有潜力的行业进行跨界。真正有远见的跨界,不仅要打造“营销爆款”,更要实现“品质爆款”。不过,风险和机遇是一对‘双胞胎’,如果不冒风险,那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