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支撑金属3D打印技术如何助力实现超复杂钛合金结构?

南极熊3d打印
关注

刚出炉的零件精加工用轮廓仪测试,平均记录约250 RA。Aaron说:"如果客户想达到125 RA,只需要用蒸汽磨光机几分钟就能实现,到目前为止,Boom还没有要求我们调高零件的表面光洁度,他们现在专注于几何形状和零件强度,但如果需要更光滑的表面,那很容易实现。"

三家公司齐心协力,成功为Boom Supersonic的XB-1超音速演示机生产3D打印部件,大家都从合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Boom团队发现,3D打印比他们设想的要复杂,但也能实现他们最初的设计意图。而DMP公司也大大扩展了他们的3D打印专业技术,继续购买了第三台蓝宝石机器。Aaron说:"由于我们在增材制造方面的能力,我们获得了很多新业务订单。"

无支撑金属3D打印技术

金属增材制造或3D打印,主要是以熔池快速固化的焊接工艺。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零件会产生热应力和残余应力。支撑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固定件,固定零件,防止热变形而移动;二是热传导。临时支撑结构是直接能量沉积(DED)和传统的粉末床熔融(PBF)技术所必须的,通常需要打印完成后加工操作去掉。后期处理增加了成本,使周期延长。更重要的是,它限制了金属3D打印的设计自由度。

几十年来,金属3D打印公司一直依靠支撑结构将零件固定在构建板上,并进行热管理。一般情况下,我们已经开始依赖这些支撑来辅助打印小于45°的低角度结构。但是,这些低角度的几何形状也是在零件整合过程中,在装配体不可进入的内部通道中容易产生支撑。通过使用支撑物将零件固定在构建板上,在一定程度上将3D打印固定在原型设计上。

VELO3D与现有的粉末床熔接解决方案不同,具有独特的能力,可以打印低角度和低至0°(水平)的悬垂,以及大直径和高达100mm的内管,而无需支撑。这不仅省去了后处理的麻烦,而且克服了 45°法则——角度小于45°的就需要支撑。VELO3D让设计师可以自由地构建,释放出大量可以3D打印生产的设计。

据VELO3D介绍,其核心技术是专利的刮刀工艺(re-coater process),称之为非接触式刮刀。它不是使用传统的接触刮刀铺粉机制,而是使用了非接触式技术,好处非常多。非常擅长生产高宽比、薄壁零件、大型件等。简而言之,铺粉时刀片不与金属粉床接触。粉末铺展完毕后,进行一种刮刀非接触式过程在粉末上面,以确保粉末绝对平整。同样,这些都不与实际的床身或部件接触,实现高自由度,从而实现无支撑金属3D打印。

其官网上说得比较含糊,到底这个无支撑金属3D打印技术有何奥妙之处?

截止2020年6月,VELO3D已有约35项专利获得授权。南极熊发现,他们不但在美国、欧洲申请专利,同时也有其中一些专利早早在中国申请了相关专利,由此可见他们对专利保护的重视。南极熊已经收集到这35项专利申请书,里面有详细的技术介绍,很多专利都超过100页!希望对大家有启发。例如

△无支撑金属3D打印专利图之一

“无支撑三维打印的设备、系统和方法CN108436082A”,申请书长达129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