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抢滩智能制造的互联网平台代表
犀牛智造解决的是服装行业难题,切入的是智能制造领域。
2018年,马云曾在互联网大会上提出:未来制造业一定是服务业。服务型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主旋律,而达成服务型制造目标的主要途径正是智能制造。
在形式上,智能制造包括一个网络和两大主题。
一个网络,是指工业互联网,这一点大家已经很熟悉。
两大主题是指两大业务主题和两大技术主题。两大业务主题是指狭义的智能工厂和广义的智能智能生产;两大技术主题即新一代数字化企业信息通讯框架-数字主线(Digital Thread),和新一代数字化企业人机交互界面—数字孪生。
对号入座,犀牛智造工厂正是狭义智能工厂,它是阿里巴巴新制造落地的主要载体。所以,犀牛智造工厂承载的是阿里巴巴智能制造的落地途径。重点,不在于工厂这个实体,而是犀牛智造能够给予数万服装生产厂家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在智能制造领域,目前已经有很多玩家。2019年,工信部公布的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已经有81个,其中就有阿里巴巴。
犀牛智造,是互联网平台进军智能制造的代表。除了它,更了解生产工艺的制造型企业所推出的智能制造平台也做的风生水起,像海尔的cosmaplat、三一重工的树根互联等平台也已做的风生水起。
2017年工信部的相关电话会议提到,到2020年会遴选300项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150个左右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若此目标能实现,意味着阿里巴巴会有更多竞争对手。所以,快速形成解决方案、快速落地、快速打造核心竞争力,还要抢占市场先机,实则留给各个企业的时间并不多。
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于掌握了先进技术,短板则在具体的生产制造环节。想要形成切实可行并迅速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就需要找一个更了解或者真需求的领域,从技术到生产完全做一遍,才能真正实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
犀牛智造选择服装行业,也正是因为其具备自身优势。服装是阿里旗下淘宝、天猫最大的消费类目,多年的销售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有利于实现智造的精准开发和设计。
5、中小微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赋能者
有人说,犀牛智造就是要干掉中间商,让自己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并顺带把别的对手干掉。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犀牛智造在做的,确实是在用更快速的流程,更个性化的服务,汇集更多的中小卖家。但,却不是让更多用户“逃不开淘宝的牢”,因为电商本来就是去中介化模式。
从用户直接到生产厂家的C2M模式,也正是当前及未来商业所需,任何商家都逃脱不了。像海尔等有能力的大型企业都率先实现C2M,没有能力的中小微企业只能借助各大平台的能力。不客气的说,没有犀牛智造这样的平台助力,很多企业以后就没必要存在了。
借助犀牛智造工厂这样的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模式,很多品牌商、代理商乃至销售终端,都可以定制自己的特有品牌。未来,每个人都可以DIY带有自己独特logo的商品。
截至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84.2%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规模以下(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尚有200余万家小微企业。广大小微企业是制造业的根基,其智能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智能制造工程的实施效果。
面向这些小微企业,犀牛智造至少能做到两点:第一,让其可以最低的成本,满足买家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第二,帮助更多小型制衣作坊,具备小批量定制化生产的能力。
当然,犀牛智造工厂也可以成为很多大型品牌服饰商的生产工厂。
6、阿里巴巴“新制造”的能力样板
还有人说,活得好的淘宝商家并不缺合作工厂,想让这些电商放弃原有供应商,现在的犀牛智造工厂吸引力还不够。事实上,犀牛智造的想法并非是让所有淘宝商家到工厂下单,面对淘宝、天猫的那么多商家也不可行。它想做的,是让更多淘宝商家与更多通过犀牛智造进行数字化升级的制衣厂家合作。
对于阿里的新制造而言,犀牛智造工厂是一个样板工厂。什么是样板?各大楼盘售楼处都会有一个样板间,向买家展示装修后的效果。犀牛智造工厂的作用之一,就是用来对外展示阿里巴巴具备了新制造能力。具体来说就是,现阶段已具备服装智能制造的能力,以后可以帮助中国数万家服装厂实现数字化转型。
还有一点在于,任何企业都可以自诩智能制造做的有多好,但怎么做才能让人感受到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样板、搞案例,让人们感同身受。显然犀牛制造工厂就是这么一个存在,它证明了阿里巴巴在新制造领域、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能力。
这实则是在向外界宣告,犀牛制造的这一群人不只懂技术,也懂服装的生产制造。犀牛智造提供给服装生产企业的解决方案,不是那些只搞互联网的人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能够实打实的落地。由此,打破“互联网企业做制造是一门玄学”的说法。
按照阿里巴巴的平台逻辑,阿里不会直接从事生产制造,这等于抢其他生产厂家的饭碗。作为一个平台搭建商与技术服务商,其要做的是产业升级“面”上的事,而不是制造产品这个“点”上的事。所以,犀牛制造工厂只是犀牛智造生态的工厂部分,更多的作用是告诉大家阿里智能制造的实力。
7、中国智能制造的阶段性进展
事实上,在犀牛智造的身后,是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过渡的大趋势。
在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加持之下,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已然做到极致,或者说已经没有更大的进步空间。BAT等大平台们只会在更大的趋势上搭框架、建平台,细分领域与更多创新业务都交给平台上的创业团队,或者通过资本进行战略上的攻伐防御布局。
消费互联网仍有创新机会,那都是小商家的事。巨头们要做的是将资源与精力投入到尚未被开发的生产制造领域,并且要与有能力的大型企业进行竞争。市场足够大,但竞争者也更多,所以“唯快不破”是重要战术,缓一步可能就要被落下。
这种情况下,所有平台定会加大马力全速前进的。
作为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率先将犀牛智造平台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公布于世。既彰显了阿里在智能制造领域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也体现了阿里对“新制造”的信心与决心。它证实的一点就是,互联网企业同样可以做制造业的事情。相信在阿里巴巴的影响之下,会有更多互联网与科技企业发布相关平台与成绩。
无疑,这是一件好事。智能制造需要互联网行业与制造业相互探讨、彼此印证以及高度融合,缺了哪个点都形不成面,缺了面自然无法形成体。中国的智能制造需要更多的犀牛智造这样平台,更需要万千的团队进行创新。
接下来,随着更多的智能制造平台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国智造”将会迎来更加繁荣的局面。
而传统企业多年里来“按需生产、以销定产、快速交付”的梦想,也将随之更快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