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业的基石,智能切割设备在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国之重器”。它的身影,出现在广告文印、汽车内饰、纺织服装、医疗、航天等各行各业,助力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制造业兴起,我国切割设备行业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片肥沃的田地养育了上千家企业,大多凭“一技之长”在某个细分领域深耕,努力占居一隅。
这其中,爱科科技是少有的综合实力强劲的选手。它诞生已有15年之久,积累了50多项发明专利,承担过包括“863”计划项目等2项国家科技部重大科研项目。它服务过的客户,从轻工业到航天航空,超过了1万家。
那么,爱科科技是如何在这片鱼龙混杂、高度分散化的市场中崛起,成为佼佼者?
切割行业亟待智能化
按照切割原理划分,切割设备可分为激光切割、水刀切割和刀具切割。爱科科技所应用的刀具切割技术,与前两者相比,污染小、可满足的复杂工艺多、可覆盖的行业范围更广泛。
例如,碳纤维为代表的很多复合材料,在遇到水、激光后会变性,且容易导致切口损伤、层间分层等问题。相比之下,刀具切割可以避免很多水刀和激光切割技术带来的副作用,更适用于复合材料、皮革、PVC等材料切割。
随着工业自动化不断推进、切割材料不断拓展,刀具切割这个相对“传统”的技术,在我国已发展了30多年,正值“壮年期”,前景十分广阔:
据统计,智能切割下游相关行业中,轻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仅41.4%,纺织业数控化率43.2%。相比之下,其他重点行业,如石化行业数控化率达71.4%,冶金行业达61.2%。因此,切割设备下游行业自动化率仍处在较低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而智能切割设备,是它们实现自动化必不可少的一步。
例如,在传统纺织业,数控裁剪机可一次性裁剪厚达10多厘米的物料,且其速度、精度远高于人工裁剪。根据专业机构对服装企业的调查走访,使用数控裁剪机能使女装、西服企业提高20%左右的生产效率,使针织类服装厂提高10%的效率。
此外,下游应用不断拓展为切割行业带来新增长点。随着精密运动控制技术、先进切割技术应用,智能切割设备可切割的材料不再局限于布匹、纸张等柔性材料,而是往玻璃纤维、碳纤维、亚力克板、PVC等新材料拓展。而材料的拓展,亦带来下游应用拓展。智能切割设备得以被应用到航天航空、船舶、风电、光伏等多领域生产工序中。
然而,纵览我国刀具切割设备各企业,大部分都集中于提供同质化、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它们少有自己的专利技术,而是通过外购运动控制系统和其他组件,集成设备后将其售卖。
而如法国力克等国际先进切割机厂商,它们不仅能提供品质优越的硬件装备,更是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从方案设计、软件开发、硬件装配、升级服务等一站式智能切割方案设计,将其智能切割设备完美地融入客户生产线,有效提高客户生产效率。
因此,大部分定位于“集成商”的国内切割设备企业,其产品并不能满足客户精细化、多样化生产需求,不算真正的“智能化”。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局限于集成商角色的厂商,将难以有效服务工业自动化,或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智能切割解决方案专家
爱科科技是国内厂商中,少数跳脱“集成商”身份,而将智能切割设备嵌入客户生产线,为其提供定制化方案的企业。
爱科科技的起步,并不是切割设备硬件,而是设备软件,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智能”的基因。2005年,爱科科技从纺织业起家,专业研发与销售CAD/CAM软件,为纺织企业提供定位、轮廓识别的可视化软件。在运动控制技术、CAD软件方面有技术积累后,爱科科技逐渐尝试为客户提供智能切割设备和全套解决方案。
纺织服装切割看似简单,但技术要求很高。在高等服装领域,订单是高度定制化的,往往需要“小批量、多批次”生产,这要求切割设备高度协同机械臂、铺布机等其他设备,流畅地完成生产过程。此外,由于部分切割材料不是纯色的,涉及到有条纹或格子面料切割时,对切割设备配套软件定位精度又提出了很高要求。
多年积累沉淀,爱科科技在纺织领域已成为资深专家,曾多次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提供的智能切割设备,可以适应各种服装切割需求。例如,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爱科科技为防疫服生产厂家提供切割设备,助其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防疫服,助力抗击疫情。
有了纺织服装业的资深经验,爱科科技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逐渐将业务拓展到复合材料、广告文印、汽车内饰等领域,成长为可为客户提供前期设计,到硬件供应,再到软件服务的综合性厂商。如今,爱科科技累计申请了130项专利,其中包括52项发明专利和64项软件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