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重工氢能机器人,点燃了氢能行业应用新空间

香橙会
关注

本周关键词

新增6城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扩围加力

4月1日,根据中汽政研发布消息,结合示范城市群实施方案的调整情况,主要有以下要点:一是总体示范目标未减少。各城市群在车辆推广、加氢站建设等示范整体目标方面均未做调整,重点优化调整车型结构、各城市、各年度等细分目标。二是示范城市扩围加力。吕梁、大连、哈密加入广东城市群,濮阳、济源、哈密加入郑州城市群,沧州加入河北城市群。三是加快氢能高速综合示范线建设。多个城市群上报氢能高速综合示范线实施方案,加速高速加氢供给体系建设。四是强化组织协调力度。部分示范城市群由省级主管部门提级管理,督促各示范城市按期完成示范目标。

整体来看,新加入的6个示范城市氢能产业基础扎实,计划在2025年推广燃料电池汽车4000余辆,为示范期最后一年注入了强劲动能,有望助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取得新实效。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中汽政研是五部委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推广的支撑单位,该信源可以视为权威信息。最关键的一个信息是,总体示范目标没减少,即五大城市群示范目标32455辆示范目标不减量。

根据香橙会氢能数据库H2 Plus Data统计,截至2025年2月,我国五大城市群共推广15605辆燃料电池汽车,还有16850辆的示范任务,其中新加入6个城市群,卸掉了4000余辆示范任务的压力。

每周一图

川崎重工CORLEO四足机器人以氢能作为动力源

在2025年的大阪关西博览会上,川崎重工隆重推出了CORLEO四足机器人,采用了氢能作为动力源。这款机器人搭载了一台150cc的氢能发电引擎,氢气由后置罐提供,行程距离可达约150英里。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氢能作为机器人动力源,是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应用场景。目前国内外均有一些产品和技术开始出现。

绿氢行业研究

【政策】

山东力挺氢燃料新能源船舶

4月1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京杭运河山东段新能源船舶实施免费过闸优惠的通知》,决定自今年4月1日起至2028年3月31日,对通过京杭运河(包括支流航道)山东段船闸的新能源船舶实施免费过闸优惠政策,不断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免费范围包括主推进动力为液化天然气单一燃料、甲醇单一燃料、氢燃料动力、氨燃料动力、纯电池动力(不含铅酸电池动力)的船舶;主推进动力为燃油替代率60%以上的液化天然气和燃油双燃料船舶,以及燃油替代率50%以上的甲醇和燃油双燃料船舶。新能源船舶不分空重享受免费过闸优惠。符合免费条件的船舶,通过船闸管理系统提交船舶能源类型、替代率等证明材料,经审核通过后自动享受免费优惠。山东省自2023年5月1日起实施的京杭运河山东段集装箱船舶免费过闸政策仍有效,与此次实施的新能源船舶优惠政策并行。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山东的政策为我国内河航运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影响可从政策红利、技术突破和基建体系三方面总结

1.政策红利:

本次山东的政策叠加2023年起已实施的集装箱船舶免费过闸政策,新能源船舶运营成本将显著降低。以一艘载重2000吨的货船为例,单次过闸费约数千元,长期累计可节省数十万元成本,极大提升了氢能船舶的经济可行性。

2.技术突破:

2023年10月11日,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在湖北宜昌首航,实现了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的“零的突破”。该船由三峡集团联合多家单位研发,采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具有零排放、低噪音和高效率等优势,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吨。2025年3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型高替代率甲醇燃料船用中速机在中船集团第七一一研究所成功交付,并新签订8台套甲醇燃料中速机合同订单。这一进展标志着我国高端甲醇动力技术从研发阶段正式迈入产业化应用新阶段,为船舶动力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相较于传统柴油动力船舶,氢燃料船舶可实现全程零碳排放,且能量补充效率提升40%。近年来,氢能和氢基燃料船舶订单量逐步上升,显示出市场对清洁能源船舶的广泛认可和需求

3.基建体系:能源央企正在积极布局内河氢能产业链。以三峡集团和长江电力为代表的能源企业,已在长江沿线码头试点建设“风光制氢-储运-加注”一体化设施,并测试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在船舶上的应用。这些企业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在氢能领域已形成覆盖制氢、储运、应用全链条的专利布局。与此同时,内河运输正凭借其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加速绿色转型。国内多个沿江城市正通过桥梁改造、航道疏浚等措施提升通航能力,为新能源船舶的推广创造条件。作为清洁能源应用的高地,长江水系14省市的氢能相关企业数量占全国的63%。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内河氢能新能源船舶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订单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订单】

1、金风绿色甲醇项目制氢工厂招标

4月2日,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200万千瓦风电制绿氢50 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厂(一期)项目T+EPC 工程总承包招标。采购范围包括从制氢装置进界区红线处开始,包含氢气储存、氢气压缩、电解液配制及循环、废电解液储存及外送、制氮系统及储存、闭式循环水系统(只用于电解液冷却)、仪表机柜间、变配电所、循环水站、脱盐水站、采暖水站、初期雨水及事故水池等单元,直到氢气和氧气通过管道送出的系统。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金风科技兴安盟风电耦合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计划总投资136.65亿元,建设风电规模200万千瓦,同时建设生物质发电装置,生物质气化等装置,建成后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25万吨/年规模,于2024年4月正式开工。项目规划年制氢量9.22万吨,一期年制氢4.61万吨,一期实际制氢量35000Nm3/h。金风更偏爱方形电解槽:此前长岭项目采用海德氢能方形电解槽,而希倍优1000Nm3/h方形电解槽近日也发货长岭进行测试,或是为兴安盟项目采购做准备。绿色甲醇消纳方面,金风科技与马士基签署了年产50万吨的长期绿色甲醇采购协议,并与德国赫伯罗特船舶公司签署了年交付量25万吨的绿色甲醇照付不议长期合同。 

 

2、派瑞氢能签约10万吨绿氢项目电解槽订单

3月27日上午,新疆氢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就沙湾市年产10万吨绿氢制60万吨绿氨生产线项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签订合作协议。项目位于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新能源配套4.5GW绿电,聚焦绿氢绿氨全产业链,计划2025年Q2破土动工,2026年Q3达产。

绿醇/绿氨/SAF行业研究

【开业】

1、上海港实现国产绿色甲醇首次批量加注

3月29日,上港集团能源公司旗下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在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为韩国“HMM Green”轮进行同步加注作业,即集装箱装卸和甲醇燃料加注同步进行。本次作业预计加注绿色甲醇约2900吨。本次加注的国产绿色甲醇来自香港中华煤气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甲醇生产工厂,通过陆路和海运的方式运抵上海港,符合ISCC-EU认证、温室气体GHG减排量达到70%。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国际海事组织《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要求,2030年海运碳排放较2008年减少20%,2040年减少70%110。绿色甲醇因其安全性和技术成熟度成为优选,上海港已与鹿特丹等少数港口并列具备LNG和甲醇同步加注能力,力争到2030年实现液化天然气加注能力100万立方米、绿色甲醇及生物燃料加注能力100万吨的“双百”目标。

2、中石油内蒙首座全手续绿色甲醇加注站开业

3月30日,内蒙古销售首座甲醇站—阿拉善赛汉桃来站正式投入运营,首日销售甲醇2.6吨。该甲醇站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赛汉桃来苏木,通过对现有设施的合理化改造,改造了两具甲醇储罐、安装一台双枪甲醇加注机,并对其他配套设备设施进行合理化升级改造。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内蒙古销售开展甲醇业务,一方面是基于甲醇汽车具有动力性能好、接近零碳排放、燃料成本低等特性,甲醇燃料经济性较LNG和柴油具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是基于阿拉善地区风光资源富集,为电解水制氢、合成甲醇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抓住该地区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甲醇能源制备大基地的有利契机,于2024年末立项批复取得自治区首座全手续绿色甲醇加注站。

【融资】

隆基入股生物质气化公司

近日,上海浦合绿碳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变更。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许昌隆基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江苏中圣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及江苏焱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4家公司成为其新晋股东。上海浦合绿碳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浦合绿碳)成立于2024年,注册资本7763万人民币,是一家专注于加压流化床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的公司。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浦合绿碳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多个专利授权。其中生物质气化技术领域,包括气化炉、高温旋风裂解炉、热量回收设备等。其能够缩短气化反应时间,气化炉气化强度获得大幅提升,并生成更多可燃成分。此前2024年12月17日,由上海浦合绿碳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制的生物质加压流化床中试装置SUGET纯氧加压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成功吊装,为后续装置顺利建成与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入股浦合绿碳的许昌隆基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持股12.88%),为隆基绿能旗下企业,成立于2024年1月。目前隆基绿能已有2个正在推进的绿色甲醇项目,且均采用生物质气化技术路线。其中许昌隆基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于2024年4月3日开工,是隆基首个绿色甲醇项目。2025年2月与葛洲坝集团签约,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总投资60亿元,计划年产30万吨生物质制绿色甲醇。

氢燃料电池行业研究

【政策】

北京:已超额完成示范城市群任务,2025年将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大规模应用

4月1日,北京发改委会同市城市管理委联合印发《北京市2025年能源工作要点》。在2024年氢能工作成绩方面,北京发改委相关人员介绍到,三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666辆,超额完成京津冀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北京四年任务。《要点》提出54项重点任务,包括大力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大规模应用,探索氢能在建筑发电、工业、供热等领域多元化应等。

以上信息来自于香橙会氢能数据库

详细内容见香橙会氢能数据库

       原文标题 : 川崎重工氢能机器人,点燃了氢能行业应用新空间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