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年来的公开招标史,看碱槽是怎么一点点跌到白菜价的

香橙会
关注

香橙会研究院 

氢能行业周报及点评

(0317-0323)

本周中煤鄂尔多斯项目

又开出一个超低价碱槽招标价格

单槽价格300万元甚至不到

震惊市场

碱槽性能得不到革命性突破的情况下

行业以价格内卷的方式竞争

其本质是“自我惩罚”

本周关键词

中煤鄂尔多斯项目招标,碱槽价格再刷新低震惊市场

近日,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液态阳光项目碱性电解槽成套设备(碱性电解槽+分离纯化,不含电源)招标结果公示,该项目三个标段合计招标32套1200Nm3/h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阳光氢能报价8182万中标第一标段16套电解槽;中车株洲报价5650.6万中标该标段12套电解槽(单套电解槽470.88万,系此次中标最低报价);三一氢能报价4304万中标该标段8套电解槽。

随着这一项目招标结果的尘埃落定,中国碱性电解槽价格下限再次被刷新(此处仅以规模化制氢项目的招投标价格作为计量),以中车株洲所470.88万的中标价格测算,为方便对比折算为1000Nm3/h碱性电解槽价格约392.4万(含分离纯化),而扣除分离和纯化设备价格后单槽价格仅300万元甚至更低。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碱槽白菜价,论斤都卖不上价。行业里此前可能对于这事儿都是“狼来了”的感知,现在狼真的来了,还来得非常快,现在碱槽的价格卖到了20-30元/斤,甚至可能无法覆盖材料成本。

碱槽价格是怎么一步步下滑,并最终跌破成本价的?香橙会研究院来捋一捋:

电解槽公开招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碱性电解槽市场中标平均价格高达1000万元,2022年平均约900万元(同比下降10%),到2023年国内碱性电解槽系统中标均价降至750万元/套,较2022年下降17%,2024年碱性电解槽系统中标均价进一步降至650万元/套,同比下降13%。

乍一看,整个碱槽系统价格每年百分之十几的平均降幅似乎在市场容量不足的情况下还比较能接受。不过2024年两个低价电解槽招标项目直接击穿了年度的平均价格线,也带动了碱槽价格在成本带的搏杀。

一是2024年7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标国华沧州项目1000Nm3/h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招标项目,单套电解水制氢设备价格为436.77万元,创下国内电解槽公开中标价格新低。

二是2024年11月,隆基氢能中标中石油蓝海新材料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中标单台1000m³/h电解槽价格约为339.5万元。

此次2025年3月中煤鄂尔多斯项目的中标价格再次刷新低价纪录。虽然单个项目报价也许有特殊性,但屡屡出现超低价,则就非个别现象了。

碱槽国内价格战,让行业苦不堪言,不但扰乱了碱性电解槽的市场发展,也挤压了PEM槽的生存空间。

市场普遍共识是:碱性电解槽在未能解决电力波动制氢的工程技术难题的情况下,采用降价策略抢占市场,其本质是一种变相“自我惩罚”:在技术上没法大幅突破的前提下,只能采用价格战来争夺市场和客户,最终戕害行业自身。

这种局面,也使得不少电解槽企业被逼出海,去海外市场拿订单。

每周一图

上海电气跟法国达飞签署绿色甲醇产供销协议

3月20日,上海电气集团、法国达飞集团、上港集团在上海正式签署《绿色甲醇供应、运输、加注长期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上海电气集团将依托其自主投资建设的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为全球海陆空运输和物流解决方案领军者达飞集团提供绿色甲醇燃料的中长期供应,并携手上港集团通过陆海联运方式将绿色甲醇从吉林洮南运送至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上海港完成加注,形成“生产-运输-加注”闭环。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本次三方合作协议的签订不仅标志着中国企业在绿色燃料供应链领域的重大突破,更为全球航运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模式”。我们从生产端,运输端和应用端具体来看:

1. 生产端:上海电气主导绿色甲醇生产

上海电气集团投资224亿元建设的吉林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 ”(洮南项目)于2024年4月正式开工,每年总产能可达25万吨,是全球首个将风电与生物质能协同利用的大规模绿色甲醇项目。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风电-生物质气化-甲醇合成”技术,利用洮南地区风能发电并结合秸秆等生物质气化制取合成气,通过绿电制氢与合成气催化生产零碳甲醇,实现风光资源与农业废弃物的跨时空耦合利用。目前一期5万吨/年示范工程已完成核心工艺设计,主体设备进入安装阶段,计划于2024年6月底试生产。项目通过整合吉林风光资源、农业秸秆资源与上海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超200万吨,同时探索出绿色甲醇产业化路径,为航运、交通等领域可持续燃料供应提供产业化样板。

2.储运加注端:上港集团构建陆海联运网络

绿色甲醇从吉林洮南生产基地通过陆海联运方式运输至上海洋山港。作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上海港借此合作加速建设“绿色甲醇加注中心”,巩固其国际航运枢纽地位,并为其他港口提供低碳物流示范。

3.应用端:达飞集团推动航运脱碳

达飞集团计划将绿色甲醇用于其12艘新建双燃料甲醇动力船舶(如已于2025年2月投入运营的CMA CGM IRON轮),以支持其“2050年净零碳排放”目标。此次合作解决了绿色燃料供应稳定性难题,为达飞船队脱碳提供了关键支撑。

三方合作覆盖“生产-运输-加注”全链条,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为其他航运企业与港口提供了转型参考。

绿氢行业研究

【订单】

1、73套碱性+11套PEM,中煤绿氨项目获批!

3月21日,中煤绿能四平新能源制氢合成氨项目获备案。项目由中煤能源集团全资子公司中煤绿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投资29.1691亿,购置一套空分装置、一套电解水制氢装置(73套电解槽+11套PEM)、一套合成氨装置。项目电解水制氢装置总制氢规模为75200Nm3/h,包括73台1000Nm3/h ALK电解槽和11台200Nm3/h PEM电解槽;空分装置制氮能力20000Nm3/h;配套设置4台2000m3常温液氨压力储罐和24台2000m3氢气球罐等。制氨年产12.2万吨。计划2025年12月开工,2027年12月投产。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据统计,除此项目外,中煤共有6个电解水制氢项目在推进:

1. 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液态阳光项目

中煤首个规模化绿氢项目——10万吨液态阳光项目电解槽设备已完成招标,阳光氢能8182万中标16套电解槽,中车株洲5650.6万中标12套电解槽,三一氢能4304万中标8套电解槽。36套均为1200Nm3/h碱性电解槽,含分离纯化不含电源。项目位于图克镇图克工业园区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园区内,该项目采用大连化物所技术,利用风光制氢耦合工业二氧化碳制取甲醇。2024年8月,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报价284998779元中标该项目新能源制储氢工程EPC。2025年2月27日,赛鼎工程有限公司签约中煤液态阳光项目公辅工程EPC总承包合同。

2. 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年风光制氢合成绿氨技术示范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制氢制氨厂区位于图克镇图克工业园区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园区内。可再生能源风光发电部分建设 1.23GW(交流侧)/1.63GW(直流侧)光伏、1.7GW 风电,配套建设30MW/15MWh 电化学储能设施。电解水制储氢部分规划制氢产能为 10.13万吨/年,其中建设216000Nm3h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设置112套1500Nm3碱性电解槽和24套2000Nm3h碱性电解槽,设置48台2000m3球型储罐储氢,储氢规模为105.6万Nm3,可满足下游合成绿氨装置约8.1h满负荷运行连续用氢需求。绿氢化工包括绿氢合成绿氨及合成尿素,其中合成绿氨年产量 50 万吨,合成氨装机规模为80 万吨。绿氨进一步与现有煤化工装置耦合,捕集精制煤化工尾气中 CO2 合成绿色尿素、年产量为 88 万吨。项目于2024年5月可研,2024年12月指标获批复并获国拨经费2000万元。

3. 中煤林西县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

生物质制甲醇工程整体规划每天消耗牛粪2000吨,牛粪通过气化炉气化后,合成绿色甲醇,可实现绿色甲醇年产20万吨。风光制氢工程整体规划建设一座制氢能力3.2万Nm³/h的制氢站。项目于2024年10月备案,计划2025年9月开工,2025年2月该项目已启动设置牛粪临时收储点询价。

4. 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

该项目工业场区建设52MWp分布式光伏项目,植入“绿电”制氢耦合,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主装置于2024年6月正式开工。

5. 中煤平朔采煤沉陷区60万千瓦离网式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

总投资为42795.69万元。拟定生产绿氢3119万Nm3/年,主要装置包括12台1200Nm3/h和1台1500Nm3/h碱性电解槽,通过管线输送至储氢区用于耦合煤制烯烃项目。项目于2024年9月环评,2025年3月中煤集团通过了中煤平朔烯烃项目投资决策,标志着该项目进程取得重大突破。

6. 乌兰察布风光火热储氢一体化项目

2024年3月,察右后旗与中煤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规划建设4×660MW高效超超临界煤电机组,计划开发建设2000MW新能源项目并配套建设储能项目,按照“风光火热储氢一体化”模式,以煤电项目为基础,打造城镇及工业供热、新能源及储能、制氢及利用为一体的园区化产业。

2、20台套制氢设备 两企签署超亿元采购协议

3月19日,新工绿氢与俊瑞绿氢下属企业新疆俊瑞峻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总规模超亿元的采购协议。根据协议:2025年12月31日前,俊瑞绿氢将向新工绿氢采购10台/套(单台≥1000Nm³/h)制氢设备及4台/套(单台≥100KW)氢能发电站,总规模达10000Nm³/h制氢能力与400KW发电能力。2026年12月31日前,双方将再完成同等规模的二期采购合作。  设备采购涵盖电解槽、制加氢一体站及氢能发电站等核心装备,并配套技术支持与维保服务。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四川新工绿氢科技有限公司是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以电氢能源为核心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坚持“氢储充换一体化”融合发展理念,以加能装备研制技术服务为核心,以智能储充、液冷超充、换电站装备研制为支柱,以氢储充换一体化解决方案构筑区域AICE未来能源生态圈,为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

俊瑞绿氢能源集团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金1亿元,是一家国有企业,以“1+N”绿氢相关产业布局为主,定位以“绿电规模化制绿氢”为主业,并多元化投资运营风电及光伏、零碳制氢园区、绿氢消纳应用、绿氢输送等。目前俊瑞绿氢能源集团已在新疆布局20个绿氢项目,计划通过政银企协同模式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全球】

巴斯夫:德国单体规模最大PEM电解水制氢项目投产

3月17日,巴斯夫公告其在路德维希港工厂投运德国单体规模最大的PEM电解水制氢项目,该设备用于生产零碳氢,装机量54兆瓦,每小时可产绿氢1吨,是全球已投产PEM制氢项目中单体装机规模最大的,且首创将制氢设备直接集成到化工生产环境。项目历时两年建设,由巴斯夫与西门子能源合作建造。项目获德国及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政府总计1.243亿欧元资助,巴斯夫投资约2500万欧元。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德国《国家氢能战略》明确提出2030年建成10吉瓦电解制氢能力的目标。该项目作为德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绿氢项目,直接贡献该国5.4%的阶段性目标产能,并验证了PEM技术大在化工领域大规模工业化可行性。

绿氨/绿醇/SAF 行业研究

【订单】

 40万吨SAF项目EPC招标

3月21日,中能亿达(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40万吨/年可持续航空燃料加氢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总投资185388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一套40万吨/年可持续航空燃料加氢装置、30000标方/小时制氢装置、硫回收联合装置(包括12吨/小时酸性水汽提装置、200吨/年硫回收装置)及主要配套公用工程。

氢燃料电池行业研究

【数据】

2025年2月燃料电池汽车上险数量288辆

香橙会氢能数据库根据氢车上险口径统计,2025年2月国内燃料电池汽车销量288辆,同比增长433.3%。1-2月燃料电池汽车销量415辆,同比增长0.7%,截止2月全国燃料电池车汽车累计保有量28662辆。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仍然在低位徘徊。

【订单】

1、质子汽车100辆氢能重卡签约

3月18日,在秦创原氢能产业创新聚集区重点项目投用暨产业链协同发展签约仪式上,质子汽车100辆氢能重卡正式签约,未来将针对商洛至西安区域高速场景开展运营。签约仪式上,质子汽车还与入区企业签署了49吨重卡用6*385碳纤维供氢系统采购协议,并首批交付20套碳纤维IV型瓶新产品。

2、宇通交付50台氢能源重卡

3月18日,宇通首批50台氢燃料电池重卡正式交付给河南空港磬德科技有限公司。此次交付的50台氢燃料电池重卡,将在郑州航空港区的城市建设、物流运输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保障这些车辆的高效运营,空港磬德公司配套建设的1500kg/12h加氢站也已正式投入使用。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以郑州为核心的河南示范城市群已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2500辆,建成加氢站40座,用氢里程突破6400万公里。宇通氢燃料商用车的身影已出现在郑州、北京、张家口、唐山等十余个城市,累计推广近3500辆,其中宇通燃料电池重卡累计销量达到1649台。

3、千台远程醇氢电动轻卡成功交付上海商桥

3月17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与上海商桥头等舱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西上饶成功举办了首批交车仪式,1000台远程星智H9M大单将陆续交付上海商桥,助力远程持续巩固新能源轻卡市场头部地位。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此次交付刷新了新能源轻卡单笔订单纪录,远程星智H9M醇氢电动轻卡以超1000公里续航实现跨省6小时直达,为长途物流行业提供了新的定制化解决方案,醇氢电动或成未来商用车主流方向之一。

【开业】

厚普股份超高压航空加氢站正式启用

3月18日,厚普股份与全球工业气体巨头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合资成立的液空厚普公司,迎来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世界首架氢动力飞机专属的超高压航空加氢站正式启用。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氢动力飞机作为新型绿色航空技术,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显著优势,是未来航空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超高压航空加氢站作为氢动力飞机的关键基础设施,对推动氢动力飞机的商业化应用意义非凡,其顺利启用为氢动力飞机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融资】

哈啰单车收购永安行

3月16日,哈啰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杨磊通过其控制的上海哈茂,以协议转让方式从原实控人孙继胜等股东处受让19.67%股份,同时孙继胜放弃剩余13.77%股份的表决权。交易完成后,杨磊成为永安行新任实控人。为巩固控制权,永安行拟向上海哈茂定向增发不超过7181.94万股,募集不超过8.4亿元,增发完成后杨磊方面持股比例将升至38.21%。公告显示,双方将在共享出行、网约车及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形成产业协同,并推动无人驾驶、氢能等新兴技术发展。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永安行2024年预亏5500万-8000万元,主要因公共自行车业务萎缩及应收账款坏账计提,连续亏损叠加转型受阻,原实控人孙继胜选择套现离场。哈啰集团的资源整合能力或为持续亏损的永安行注入新动能。

【全球】

韩国氢燃料电池发电厂输氢管道发生爆炸

3月20日下午1点20分左右,韩国蔚山市南区乐天SK能源氢燃料电池发电厂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突发爆炸,两名工人面部及腿部二级烧伤。爆炸发生于一条直径15厘米、长40米的输氢管道清洁作业期间,蔚山消防局在事故后两小时发布的初步报告中,将原因锁定为“氢气泄漏接触不明火源”。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近年来韩国在氢能领域积极布局,韩国政府不仅计划在2030年将氢能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大幅提升至15%,更是投入高达38万亿韩元全力构建涵盖制氢、储运、应用等环节的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体系。作为韩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重镇,蔚山被赋予了 “全球氢能枢纽” 的重要战略定位,成功吸引了现代汽车、SK集团等众多行业巨头在此设立先进的研发中心,汇聚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与创新资源。

但是近期韩国氢能领域共发生了3起事故。2024年9月,仁川的加氢站发生了高压泵异常升温的严重故障,进而引发了火灾;三个月后的12月,现代氢能公交又突发爆炸事件,给公共安全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今,此次蔚山市南区乐天 SK Enerut 氢燃料电池发电站建设工地的爆炸事故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

       原文标题 : 从5年来的公开招标史,看碱槽是怎么一点点跌到白菜价的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