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时间表后,作为全国污染排放“大户”的柴油重卡 就成为实现蓝天保卫战、碳达峰、碳中和路上的“焦点”。
在2021年两会召开之际,作为新能源另一种技术路线的氢燃料再次成为关注重点,氢燃料重卡或将迎来一次新的改头换面。
近期氢燃料重卡发展态势迅猛 市场前景被看好
两会召开前一周,国内的氢燃料重卡市场分外热闹,又是成立氢燃料重卡公司,又是发布自治区内首款氢燃料重卡车型。
1月28日,河南金马氢枫氢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在河南郑州成立。该公司由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和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其中,氢枫能源投资4000万元到合资公司,持股20%,全面负责氢气的销售业务。同时,金马能源将同比例增资到河南氢枫,达成河南区域氢能业务合作的深度捆绑,实现双方共赢。
未来,金马能源将计划总投资15亿元,进一步收购、扩大氢能生产,重点发展氢能汽车、重卡及燃料电池等上下游产业链项目;氢枫能源也将积极协同各方资源,今年在河南区域正式启动500台燃料电池重卡采购和运营计划,
3月1日,北奔重汽在内蒙古的首台氢燃料环卫重卡上市发布。这款氢燃料重卡是联合上海交大共同研发的,一次加注氢燃料便可轻松续航350公里以上,具备抑尘、洒水、洗扫等特殊功能,技术应用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可整车应用于市政环卫场景。
3月2日,现代汽车集团全球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基地——“HTWO广州”正式动工。它是由现代汽车集团100%控股的集氢燃料电池堆工厂、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工厂、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在内的综合型基地。
该基地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开发区,占地20.7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下半年正式竣工。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到2030年总投资将达到85亿元人民币(含工厂运营费用),年产65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
3月4日,据中国工业报报道,上汽红岩氢燃料重卡顺利完成在-30℃,甚至在-35℃的极端环境里的标定工作,承受住了极寒考验。
据中国之声记者报道,国家电投将在2021年底推广氢燃料电池总规模500台,2025年前后,随着燃料电池成本大幅降低,加氢网络逐步完备,国家电投氢燃料电池在汽车的推广应用将进入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
2021年开年,氢燃料重卡市场在稳步前进,生机勃勃。然而,迎接这场春天还未时尚早。
氢燃料重卡推广瓶颈依然存在 应用场景成关键
近些年来,由于充电式电动重卡在续航、成本、运行效率等多方面的劣势,换电重卡、氢燃料重卡应运而生。
其中,氢燃料重卡由于使用氢燃料电池具备更轻的重量、更短的加氢时间、更长的续航里程、更大的性能提升空间而备受世界各大车企关注。
在我国,南通皋开、中国一汽、成都大运汽车、南京金龙、北汽福田等几十家企业参与了氢燃料重卡的销售与研发。而在海外市场,日本丰田、韩国现代等车企也陆续推出氢燃料重卡。
但是氢燃料重卡发展依然困难重重。首先从成本上来说,目前国内有关储氢的最新进展是投产了塑料内胆碳纤维缠绕的700大气压车载高压储氢瓶,而储一公斤氢的氢瓶的成本到2025才能达到3000元。
由于产业链上游包括氢气制取、储运以及加氢站等环节成本高昂,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以及车载储氢成本严重限制氢燃料产业的发展;其次是技术问题,氢燃料产业链自主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与燃料电池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比如电池的耐久性、功能密度等;另外,电解绿氢技术、氢储运技术、氢安全技术还需要改进提升。
从政策方面来说,虽然目前我国已有近40个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氢能及燃料电池发展。但是,我国的氢能产业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各个环节发展依然受制于当前法规政策的种种限制。尤其是笼统地把氢能源参照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为氢能商业化应用增加了不少障碍和成本。
对此,在两会上多为代表发表建议,助力氢能商业化发展。
代表从管理法规和技术层面建议
2021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着眼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出《关于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政策配套,助力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我国的氢能战略发展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分步实施的重点;其次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明确牵头主管部门,建立有力的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氢能战略落地实施。
相较于陈虹代表有关政策、管理、法规等方面的建议,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则更注重技术、资源、科研等方面。她提出《关于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建议》。
一、制定氢能的国家级顶层设计,完善标准法规;二、引导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三、加快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能力,鼓励多手段降低推广成本;四、加强优质资源协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氢燃料重卡发展有望进一步加快,新能源重卡市场也将热闹起来。
来源:电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