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重卡第一股:推皮卡挑战特斯拉,股价当天暴涨103%!

车智
关注

美国当地时间6月8日,氢燃料重卡第一股Nikola在纳斯达克上市,以12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7亿美元的募资,在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达到了103%,市值达到了263亿美元。

在6月9日的盘前,Nikola股价继续暴涨,涨幅超过25%(正式开盘后股价涨幅回吐)。Nikola的股价,也从35.97美元上涨到了接近100美元,股价涨幅大有成为下一个特斯拉的趋势。 在氢燃料电池业界认为,商用车是氢燃料电池的最佳车辆平台,相比乘用车,商用车的尺寸更大,从而更便于部署氢燃料电池系统;商用车的行驶路径更偏僻和统一,部署加氢站更安全。 在Nikola上市前的6月5日,由丰田主导,联合国内的氢燃料电池龙头亿华通,以及一汽、东风、广汽、北汽等四家车企,成立了“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六家公司共同出资,主要业务为开展商用车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公司预计于2020年内在北京正式成立。 氢燃料电池除了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在中美两地都有升温的趋势。在美国,Nikola上市当天,创始人Trevor Milton宣布,旗下的燃料电池皮卡车型Badger接受预定,Badger续航能力达960公里,超过特斯拉纯电动皮卡CyberTruck 800公里的最高续航,而且,Badger的加氢时间远低于CyberTruck的充电时间。 Badger的推出,是Nikola从燃料电池重卡,开拓到市场空间更大的皮卡市场的重要一环,这也是Nikola可以去讲的估值故事。毕竟,在美国市场,皮卡车型才是销量第一的车型。

01Nikola全面对垒Tesla

Nikola Tesla是著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 Elon Musk用了Tesla作为旗下纯电动车型的品牌,而Trevor Milton用了Nikola作为旗下氢燃料电池车型的品牌。这是两种不同技术路线之间的竞争。 从车型上,Tesla从乘用车出发,以小众的超跑Roadster作为切入点,随后推出高端交车Model S和大型SUV Model X,梳理了Tesla在纯电动汽车的品牌。随后,Tesla推出了走量的Model 3和Model Y。 此外,Tesla也去切入其他的纯电动车型,如推出了纯电动重卡Semi,以及纯电动皮卡CyberTruck。Semi一直没有交付,一方面在于其搭载的电池重量太大,需要占用现在Tesla紧张的电池产能,另一方面,Tesla的电池技术可能会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今年的电池日是值得期待的。 Nikola从氢燃料电池最适合的车辆平台——重卡出发,在2019年4月,Nikola推出了自重9dun 的Class 8级别(载货15吨以上)氢燃料半挂卡车Nikola One,续航为750英里,Milton认为,纯电动的Semi要想达到同样的参数,至少要上2.3吨的电池。另外,加氢的速度,远快于充电的速度。

但是,氢燃料重卡的市场空间还是相对较小的,在北美Class 8级别的重卡每年市场规模是25万辆,大概是300亿美元。而皮卡的市场空间更大,Nikola要开拓新的市场,美国市场更受欢迎的皮卡是一个选择,从车型尺寸来说,皮卡的尺寸要大于SUV和轿车。 在2020年2月,Nikola发布了Badger,除了有氢燃料电池电机外,Badger还有一个额外的电池组,总续航里程接近1000公里。如果没有加氢站,Badger也可以通过充电的方式提供动力来源。 Nikola还开发了更多的车型,由Nikola和依维柯合资生产的氢燃料重卡全球版Nikola Tre将于2022年投产。此外,氢燃料的水上摩托Nikola Wav、全地形越野车(ORV)Nikola NZT、军用版Nikola Reckless。不过,这两款产品的市场空间更小。 在营销模式上,Nikola还推出了行业首创的“全包”租赁模式,就是客户只需要为使用付费,而不是购买重卡,从而降低企业对新能源车前景的担忧,Nikola测算过,包括车辆、服务、维护和燃料成本,氢燃料重卡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是低于柴油车成本。不过,这个模式对Nikola的资金要求非常高。 随着Nikola车型的发货,Nikola需要和Tesla一样,在全美乃至全球建设加氢网络,好在,这些氢燃料重卡的形式路径更为统一,并且更为偏僻,这对于加氢站的建设是个好消息。

02丰田联合中国车企力推氢燃料商用车

上述提到的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志在中国发展氢燃料商用车,其中丰田为主导,占股65%,亿华通占股15%,一汽、东风、广汽和北汽各占5%,并且采用委托研发的方式对氢燃料商用车进行全流程开发。 丰田作为氢燃料电池的坚定支持者,其推出的氢燃料乘用车Mira,已经在全球进行了销售,但销量并不如人意,远不如丰田旗下的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同时,中国全力推动纯电动乘用车的发展,这是不同的路线竞争。 为了发展纯电动乘用车,中国累计在新能源产业链砸了超过2万亿人民币,超过了日本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总投资额。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纯电动乘用车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并且形成了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氢燃料电池在乘用车领域已经是没有机会。

目前,氢燃料电池唯一的机会在商用车领域。从2018年开始,中国商用车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销量连续两年创下历史新高。为此,丰田联合中国氢燃料电池龙头亿华通,并且联合四大车企,试图力推氢燃料商用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这是氢燃料电池唯一的机会了。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存量增加,石油的价格会被持续的压在低位运行,最终会让燃油乘用车使用成本和纯电动乘用车使用成本维系在一个平衡点,从而打低了柴油的成本,让重卡的燃料成本下降,这也是燃料电池重卡需要面临的问题。 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能掀起多大的浪呢?这个目前不好判断。从中国车企的股比来看,这个事情更多的是志在参与而已。丰田要想主导氢燃料电池在中国的发展,难度还是很大的。 至于Nikola,暴涨的股价,投资风险已经凸显了,毕竟,这还是一个很初期的整车企业,车辆还没开始交付呢?未来是否会被市场认可,也需要观察。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氢燃料的未来,会在重卡领域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吗?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