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科创板正式鸣锣开跑!此前,国内专业从事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和产业化的企业——亿华通拟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企业,打响“氢上市”时代第一枪。氢能产业渐行渐近,未来还有哪些相关领域有望诞生科创板企业?新兴的燃料电池企业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
产新君回溯了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的上市历程,以此为参照,探讨了未来中国氢燃料电池企业的上市机会。
锂电时代的强者启示录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首先带来的是锂电时代的开元盛世,而上一回吹响锂电时代上市号角的,则源于十年前的另外一场金融创新——创业板。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相关的上市企业达100家,其中示范期(2008-2010)之后上市的企业占到75%,在其中又有40家企业都选择了创业板上市。
图1. 国内动力锂电池相关上市企业一览
数据来源:WIND,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虽都为上市公司,但各个企业的成长轨迹又不尽相同,比如像很多企业都属于上市之后才转向动力锂电池领域的半路出家。根据业务布局的时间和营收占比,大概可以将动力锂电池上市企业分为五类:
I类企业,上市前主营业务不相关,上市后进入动力电池领域,并发展成为主营业务,代表企业杉杉股份;
II类企业,上市前主营业务不相关,上市后进入动力电池领域,但尚未发展成为主营业务,代表企业双杰电气;
III类企业,上市前主营业务相关,如消费类电池,上市后进入动力电池领域,代表企业欣旺达;
IV类企业,上市前已经布局动力电池相关业务,但非公司主营业务,代表企业寒锐钴业;
V类企业,上市时,动力电池相关业务为公司主营业务,代表企业宁德时代。
这其中,只有凭借动力锂电池相关业务上市的第五类企业才堪称是“锂上市”时代的真正赢家,对于之后我们以技术产业为锚,寻找科创板潜在上市企业具有较高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最终从动力锂电池产业的10个大类中筛选出了17家具有高参考价值的企业(包括已经和计划于科创板上市的5家动力锂电池相关企业)。
图2. 17家高参考价值的动力电池企业
图片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锂钴资源:无
正极材料:德方纳米、天力锂能(新三板企业)、宁波容百(科创板上市)
负极材料:璞泰来、贝特瑞
电解液:无
隔膜:星源材质
其他电池材料:天奈科技、嘉元科技
动力电池:鹏辉能源、宁德时代
PACK/BMS:科列技术(新三板企业)
锂电池设备:赢合科技、星云股份、利元亨、杭可科技
充电桩:英可瑞、盛弘股份
图3. 17家动力锂电池企业成立时间与上市时间
图片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启示一:看技术赛道——决定企业成长空间
从结果来看,筛选出来的17家企业主要来自于正负极材料、电池及系统、锂电设备、充电桩等产业热点方向。
有意思的是,筛选出的17家企业上市时间都在2015年之后,而2010-2015年产业培育期进入动力电池领域的上市公司也主要集中分布在正极材料、动力电池、锂电设备和充电桩这些赛道上。在经历了产业培育期多轮的入局和加码之后,这些热点领域仍然在产业成熟期迎来了上市的小高潮,可见技术门槛高、更新速度快的领域为新晋玩家留足了生存和成长的空间。
图4. 产业培育期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主要上市区
数据来源:WIND,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启示二:看技术源头——决定企业成长基础
通过梳理17家企业创始人和核心技术人员的从业经历和社会关系,发现这批锂电时代的佼佼者绝大多数都有在同类领域颇有建树的高校院所或是成熟企业的从业经历。
锂电时代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好的技术往往都不是无源之水,当我们试图去评价一个后来者的技术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时候,不妨花些心思看看他“师承何处”。
图5. 动力锂电池上市企业的技术源头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企查查,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启示三:看产业空间——决定企业成长环境
“十二五”之后,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原地区和京津区域为主的四大动力电池产业化聚集区域,而这四大区域也成为了国内动力锂电池上市企业的主要诞生地。
图6. 17家动力锂电池企业的地理位置分布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企查查,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产业聚集区一方面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产业链资源;另一方面,国内头部的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在企业引进时就设有一定的门槛,培育阶段也能够提供更加成熟有效的产业服务,未来仍将是寻找潜在上市企业的必去之地。
锂电时代的故事还在继续,氢能产业几经风口终于也迎来了又一次的金融创新,氢上市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又会有哪些企业书写传奇?我们借由锂电时代留下的三把标尺再度审视氢电风口下的芸芸众生。
氢电时代的浮世绘
国家的高度关注,各地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早已让“氢能”这一概念成为了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明星,特别是对于还在沪深两市浮浮沉沉的老牌上市公司而言,氢能更是无法割舍的嘴边肉。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明确开始投资和进入氢能产业的上市公司至少有65家,主要以沪A、深A的机械、化工、能源、金属和电气类企业为主,这种上市公司分布更像是动力电池产业在2009年之前的表现,氢电上市时代尚未真正到来。正如创业板吹响了锂电企业上市的号角,科创板将会为氢电时代的优质偶像敲开上市的大门。
图7. 国内氢能产业上市公司布局
数据来源:WIND,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氢能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领域,汽车动力系统氢能化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落地运营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上市公司的布局也呈现出“两头挤”的趋势,即布局的热点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两端,一是上游的氢能基础设施,包括氢气的制运储和加氢站,二是下游的整车及运营。
传统企业一方面基于自身优势快速切入氢能和燃料电池的这个赛道,另一方面通过合资和入股的方式布局电堆、系统等燃料电池核心环节。但总体来看,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还是相对薄弱,为新兴的燃料电池企业留下了尚待攻坚的高地和崛起成长的空间。
氢能虽热,但冷静判断,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在中国仍然还是一个需要持续进步和不断探索的领域,需要技术的突破,也需要挖掘和拓展真正适合中国的氢能应用场景,想了解更多关于国内外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请点击产新君前一篇产业观察文章《燃料电池成风口,风有多大?》
接下来,我们就将从技术赛道、技术源头和产业空间对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新生力量进行梳理和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