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氢能网讯:锂电市场的争夺尚未尘埃落地,氢燃料电池领域的较量已硝烟渐起。
伴随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和技术条件的日益完备,不少经历或见证过锂电“风口”的企业已不动声色的向氢能产业集结。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国内涉及燃料电池产业链环节的上市公司已超30家,雄韬股份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日本氢能展会上受人关注的雄韬氢雄展台
子公司雄韬氢雄主要负责集团旗下的燃料电池业务,在集团的鼎力支持下雄韬氢雄厚积薄发,已完成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等氢能产业链上关键环节布局,并相继在武汉、大同投建燃料电池产业园。
2019年日本氢能及燃料电池展会上,雄韬氢雄参展的45kW和60kW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吸引了不少参展观众的目光。OFweek氢能借此机会与雄韬氢雄总经理熊云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以下为对话实录:
OFweek氢能:雄韬股份从铅酸到锂电再到氢燃料电池的业务延伸,令雄韬氢雄成为集团角色转型中的重要一环,集团对雄韬氢雄的定位是什么?
熊云:雄韬的定位和战略选择一向很精准,在铅酸领域我们主要做出口,在UPS方面是行业龙头;锂电我们的起步也很早,主要做出口通讯电源;氢能的发展方向则是在2014年就逐步确定下来,配合我们扎实的电化学技术,包括人才储备、实验设备以及国家级实验室,4-5年的时间才有今天的成果。
雄韬氢雄主要负责集团的氢能相关业务,现在和未来都将是集团中的核心业务单元。在氢能业务上,集团董事长张华农牵头,集团内部高管、核心领导层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包括投资北京氢璞、苏州擎动,以及与优秀的国外氢燃料电池提供商交流等。
未来,我们会在氢能板块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做好充足的市场准备。
OFweek氢能:雄韬氢能在氢能领域涉及业务较广,未来将走全产业链发展道路还是将有所侧重?
熊云:在氢能领域,雄韬氢能目前的业务涉及加氢站、上游材料、发动机、电堆等多个环节,除了关注到产业价值外,我们的另一个目的是起到示范运营作用,把氢能产业从概念落到实地,进而烘托周边运营环境,带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事实上示范运营的效果也非常可喜,我们看到近两年已经有越来越的人开始关注到氢能产业,也有一些央企正在与雄韬探讨前期合作的可能性。
未来雄韬氢雄的业务重心还是会偏向电堆、发动机系统,这将是我们的两个主要重心。其他的环节,如加氢站肯定是由气体公司来做,原材料由材料公司来做,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积极寻求产业链上的良性合作。
OFweek氢能:雄韬氢雄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熊云:主要体现在两款产品上,一是自主研发,并全球产量最大的膜电极产品。今年我们的膜电极产能将接近百万片规模,基本覆盖1年的出口总量。
二是雄韬氢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2018年我们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产线正式投产,预计最迟今年9月,雄韬氢雄30kW内的电堆产线就将投产,后续会直接上车测试,凭借积累的产业资源收集大量真实运营数据,支持产品持续升级。
OFweek氢能:在主业定位燃料电池的情况下,雄韬氢雄和旗下投资的燃料电池公司,如北京氢璞的关系会如何定义?
熊云:北京氢璞是国内专注于电堆研发的公司,我们对它的支持力度可能比外界看到的还要大。未来雄韬希望与氢璞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因为现在大家基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燃料电池是万亿级的市场,广阔的市场空间意味着每家公司都会有充足的发挥空间,与氢璞的关系未来既会有合作也会存在竞争,良性的竞争会激励两家企业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OFweek氢能: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的开发进展如何?
熊云:这次展会上我们带来了45kW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产品体积118L,额定电流320A,额定电压130-260V,体积比功率密度381W/L,质量比功率密度401W/kg。
60kW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产品体积220L,额定电流350A,额定电压300-500V,体积比功率密度272W/L,质量比功率密度260W/kg。
电堆产品目前正在做性能设备实验,金属板60kW电堆已经开始进行寿命实验,石墨板电堆开始试产。
OFweek氢能:如何布局下一步车用市场产品?
熊云:产品方面我们将进行三步走策略。第一继续加强雄韬在商用车市场的地位,预计今年会有约十款搭载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系统的商用车登上公告目录。
第二配套部分物流车型,预计今年雄韬氢雄在物流车领域的突破可能反超商用车。
第三是在乘用车、公用机械和专用车上进行布局,相关规划已经在着手筹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做进一步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