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王凤英:呼吁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均衡发展

AutoMan
关注

【Man哥语】

作为洁净、高效的二次能源载体,氢能源被誉为人类的“终极能源”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产业化依然明显滞后。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裁王凤英,就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和中国企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五项建议。其中就包括《关于加快我国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均衡发展的建议》。

据悉,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重商轻乘”,2016年-2018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分别为629辆、1272辆和1527辆,增速明显低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有328座正在运营的加氢站。其中,139座位于欧洲,118座位于亚洲,68座位于北美(其中39座位于美国)。但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设投入运营的加氢站仅20座左右,日供氢气能力约为10000kg左右。

而加氢站建设缓慢,则制约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王凤英代表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加氢站建设、运营成本高,后期收益慢;我国氢能源核心技术落后;加氢站建设管理技术标准不统一;加氢站审批流程复杂;各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不统一加氢站布局散乱。

针对目前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王凤英提出五大建议。

首先,改变加氢站补贴形式,加大补贴力度。

目前,加氢站建设初期的建设成本远高于充电站,同时加氢站需要依靠加氢规模效应平衡收支来盈利。为促进加氢站建设,同时避免加氢站重建设、轻运营的弊端,王凤英建议加大对加氢站的补贴力度。对其运营情况进行监测监管,依据加氢站实际运营情况进行考核,对于运营情况良好的加氢站给与年度运营补贴,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加氢站收回原有建设补贴,以此提高加氢站的运营效率。避免加氢站成为地方政府形象工程,“建而不用”。

其次,制定相关政策,加速氢能源核心技术研发。

对于我国氢能源相关产业核心技术落后的问题,王凤英建议国家制定相关政策,聚焦车用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制氢、储氢、加氢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对于攻克氢能源相关核心技术的企业及个人给予政策或物质奖励。

对于短时间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王凤英建议以政策引导,加强开放合作的形式,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与国外公司共同开发,提升我国氢能源相关核心技术水平。同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氢能源技术研发领域。

另外,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新能源相关技术国际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吸引相关领域优秀国际人才,提高我国氢能源相关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三,细化氢能源技术标准,明确车用氢气的能源定位。

目前,加氢站依照国标规范要求进行建设,但由于目前氢能源相关法规标准将氢气按照危险化学品进行归类管理,导致审批、建设、运营中,产生诸多问题。

实际上,氢气与天然气同属能源,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氢气已经成为车用燃料开始广泛应用,且现有技术已经完全可以保障安全。建议出台政策法规,参照车用天然气等相关政策法规,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所用氢气明确其车用能源性质,不再将车用氢气列为危险化学品,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加氢站建设及运营监管的相关制度,参照天然气加注站的管理方式对加氢站进行管理。

第四,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全国加氢基础设施,降低审批难度。

具体来说,包括国家相关部门明确加氢站审批、建设主管部门,以确保企业投建加氢站时,能够快速了解当地政策,加快加氢站建设。鼓励加氢站与加油站合营。简化新建加氢站审批流程。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各地方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统一管理,避免或降低地方政府由于各自为政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第五,整合优质资源,鼓励多方合作,组建加氢站建设运营“国家队”。

加氢站技术门槛高、投资大、短期难以盈利,同时国内缺乏运营经验,需多方参与合作,共同减低投资风险。

王凤英建议参照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经验,整合优质资源,鼓励多方合作,由我国能源、汽车、金融等各相关行业的优势企业,共同组建大型加氢站建设运营企业,组成加氢站建设运营“国家队”。

本文为AutoMan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