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麦格纳/采埃孚等Tier1企业的燃料电池布局到哪一步了?

OFweek氢能网 中字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推动,令氢经济发展浪潮逐步席卷全球。交通运输作为燃料电池增长最快的领域,被公认为最有可能率先爆发,并对带动全球氢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主要国家相继出台氢能发展规划或路线图,确定了不同时间节点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规模:

博世/麦格纳/采埃孚等Tier1企业的燃料电池布局到哪一步了?

而与燃料电池车推广目标息息相关的全球主机厂,除本田、丰田、现代等已经推出可批量化生产的氢燃料电池车型外,其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机厂如戴姆勒、奥迪、宝马、福特、通用、尼古拉等也保持这对氢燃料电池车的持续研发,这令相关的国际零部件巨头们也不得不加紧同步燃料电池车型部件的开发和布局。

梳理国际零部件巨头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不难发现以下特点:

一是紧跟热点市场,乘用车/商用车/家庭热电联“多点开花”。面对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崛起,国际零部件厂商展现出敏锐市场嗅觉纷纷提前布局,并在乘用车和商用车等不同领域的选择上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整体来看,电装、摩比斯与乘用车绑定深刻,马勒、采埃孚等优先在商用车领域进行突破,爱信精机则在特定的政策背景下在家庭热电联领域成绩显著。

二是主要关注系统及其他关键部件,燃料电池电堆以外购或合作为主。较有代表性的是博世在2018年3月表态称,由于投资风险太大,博世已经决定不再自行生产电池。尽管这一表态主要针对锂动力电池,但放在氢燃料电池领域似乎同样适用。

与零部件厂商在锂动力电池领域的处境类似,当前燃料电池仍存在核心技术壁垒,技术优势被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燃料电池领域也已经存在相对成熟的电堆提供商。零部件巨头们无法确保在现有的技术和产品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更为关注自身擅长的系统、软件和集成项目。

三是联合开发,降低投资风险。作为商业化推广范畴中的新电动技术路线,燃料电池相关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投入巨大,这意味着较高的投资风险。与燃料电池厂商、车企等合作不失为降低风险的有效选择。

较具代表性的案例是,2018年科德宝集团与其他9家德国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巴登符腾堡州太阳能和氢气研究中心敲定合作,将共同把燃料电池技术系统地引入到成熟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开发安全的燃料电池批量生产工艺和流程。

尽管步伐谨慎,国际主流零部件厂商们仍凭借雄厚的资源和技术沉淀,在燃料电池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OFweek氢能梳理了部分国际零部件厂商的燃料电池相关业务进展,以供读者参考。

博世

活跃于各国间的博世。

2016年11月,博世与尼古拉汽车(Nikola)合作研发的增程版氢燃料电池八级卡车对外发布。博世为该款卡车提供的电桥采用了商用车电机械技术和SMG电机技术,具有可扩展的模块化平台属性,将电机、逆变器及传动部件整合为一个紧凑型单元,直接驱动车轴。博世后续表示将为尼古拉汽车产品线研发整个动力总成系统。

2017年11月,博世与潍柴动力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同建设国际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共同合作开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及相关部件。

2018年3月博世表态称,由于投资风险太大,博世已经决定不再自行生产电池,并将关注重点转向燃料电池领域。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在公开场合预计,最晚到2030年,燃料电池将在动力总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8年8月,有消息称,博世与英国Ceres Power签署合作,计划收购后者4%股份,并共同开发下一阶段,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同月,有消息称博世正在生产氢燃料电池车感测器,预计2021年将推出氢燃料电池车专用电源控制器(PCU)。

2018年12月,博世与PowerCell签署协议,好组合将向博世提供燃料电池堆,用于博世汽车行业的原型燃料电池系统。双方还将面向车用市场需求,联合开发功率密度和耐久性领先的燃料电池堆PowerCell S3。

麦格纳

将燃料电池车视为“炫技”舞台的麦格纳。

2017年3月,麦格纳子公司麦格纳斯泰尔推出燃料电池增程式电动概念车,新车采用德国Proton Motor公司的PEM燃料电池,混合动力下续航可达500公里。但随即麦格纳表示并不打算生产该车型,只是希望借助该款车型展示其在氢燃料车方面的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电动系统生产等能力。

采埃孚

深度参与燃料电池商用车开发的采埃孚。

2019年2月,采埃孚旗宣布将为英国燃料电池双层制造商亚历山大丹尼斯公司(ADL)提供电驱动系统,包括其他可优化性能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

据称,采埃孚从最初阶段开始参与,参与了ADL双层燃料电池客车2年的开发过程。采埃孚为ADL提供了电力驱动轴、逆变器、EST 54电控单元和控制软件。采埃孚的集成系统优化了驱动系统的性能、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了ADL的测试和使用成本。

舍弗勒

敲定重点的舍弗勒。

2017年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舍弗勒展示了针对低排放和零排放驾驶的产品和技术。在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舍弗勒表示其正在进行双极板表面涂层技术研究,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针对电池及燃料电池驱动车辆,舍弗勒正着手开发定制化驱动系统。

现代摩比斯

野心勃勃的现代摩比斯。

早在2013年,现代摩比斯就表示,已经开始为现代ix35燃料电池车大规模量产驱动电机、锂离子电池以及其它零部件。

2018年底,现代集团发布的消息显示,旗下子公司现代摩比斯燃料电池系统年产能约3千个单元,后续现代集团将总投资约7.6万亿韩元(约合464亿人民币),将燃料电池系统年产能提升至70万个单位。12月11日,现代摩比斯公司位于韩国忠州的第二座燃料电池厂正式动工。

2019年2月,现代摩比斯公司称已运行“氢能应急发电系统”,试图利用氢燃料电池车用氢燃料电池模块,打造可为建筑物提供电力的氢能发电系统。

爱信精机

“剑走偏锋”的爱信精机。

与零部件厂商燃料电池开发仍以车用领域为主的情况略有不同,爱信精机率先试水的领域是家庭热电联。

2011年,爱信精机与丰田、大阪燃气公司、日本京瓷公司共同开发了60台2010款家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即SOFC2、热电联产系统),提供给新能源与工业技术发展机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试项目。

2018年8月,爱信精机与电装协议组建合资公司,主营电气化驱动模块业务。合资公司将专注混合驱动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和电动车模块,尤其是中国电动车市场。

电装

“选择”了丰田的电装。

在丰田2014年发布的燃料电池车上,电装拥有的约 70 项创新,包括空调和动力控制单元。

电装为 Mirai提供了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用于处理该传感器信号的氢气燃料供应控制单元,以及用于与氢气站之间通信的红外线发射器。得益于电装在燃料电池车中提供的元件数据,氢气站可以精确地控制燃料供应压力,降低加氢时间。

佛吉亚

信心满满的佛吉亚。

2018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佛吉亚展出高压储氢系统及燃料电池堆栈。通过将大量技术经验用于其系统整合,佛吉亚推出了将储氢管理、压力管理及燃料电池堆栈技术整合到轻量化商用车的综合方案。

与此同时,佛吉亚决定每年投入约1500万欧元用于燃料电池研发,以期充分激发该项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潜力。

2018年7月,佛吉亚与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智能驾舱、工业设计、智能座椅平台、排放控制、复合材料、电池包和燃料电池等方面展开合作。一汽红旗品牌将是该合作的重要落地载体。

目前,佛吉亚通过合作已与Stelia航天复合材料公司合作开发高压储氢罐;与法国初创公司Ad-Venta共同生产提升氢储存能效的压力阀;与法国原子能和可替代能源委员会(CEA)联手打造高性能燃料电池堆。

佛吉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瑞达表示,佛吉亚有信心成为燃料电池技术领域领先的供应商。

马勒

厚积薄发的马勒。

2018年9月,马勒与尼古拉就热管理方面达成合作意识,将合作开发全新的氢燃料电池卡车NikolaTwo。

据透露,NikolaTwo的燃料电池、牵引电动机、电力电子设备和电池的开发以及多个冷却系统生产中,所有相关系统组件均来自马勒。

事实上低调的马勒已开发出大量适合燃料电池驱动商用车用大规模生产的重要组件,包括冷燃烧空气管理、压缩机、加湿器、冷却液、水分离器、排气通路以及燃料电池监测模块等。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