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动力叶江德:技术自主是燃料电池产业化根本

OFweek氢能网 中字

随着燃料电池应用推广在中国持续走热,国内对燃料电池技术的注重程度不断提升,但受研究起步较晚等因素影响,国内燃料电池技术与日韩等国存在一定差距,燃料电池膜电极、空压机等技术突破难度大,车载储氢技术进展缓慢等限制了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推广。

而中兴事件之后,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多维度出拳,引导燃料电池相关企业进一步重视自主核心技术开发。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深圳市南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南科动力)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南科动力是位于深圳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由国际知名燃料电池专家、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教授王海江主导建立。

2015年,王海江院士毅然辞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的职位,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并陆续组建务实的南科产业化团队。目前,南科团队业务覆盖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电堆和系统,意在通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实现燃料电池国产化、产业化中国梦。

日前,OFweek氢能走进南科动力,与南科动力总经理叶江德进行了深入交流,以下为对话实录:

OFweek氢能:在越来越多的燃料电池公司中,南科动力的竞争优势何在?

叶江德:因为我们是王海江院士组建的团队,我们最根本的优势还是技术。王海江院士在燃料电池领域具备超二十多年研究经验,拥有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膜电极生产工艺等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是国际公认的燃料电池领域专家。

事实上,王海江院士在国内组建了3家燃料电池公司,业务分别覆盖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系统,构成了燃料电池汽车前端产业链闭环。

按照王海江院士的思路,实现“材料-电堆-系统”完全自主,不仅有利于材料、电堆、系统的适配发展,确保技术上的合理性,更有利于燃料电池系统整体成本的降低,进而推动燃料电池国产化、产业化发展,这也算我们的一个优势。

南科动力主要致力于系统集成研究,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整车集成设计方案等,目前已完成30kW燃料电池系统工程样机测试,45kW、60kW燃料电池系统样机进入测试,参与燃料电池大巴、物流车示范运营,下一步将着手90kW燃料电池系统的开发。

2019年我们会实现批量化生产,预计2022年可达2万套年产能,2028年实现十万套年产能。

OFweek氢能:南科动力是否对乘用车用燃料电池技术进行储备?

叶江德:虽然当前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推广重点集中在商用车环节,但对我们来说乘用车才是未来最大的市场,所以我们也进行了相关技术储备。

乘用车结构较为紧凑,因此对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操作温度等的要求较高,电堆能量密度要求达到3-4kW/L。而南科动力的燃料电池电堆能量密度,目前已经可以达到乘用车用要求,操作温度也能达80度左右,对散热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配套乘用车型。

后续我们会继续开发更高性能的燃料电池产品。

OFweek氢能:如何看待当前的燃料电池发展模式?

叶江德:目前大家都在积极探索燃料电池产业化模式,有两种模式在这个阶段比较清晰。

一是前端入手,从材料到电堆然后再去做系统,按照传统行业发展模式一步一步地拓展市场,节奏可能会相对慢一些,但步子很稳。

另一种是先把系统产品做出来,实现产业抢位,然后再借力资本市场,往前端继续延伸开发。相对能够迅速的获取一定的资源支持,在产业链提前占位。

目前国内这两种发展模式都有公司在走,各有优势和不足,但其实后续模式走向如何,关键还是要看技术和产品能否形成支撑,否则模式就是无根之木,走不长远。

国家层面我们也能看出这个意思,比如2018年底发改委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新规就明确要求,新建车用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投资项目必须具备关键部件核心技术研发和实验验证能力。

OFweek氢能:燃料电池会率先在哪个领域爆发?

叶江德:就目前来看,车用市场发展的最快,除了本身市场基数大之外,地方政府的支持引导和技术成熟度都为这块市场的率先发起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不过一旦将氢气危化品问题解决,氢燃料电池在家庭热电联、固定式发电等领域的应用也将显示出巨大的价值。

家庭热电联这块,日本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商业化运作经验可供借鉴。固定式发电领域,比如机房数据中心一般使用两套系统监控,系统要求全天候不能停止运作,但当前铅酸和锂电等均无法实现长时间供电,所以氢燃料电池的机会非常大,一旦这块市场实现突破,未来重大基础设施中氢燃料电池均有机会参与。

OFweek氢能:如何看待未来燃料电池市场?

叶江德:未来两年,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重点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加氢站基础设施的完善,第二是燃料电池产业核心部件的技术开发,第三是燃料电池系统通过示范项目运行,完成市场验证和认可。目前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燃料电池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产业化层面,到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系统的目标成本为500元/kW,100kW的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为5万,做到这个标准并全部自主开发才是真正产业化、国产化,但现在市场上的产品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预计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车规模达500万辆时,我们将实现这一目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