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末智行进入快速发展期,半年成绩单显现多条业务线突飞猛进

粤讯 中字

在愈加火热的自动驾驶领域,一家创建时间不长的创业公司毫末智行在今年上半年备受关注。

不同于新造车势力,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毫末智行借助长城汽车,成为了“中国版Cruise”。也不同于互联网技术公司自研自动驾驶系统甚至亲自下场造车,毫末智行先天具备了大部分技术公司并不具备的优势——车厂资源以及随之而来的落地、数据、商业化条件。

image.png

毫末智行CEO顾维灏

在6月22日,毫末智行的品牌开放日上,CEO顾维灏对外介绍了毫末智行上半年的阶段性成绩。此前,在自动驾驶领域,毫末智行一直低调,声量并不算大。而近半年,毫末智行却集中曝出众多成果:自动驾驶系统搭载量产车、无人物流车落地服务多点和美团等客户、获得数亿元融资、营收突破亿级规模成为自动驾驶领域营收增速最快的公司等等。

创业不到两年时间,毫末智行以同行少见的速度推动着自动驾驶落地,究其原因,离不开毫末智行差异化的模式和路线,也离不开毫末智行的前期积累,更离不开它独有的一些资源和优势。在众多科技公司下场造车以寻求自动驾驶落地的时候,毫末智行走在了前边,也成为了行业中的一个典型样本。

1、“车厂+技术公司”的“GM Cruise模式”

要实现自动驾驶,目前业界有三条路线。

第一条是Google、百度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研发,比如Google旗下的WAYMO公司和百度推出的Apollo系统。第二条是新造车势力,以特斯拉和国内的电动车公司为代表,它们在造车的同时研发自动驾驶。而第三条路线则是美国通用汽车(GM)和它旗下的Cruise为代表,由车厂组合独立的科技公司研发自动驾驶。

Cruise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于2016年被通用汽车收购,目前估值高达300亿美元。这对“新老组合”以 “传统大规模量产车厂+独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的模式,“在实现全自动驾驶的过程中,分场景逐步攻克,快速落地装配到量产车上,也由此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介绍。

image.png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

几条路线最终都能通往L5级全自动驾驶。而毫末智行走的正是国内少有的“GM Cruise路线”,这也与国内领先的汽车厂商长城汽车有关。

毫末智行的前身是长城汽车自动驾驶前瞻分部,由长城汽车孵化而出,2019年创建。长城汽车既是它的股东,也是它的大客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毫末智行就解决了汽车硬件人才来源、量产落地和商业模式的问题。

“GM Cruise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发挥出车厂的量产优势,自动驾驶系统得以大规模装配落地,进而能开始大量收集驾驶数据,快速迭代系统。自动驾驶这类人工智能应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海量数据来改善算法和实际驾驶表现,而长城汽车的出厂规模则是新造车势力以及互联网公司无法比拟的。

在今年4月份,毫末智行HWA高速驾驶辅助系统——“小魔盒1.0”开始搭载长城汽车高端车型“摩卡”,目前为止,这款车销量达到5000台。

image.png

乘用车自动驾驶产品经理马斯介绍说,“小魔盒1.0”的使用场景为高速公路以及城市快速路,能实现L2+级辅助驾驶功能。而今年年内,毫末智行将落地“小魔盒1.5”,也就是NOH高速自动领航辅助功能。它能够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实现L3级辅助驾驶功能,支持全程脱手并新增业内领先的安全处理系统。

预计截止到2022年底,毫末智行自动驾驶系统将覆盖长城汽车40多个乘用车型。顾维灏介绍,“预计三年内,搭载毫末智行自动驾驶系统的乘用车辆将达到100万台。”这将让毫末智行成为业内首个达到该量产规模的企业。

目前,毫末智行有三条业务线,除了乘用车自动驾驶外,还有低速无人物流车和自动驾驶智能硬件。在毫末智行的发展中,数据智能是其核心,而三条业务线又一起组成了毫末智行发展的“风车战略”。

image.png

所谓“风车战略”,顾维灏介绍,数据智能这个核心能力是风车的轴,三条业务线是风车的三个扇叶,三个业务不断向数据智能提供数据,让这个“中央大脑”变得更聪明,然后“中央大脑”再把迭代升级的自动驾驶能力反哺给三个业务。这样,数据智能和三个业务间就互相促进和带动,整个风车也就转动起来。长期来看,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优势也将形成马太效应,成为毫末智行的一个护城河。

正是由于外界看好毫末智行的路线、发展战略以及各业务线的前景,今年2月底,毫末智行完成由首钢基金领投,美团、高瓴创投跟投的Pre-A轮数亿元融资,成为准独角兽公司,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2、自动驾驶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

目前,毫末智行从三条业务线不断收集数据,这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成熟创造了条件。随着数据收集、处理能力的增强,数据智能的提高,毫末智行将在行业内率先实现自动驾驶的“认知智能”。

自动驾驶的实现需要感知环境以及认知对象变得更“聪明”,车辆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感应器来感知周边环境,然后把数据传回云端的“中央大脑”,再根据算法和模型,把数据还原成人类认知中的不同对象,比如锥桶、行人或一辆横穿出来的汽车。

而毫末智行正在将更为先进、学习能力更强大、更适用于视觉识别技术的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应用于产品中,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及稳定性。Transformer抗干扰能力更强,识别精度更高,而这种架构则依赖于海量数据的输入,量产车搭载的落地则匹配上了这个条件。

image.png

在实现“认知智能”上,毫末智行不同业务线不同场景下的数据组合起来反倒是一个区别于同行的差异化优势,它能对系统全面训练。自动驾驶乘用车“看到”的多是高速路和市内主路情况,而无人物流车在非机动车道上“看到”的障碍物和人则完全不同,有些汽车去不到的地方,物流车反倒能覆盖,实现互补。

无人物流车产品经理梁萧举例说,“有一次物流车‘看到’一辆电动车载着4个人,这就能丰富毫末智行的场景库”。这种极端案例能进一步训练毫末智行的模型,聪明地识别出“这是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只不过乘客有些多”,相应地,一些躲避的安全策略就能实时启动。用更多不同类型的数据丰富场景库,就能让毫末智行的“认知智能”更加聪明。

针对中国特色交通的不确定性,通过知识图谱的方式,毫末智行开发了自研的认知算法—CSS(协同安全敏感模型)。这套算法目前已经积累了数万个场景,覆盖自动驾驶过程中“高速主路-城市开放路-城市快速路-上下匝道-路口”全路形行驶,在不同的场景下都能执行可靠的自动驾驶策略动作,如行人礼让,自动变道等。

3、产品落地,渐进式商业化

全自动驾驶是个极有挑战的目标,不但在技术和数据积累上有难度,也要考虑现实中的成本和商业化问题。

目前,很多做自动驾驶系统的公司,在挑战技术突破的同时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走上了做RoboTaxi这条路:在固定线路上先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一边测试收集数据,一边再找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合作方。

不过,依靠普通消费者乘坐RoboTaxi还远远谈不上商业化。与高昂的成本相比,用户的打车钱目前还实现不了盈亏平衡。

与其他公司相比,毫末智行并没有选择要“一步到位”实现全自动驾驶的路线。相反,它是“步步为营”,结合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资源,乘用车自动驾驶分阶段分场景逐步攻克,毫末智行还通过低速无人物流车等增加场景,增加数据收集来源,也快速推动了商业化。

image.png

毫末智行物流车底盘“小魔盘”生产数量突破500台。目前,毫末智行在保定建设了全球首个专为L4级智能服务车打造的柔性制造基地,可直接调用长城的人力与供应链资源,混线生产多种车型,占地5000平米,设计产能每年5000辆。

毫末智行自有品牌的无人物流车旗舰产品“小魔驼”将针对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履约配送版、物流版、移动零售版等更多产品形态。预计到2021年底,毫末智行将与合作伙伴落地物流配送车累计超过1000台。

今年,备受关注的美团无人配送车“魔袋20”则是由毫末智行提供量产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批 “魔袋20”也于6月初连夜赶赴广州抗疫一线,进入南沙区提供防疫物资的运输保障工作。

image.png

由毫末智行提供整车服务的“ 物美多点 X 毫末智行 ”无人配送车,目前已在北京顺义地区进入常态化运营,累计服务近千单。这种无人配送车则是由毫末智行专门提供为商超场景定制的车体,能全天在门店和用户小区两点间的精准互达。

在品牌开放日上,毫末智行也集中发布和展示了多种智能硬件产品。“自动跟随载物平板机器人”能帮人类运送繁重物。“自动跟随载物出行机器人”则通过视觉跟随,能为主人运送物品、衣物等,可用于家庭、酒店、写字楼等场景。

总而言之,依靠长城车厂优势,毫末智行选择了“GM Cruise”路线,在乘用车自动驾驶上采用渐进式的战略来朝着全自动驾驶前进。而此外,毫末智行也开创了低速无人物流车和自动驾驶智能硬件业务,在商业化和数据共享共用上产生协同效应。

image.png

毫末智行核心高管团队

相比其他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毫末智行有着独特而鲜明的优势。而这次品牌日上所公布的成绩,则集中展现了毫末智行的实力。而随着各项产品的相继落地,大规模真实场景数据的收集,毫末智行将会加速成为自动驾驶领域一线领军企业。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