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贾新光汽车工作室在有关方面获悉,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就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化路径等问题提出了五项议案建议,分别为:
《关于加快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目标 促进社会和谐 鼓励小型电动车发展的建议》
《关于大力推动氢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能源和动力转型升级的建议》
《关于加大“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汽车“走出去”支持力度的建议》
《关于减轻企业负担节约社会资源 实现汽车消费信息整合升级的建议》
《关于当前汽车社会下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体系的建议》
王凤英
建议1:鼓励小型电动车发展
小型电动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而发展电动汽车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电动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细分品类,由于产品价格更低、停车占地面积更小,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上相比大型电动汽车更具优势。同时,还有社会资源消耗少,通行效率高的特点。
然而,近些年我国A00级和A0级电动汽车细分市场却日渐式微。王凤英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补贴唯“里程论”政策标准粗放单一,小型电动车受车长、车重等因素制约,续航里程普遍低于300公里,而这无疑使得小型电动车失去了政策上的支持,导致其市场占有率节节下滑。
王凤英代表建议:
一、确立小型电动车产品标准;
二、制定以降低能耗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
三、给予小型电动车税费优惠;
四、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 凸显小型电动车优势。
建议2:解决氢能产业链瓶颈问题
如今,低碳化和电动化是全球能源与交通领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氢气,作为可长期存储和长距离运输的清洁能源载体,有潜力成为电力的补充。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在基础研究、核心材料、关键部件、制造工艺和集成控制等方面还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氢能产业链、标准和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受此制约,我国氢能产业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急需国家顶层设计规划和政策引导。
王凤英代表建议:
一、政府引导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促进产品国产化;
二、鼓励、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氢能示范应用,鼓励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方式,推动大规模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能源企业牵头建立稳定、便利、低成本的氢能供应体系;
四、完善标准法规建设,加快氢气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后的管理细则制定;
五、制定国家级顶层氢能规划,合理规划加氢站,制定长期稳定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政策。
建议3:制订中国汽车“走出去”国家战略
从产销规模上看,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年产销达2000多万辆,早已跻身汽车大国行列。但从对外贸易角度看,由于汽车出口市场规模不大、出口单价偏低,中国距离汽车出口强国仍有较大差距。因此,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
近几年,不少中国品牌坚定施行“走出去”战略,但仍以贸易模式为主,缺乏战略指引。中国汽车走出去面临汇率问题、全球经济低迷、地缘政治、区域政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法律合规风险等诸多不利因素。
王凤英代表建议:
一、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国家战略,推动汽车强国建设;
二、引导新能源汽车出口新增长点,强化对出口企业的管理;
三、建立汽车质量品牌评价体系,加强品牌培育;
四、搭建“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护航企业“出海”;
五、优化跨境金融政策支持,加大对汽车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
六、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权益保障机制,保护中国汽车企业利益。
建议4:搭建汽车消费信息大数据平台
如今,转型与升级,已成为了我国汽车产业的新标签。受制于我国汽车消费信息环节数字化水平较低的因素,车辆的流通环节,已对企业和消费者造成困扰。对汽车消费环节而言,改变过去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以信息化工具深耕细作,满足消费者对美好汽车生活的需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王凤英代表建议:
一、打通电子化流程,节约社会资源;
二、搭建大数据平台,减轻企业与消费者负担,包括国家认监委、工信部及环保部应该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进程,并采取多证合一的形式改变过去纸质证书繁多的情况,以综合性二维码(或其他可识别的电子凭证)代替纸质证书。
建议5: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体系
机动车检测在机动车安全、污染防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与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空气质量恶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完善机动车检测管理和增强机动车检测能力提出新要求。
安全与环保等各项标准的日益严格与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互促进,发达国家检测与诊断水平已由最初的人工低效阶段逐步跨入到高度智能化和网络化阶段。
王凤英代表建议:
一、完善道路安全法相关法规检测要求,细化汽车检测标准及档期;
二、政策推动机动车检测技术向智能化、大数据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机动车检测效率;
三、推动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体系,完善数据共享和使用机制,解决车检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