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吉利宋军:远景家族是中国品牌可靠的“后卫”

BusinessCars
关注

远景家族“人生第一部车”的定位不会变化,远景家族的使命就是聚焦8万元以下市场族群,在这一细分市场做到最强。

人生的第一台车就像初恋,虽然未必完美,但却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2018年,我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17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27亿辆,其中,小型载客汽车首次突破2亿辆。而在这其中,大约有200万左右的用户,选择了吉利旗下的远景家族作为人生的第一辆车。

“第一台车一定不是简陋的,一定是发自心里的喜欢或者认可,并不仅仅是因为便宜。吉利在2007年推出第一款远景的时候,口号就叫‘前途无限量’,这跟那时人们对吉利的认识有关系,那时的吉利未来有很远大的发展空间。”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在吉利汽车工作了19年,是吉利的“老人”,每当聊起远景家族,总是感慨颇多。

2007年,“幸福度”一词出现在一些政府的报告中,幸福感也成为了评价当年精神生活的一个指标,人们对私人汽车的向往开始变得愈加强烈。那时候,由富康、捷达、桑塔纳组成的"老三样",在中国轿车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就在2007年,吉利远景正式发布上市。不仅将家轿的价格由合资品牌主导的10万元再次拉低到了5万元,更预示着吉利的造车水平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当时远景搭载的1.8L CVVT发动机拥有绝对的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了当时自主汽车CVVT发动机的最高水准。这是第二次家庭轿车的普及潮,6~10万元成为家庭轿车的主流。

从2007年远景上市,之后远景不断壮大产品阵容,推出了轿车、SUV、跨界车,形成了覆盖广泛的远景家族。2018年,远景家族实现了45万辆的销量,为吉利贡献了将近三分之一的销量。今年4月12日,远景家族销量突破200万辆,这是继帝豪家族去年销量实现200万辆之后,吉利汽车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式跃进。

从2007年到2019年的12年,远景家族一直以幸福为标签,甚至新远景的口号是“让幸福更进一步“,就是希望传递触手可及的幸福感。正如宋军所说的,“消费者第一台车要什么样的,吉利造车22年有一定的发言权,我们知道中国人第一台车喜欢怎么样的,也知道汽车销售对于首购车人群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正是缘于对消费者第一台车心理的精准研读,即便是在整个汽车市场寒风瑟瑟的2018年,远景家族依旧保持了旺盛的热销态势。

“到今天为止,中国汽车市场拥有12年历史的品牌不是很多,远景家族在吉利汽车中的角色是无法替代的,甚至说是无法超越的。”宋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远景家族能用最低的幸福门槛,触摸到最实用、最实惠、最有实际品质保证的产品,“远景家族用起来很方便,虽然价格不高,但是它一定是耐用、抗造的,操作起来一定要简单。更重要的是,它拥有最基础的安全配置,确保安全性,因为它是很多人的第一台车。”

时过境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的能力一直处于升级状态,但作为针对新生代年轻一族的紧凑型车市场,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尤其是在合资车企价格下沉之后,越来越多的车型涌入这一热门市场。

今年2月,一汽大众旗下曾经家喻户晓的捷达车型正式成为一个全新的独立品牌,主攻入门级市场。强大如大众,也开始加大对8万元以下细分市场的争夺,这对于一直深耕于这一市场的本土品牌而言,无疑将形成一定压力。

不过,对于合资品牌的下沉,宋军对吉利的远景家族表现出了强大的自信,他认为:“合资品牌对于下沉的经验可能没有我们多,而我们相对更了解更熟悉这个市场,我们有先行优势。下沉之后,消费者也不一定会买单,因为消费最终动作是因为此前的认知、认可、认同,如果这些不能建立,只是靠一个价格,下沉只是短期的一个事情,不是一个长期战略。”

在宋军看来,吉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本优势基础,这与吉利汽车这么多年来整个造车体系能力的承载有很大的关系。也正是有了这些优势,远景家族今年才敢于面对巨大挑战,启动“全民幸福计划”,推出“幸福版”车型。

宋军告诉BC记者,幸福版车型就是把门槛再放低一点,让幸福更轻松的获得。而有些东西是不能变的,中国品牌当中可能有很多的产品阵容,而远景家族就是中国品牌当中一个可靠的“后卫”,也就意味着满足消费者最起码、最基础的需求。

2019年、2020年都是吉利的产品大年。随着新车型的上市,远景家族的份额在整个吉利汽车当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小。但远景家族“人生第一部车”的定位不会变化,远景家族的使命就是聚焦8万元以下市场族群,在这一细分市场做到最强。

2018年,整个中国车市陷入了28年来的首个负增长,各大车企在2019年纷纷表现出了强烈的危机感和紧张感,如何活下去,俨然已经不再是少数弱势车企才需要面对的挑战。而对于吉利而言,拿下200万用户的远景家族,就是活下去的一个坚实支柱。

有一点毋庸置疑,在2019年,中国车市的竞争将会空前激烈,合资与自主,在入门级等这些以往区隔相对比较明显的战场,争夺将会刺刀见红。

“我觉得我们的态势是对攻,不是阻拦或者阻击,我们要先发起攻击。至少我们在15、16年前的市场部署,可能比捷达等其他合资品牌关联的同时要来的多,因为我们从那儿来,我们更了解那儿。”宋军对这一战信心十足。

-END-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