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领域 KOL 如何看待 MBUX?
刚刚上市的奔驰新 A 级,应该是最近一段时间最热门的新车之一。它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成为第一个搭载奔驰全新 MBUX 人机交互系统的车型。
年初的 CES 上,我们已经对这套系统进行过简单体验。但是当它正式落地中国的时候,我们依然有必要再聊一聊。
不过,我们并不想以传统的评测形式来呈现这些内容,所以在这篇文章里,你会看到从多个不同角度对 MBUX 所做的解析,包括产品逻辑、产品体验、营销推广等等,和我们一起完成这篇内容的,是车载互联、人机交互领域的产品经理和专家。
本期话题参与人:
1. 张卷益:人机交互公司 FOKS 创始人,做过大量的车内人机交互设计业务
2.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自主品牌车联网产品总监
3.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车联网公司交互设计师
4. 张英杰:GeekCar 车联网内容负责人,曾在车联网企业从事产品规划
5. 刘时笑:GeekCar 合伙人
以下你所看到的内容,由这 5 位同学的观点+公开信息融合而成。
MBUX 的「硬件基础」
和之前的 Comand 系统一样,MBUX 视觉上的主要重心依然还是双横屏。不过 MBUX 采用了伟世通提供的 SmartCore 平台研发,中控娱乐系统基于 Linux 开发,仪表则是基于 QNX 系统开发。前者保证了在娱乐系统上有更好的扩展性,后者保证了驾驶相关功能更加稳定可控。
(SmartCore 平台使用了域控制器,支持双屏)
(这张图上可以看到伟世通 SmartCore 平台在中国的落地车型,除了奔驰 A 级,吉利新一代 EV 平台也会采用 SmartCore)
处理器采用的是英伟达的 Tegra Parker 128 六核处理器,配备了 8GB 内存。按照英伟达 CEO 黄仁勋的说法,梅赛德斯-奔驰之所以选择 NVIDIA,是因为其处理器的图形和 AI 性能不仅能实现实时 3D 动画,而且不会造成触摸屏延迟,图形显示十分流畅。
也是由于英伟达的加入,AI 技术也更好的应用到了 MBUX 系统中。当用户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车辆就会根据 ID 来主动记录用户的喜好,能在特定时间推送用户的行程、餐饮推荐、导航等等信息。
另外,MBUX 还支持接入车载显示屏、电子后视镜、HUD 和驾驶员监测等功能。这样一来,整车的交互系统整体性就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MBUX 的人机交互
说完硬件,接下来说说交互。
从官方介绍来看,「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个人助理」这类形容词,毫无疑问是 MBUX 的最大亮点。
所以说,语音是这套系统交互的核心。MBUX 的语音交互方案来自 Nuance 的 Dragon Drive 平台。在此前一段时间里,这个平台也曾经为荣威 RX5 提供语音方案,之后才被阿里自家的语音方案取代。
通过「你好,奔驰」唤醒系统之后,就能通过自然语音交互来实现车辆的功能。和以往机械式的对话不同,这套语音能够听懂类似「我明天可以穿人字拖吗?」这样的话术,来告诉你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其次,新 A 级也是奔驰有史以来第一次引入触摸屏。这样更符合用户对于大屏的心理预期,且在很多场景下,触屏的体验要好于旋钮(前提是保证驾驶安全)。
另外,在 console 区域,原本的「多维旋钮+按键+触控版」的设计被简化成了「触控板+按键」的组合,并且给触控板增加了震动以及声音反馈。这样能帮助用户在盲操的时候,直觉上就能准确感受到操作反馈。实际用下来,反馈的感觉也是挺不错的。
人机交互公司 FOKS 创始人张卷益对于 MBUX 的交互这样评价:总体来看,MBUX 的交互逻辑在原本 Comand 系统的基础上,有了更好的自然语音、更简单直接的硬件交互体系。当然,这不代表 MBUX 系统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但至少以 BBA 这样的豪华品牌标准来看,它和之前的产品相比,在很多地方都有了不小的进步。
MBUX 的本土化问题
其实,作为一个全球项目,中国团队在 MBUX 研发的早期就已经参与进来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 MBUX 完全不会遇到本土化问题。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和本土生态结合的难度。MBUX 毕竟是在奔驰全球体系下研发的系统,从用户角度看,国内和海外的用户无论是在需求还是使用习惯上都会有很大差异,怎么去对接 CP/SP 会是一个不小的难点。还有就是,如何保证第三方生态满足 MBUX 系统自身的视觉、交互等各方面的特点?比如,我们在 A 级的 MBUX 里看到了类似酷我音乐、喜马拉雅这样的本地化 App,但依然存在交互逻辑、页面等一些使用上的 bug。
一个在某车联网供应商工作的小伙伴告诉 GeekCar,在他们进行测试时,也发现当页面中显示第三方的内容时,视觉效果会有比较强烈的不统一感。
另外,某自主品牌车联网产品总监表示,语音的本土化也是一个问题,这也一直是 Nuance 在国内落地需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对方言以及语言习惯的支持。除了普通话之外,MBUX 系统还支持四川话和粤语等方言,自然语音是以「云端+本地」的方式处理,优先会以云端为主保证体验。当然,实际体验还需要在真实场景中进行验证。
一个更重要的挑战是,作为基于 Linux 开发的娱乐系统,MBUX 如何接入更多第三方生态?斑马智行已经在生态化这件事上初见端倪,而以比亚迪为首的基于安卓研发的系统,也可以便利的把安卓生态引入车内。但是对于 MBUX 这样的系统来说,这是个问题。
奔驰的产品思路
围绕 MBUX 的产品逻辑和营销,GeekCar 还有一些零散感受可以分享。
一、MBUX 的命名:MBUX 的全称是「Mercedes-Benz User Experience」,是挺简单粗暴的一个名字,而 UX/UE 所对应的就是 User Experience,意为「用户体验」。种种迹象表明,豪华品牌正在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这个趋势值得国内整车厂关注。
二、MBUX、iDrive 7.0,分别是奔驰和宝马最新一代的车机系统,巧的是,这两套系统的首款落地车型,在不到一个月里先后在中国上市。有意思的事情来了:奔驰在旗下最便宜的 A 级上最先搭载了 MBUX,而宝马是在高端的 X5 车型上首次搭载 iDrive 7.0。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值得思考。
三、A 级搭载的 MBUX,语音交互支持粤语和四川话,中国那么多方言,为什么首先选择支持这两个?在 GeekCar 看来这和新 A 级的潜在受众市场有关:广东、四川很有可能是它的主力消费区域。提供一组百度指数数据供参考:
四、MBUX 的传播:在豪华品牌产品里,以前很少有哪个车像新 A 级这样把车载互联系统作为宣传的重中之重。在新 A 级的车书里,MBUX 系统是唯一被单独拿出来介绍的板块:
而在百度搜索「奔驰」,短短一句话的新 A 级介绍里,「智能化」也是主角:
奔驰还为 MBUX 系统拍了个一分钟的广告,充分展示了产品亮点。在 MBUX 以及智能化的传播上,奔驰确实花了很多心思,真正做到了从研发到传播的本土化。(恐怕也是因为新 A 级在机械层面的亮点不多……)
六、一个趋势是,车载大屏交互成为越来越多新车的全系标配,尤其是主打年轻用户的产品,不过奔驰 A 级仍然有高低配之分。双 10.25 英寸大屏是 A200L 车型的标配,在 A180L 上,屏幕变为双 7 寸配置,并且取消了 console 位置的触摸板:
(A200L 内饰)
(A180L 内饰)
真的太鸡贼了!虽然奔驰是豪华品牌,但是在一辆面向年轻人的车上用这样的方式区分高低配,让人失望。
如果让我们用四个字总结奔驰 A 级上的这套 MBUX 系统,应该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奔驰越来越了解年轻人想要什么,他们的大屏和交互越做越好了,在质感、UI、交互等层面相比之前都有明显提升,然而,MBUX 还远没有到「碾压对手」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