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向左,李想向右

互小联撩车
关注

前几日的车和家发布会,蔚来汽车李斌来给李想站台,同坐前排的两个大男人一起“咬耳朵”很久,画风之甜蜜,简直难以描述,说了啥呢?“不方便透露。”发布会后李想笑着回答。

老北京有句话叫“同行是冤家”,看来未必,李想和李斌现在的关系就不错,李想还是蔚来汽车的投资人,用赵本山的话,“实在亲戚”。

互小联为啥只是说“现在”关系还不错呢?因为两家产品还谈不上竞争,看不出啥来。当年,今日头条张一鸣、美团王兴和滴滴程维关系好得和亲兄弟似得,互小联邀约博鳌论坛采访时,其中一家的公关老大说,要采访必须一起采这三个,否则就算了。我们的采访算了,后来他们三个的关系也算了。在他们三个你侬我侬的时候,美团的王兴就在准备进军出行领域,当美团公布之时,程维怒不可遏,而张一鸣其实早都知道,就是没告诉程维,这就是食物链顶端男人们的玻璃花友谊,还不如广场舞大妈的闺蜜情来得深刻。

说远了,往回扯,李想和李斌关系不错,但在互小联看来,这两位兄弟友谊虽然还在,发展路径其实在悄悄分野。

国内造车新势力最早的是贾跃亭“贾师傅”,贾师傅的风格很明显,扯理想,扯互联网,扯生态,玩资本,颠覆不离口,忽悠了一大批人,包括当年的互小联。于是,后面一大批人跟着玩,手法各有不同,但大同小异,看看前几年李斌小鹏李想沈老大的发言都是如此,但这两年造车新势力却在分化。最明显的是李斌和李想,通过蔚来汽车上市,互小联觉得李斌继续坚定在贾师傅开拓的道路上前进着,李想却变得更加“传统”。

先说这次发布的产品,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是老技术,甚至是不被看好的技术,但李想选了。现在不少智能电动汽车都亮相了,都说自己有一大堆的黑科技,酷炫吊炸天,但有几个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呢?有几个打动消费者痛点的呢?说好听点是奇技淫巧,说难听点是造车者的意淫,就和公孔雀花里胡哨的尾巴一样,看着不错,但在天敌看来就三个字:来吃我!打仗根本就不实用。

智能电动汽车这事,作为消费者,最大的痛点只有一个:开多远,会不会在半路上没电?尤其是互小联这种手机电池不满格就觉得人生不完美的人。

当然,这种技术本身到底怎么样,互小联没有发言权,毕竟车和家公布的数据还都是试验阶段的数据,这和消费者大规模使用后得到的数据是两回事。不过,采用这种并不激进的电池本身,说明李想在造车这件事上的思考更接地气。

这次发布会上,李想也没谈什么颠覆,也没扯生态,他接受采访说,“在商业模式上特别传统,甚至比传统的还要传统”,“就靠卖车赚钱,赚得是明明白白”,“预计5万辆可以达到盈亏平衡,需要两年的时间”,对造车新势力来讲,没什么比产品本身更重要的事了,没什么比车卖得出去更重要的事了,很多企业,包括传统车企,都计划是打着切入共享蛋糕的旗号卖场景,实际上就是自产自销的老套路,给自己留条后路罢了,自己对卖出去这件事都没底气。

这种更接地气,可以看作是SEV项目停掉以后,李想对做车的思考在更深一步,他现在认识到,“如果做手机是铁人三项赛,做汽车绝对是铁人五项赛。”当然,李想还是力图想变得不一样,比如7座这个细节。

如今,在很多问题上,李想和李斌都变得不一样。比如代工,“生产方面绝不会采用代工模式。”比如人力,“战略我们创始人自己制定,不去深挖那些vp、svp,只要传统车企那些技术工程师就够了(80%)。比如融资,其它各家都在拼命融资,车和家没啥动静。比如上市,蔚来汽车已经上市,其他几家都在准备,排定时间表,但李想没有。比如PR,很多企业都在拼声量,车和家和李想似乎越来越少搭理媒体。

在互小联看来,李想的这种变化既是他和车和家个人的变化,也是这个行业的变化。互联网力量初入造车,满眼看到的都是改变的机会,如今两三年过去了,制造的难度会让他们觉得有些意外,于是,其中一部分人会改变看法,对造车这件事的认识会变得越来越踏实,越来越接地气,造车新势力的渐渐分野也就在所难免,这是造车新势力们越来越成熟的标志。

不过,造车新势力这种进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回归传统,如果只是回归传统,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改变也不会发生,互联网力量的这种反思和进步根基仍然是在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和传统车企有着巨大差别,用贾师傅的话说,仍是一个新物种,只是融合越来越紧密。

互小联发现,梳理李想的个人成长经历,他个人这几年也变得越来越成熟。2008年主要标签还是技术男的李想,因忽视兄弟们的需求,导致员工崩塌式离职,随后因股权架构的原因,汽车之家又发生了很多宫斗故事,但看李想这两年公开的发言,他和这些“篡位”或意图“篡位”的人关系保持还是不错的,有的还公开力挺过,你可以说这是李想的厚道,但互小联更认为这是李想情商提高的表现,当初的技术男越来越会处理人情世故了。

经历过宫斗剧的李想如今也明白,控制董事会是不能谈的条件,他说自己一直会是车和家最大的股东。“所有的投资人都明白,这么复杂的一个创新型的行业,如果这个公司没有创始人,靠一帮职业经理人,历史上从来没有成功过。”

创始人的抗经理人忽悠能力有时候能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

最后,有些方面互小联和李想有不同看法,比如站队BAT这件事,互小联觉得还早,不能用手机没站队来看汽车不用站队。现在机会已经不多,只有智能出行和医疗是大机会,原本马云和马化腾对智能医疗的期望值很高,但玩了两年才发现医疗的核心是医院,大医院都是国有的,民营企业根本啃不动,只能小打小闹,所以智能出行BAT很难会放过,不进智能出行怎么支撑下一步发展,都去发币?。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以后咱们再说。

有一点非常同意李想,智能出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最大可能还是苹果,特斯拉指望不上了,just so so。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