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完全由吉利自主研发的模块化架构,了解一下……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先简单了解下汽车生产工艺的演进过程。
20 世纪初,福特创造了流水线生产工艺,汽车生产周期和成本大幅降低;之后平台化开发开始流行,在同一个平台下可以进行几个车型的研发;时间来到现在,模块化逐渐成为主流,汽车零部件不再是单兵作战,成为一个个的模块,汽车厂商可以进行不同的模块选择,然后生产不同需求的产品,汽车研发生产周期进一步缩短。
简言之,汽车生产工艺经历了从流水线-平台化-模块化的演变。究其原因,还是生产力的提高、科技进步以及市场引导的结果。
了解这些后,进入今天的主题。
7 月 25 日,在杭州湾研发中心,吉利发布了 BMA 模块化架构,这是国内首个由自主品牌发布的模块化架构。
在这里,我们主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BMA 架构到底是什么?
与 CMA 平台又有何区别?
吉利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模块化架构?
整个架构大概投入大概是怎么样的?
BMA 模块化架构是什么?
不同于和沃尔沃共同开发的 CMA,BMA 完全是由吉利自主研发的模块化架构,车型定位 A 级,适用于 A0 至 A+级。因为是模块化的设计,工程团队可以在该架构之下实现不同模块的自由组合。
而且 BMA 有很好的可扩展性,轴距拓展范围 2550-2700mm,轮距拓展范围 1500-1600mm,车长、车宽也可以根据造型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BMA 支持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车型开发,目前该架构支持 SUV、轿车、CROSS 车型、wagon 和 MPV 等多种车型的开发。
多种动力总成
在这个架构之下,发动机的位置是不可变的,但是模块化的系统设计,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动力选择,可以搭载 1.0TD、1.4T、1.5TD 发动机,除此之外,还搭载 PHEV 及 MHEV 新能源动力。
在现场,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告诉 GeekCar,未来模块化的架构将会在吉利旗下品牌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化效应。
BMA 与 CMA 有何区别?
因为之前参与 CMA 的联合开发,吉利在 BMA 架构上也做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首先在动力总成上,1.5TD 发动机 CMA 和 BMA 都是共用的,其次,在电子化架构模块也可以做到模块化通用,所以在吉利的 BMA 架构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 CMA 的影子。
是否 BMA 架构就是 CMA 的缩小版呢?在发布会现场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峥楠给出了答案:NO。
他这样说道:“模块化的通用,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过了,从现有的已开发的模块里选择适合于新模块架构设计的,这并不意味着照搬照抄。差异在于设计效率,我们要把带宽做到足够的范围,能够达到它的最佳的设计效率,这样才可以体现做一个全新模块化架构的意义所在,如果只是尺寸缩减,在我们看来那其实还是属于一个架构。
而且 BMA 和 CMA 在模块设计上也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定位不同,用户对于用车需求也有所不同,新的架构是为特定用户群的不同需求作出的针对性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