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型的丝滑链条背后,对应的也恰是金蝶过去两年的持续思考和更新表达。
这其中有对AI“结果交付”标准的重新理解,有对智能体编排流程新能力的全力攻坚,也更有对过去自身沉淀三十多年的数据、权限理解、企业管理流程理解的新式表达,这些汇聚到一起也恰构成了今天金蝶交出的这份企业管理AI新答卷。
作者|皮爷
出品|产业家
“从今年年初DeepSeek出来之后,我们走访了很多客户,大家基本都在内部部署了大模型。”刘仲文表示,“有些场景比如知识管理这些比较容易出效果,但比如问数等企业管理场景,不少企业落地的效果都没有很理想。”
作为金蝶中国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对国内企业特殊的AI水温,他感触很深。
诚然如此。如果说2023年是AI大模型的技术元年,它对应的是人们对于AI时代到来的坚信,那么2024、2025年则可以看作是大模型的落地之年,反映到企业侧则是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期望用AI来升级自己的企业管理框架。
根据Gartner进行的一份企业AI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93%的企业认为2025年AI都会促进营收增长,有66%的企业认为错失生成式AI的机会,将会对企业中长期业务发展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样一份来自湘江数评面向企业AI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所有调查的企业中,有超半数企业反馈AI技术应用效果不佳,其中原因包括业务需求错位(87%)、数据质量不足(80%)及安全审查缺失(61.2%)。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这些无法避开的问题和需求一道,也在成为金蝶内部持续推进“All in AI”战略的背景板,与之同时,也带来着金蝶这家中国头部软件厂商的更新思考:即怎样的AI产品才能成为企业真正的生产力加持工具?企业又应该选择怎样的姿势切入AI体系?再或者说,在如今的AI时代,企业管理到底应该有怎样的新推进节奏?
“如果说之前我们AI产品更多的是copilot的角色,那么现在这些产品是真正的Agent端到端的产品,企业可以开箱即用。”金蝶中国总裁、苍穹平台总经理李帆表示。

在被称为Agent智能体落地元年的2025,金蝶正在给出一个答案。或者说,这家软件行业的领跑企业,正在尝试用AI刷新中国企业的新管理模型。
一、涌动的“企业管理AI浪潮”:
看的见的需求,避不开的痛点
“我们尝试过不少AI大模型,但都很难落到比如营销、生产、差旅、财务等这些需要提效的场景上。”一位国内知名零售企业CIO告诉产业家,“现在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件事,即到底应该怎么用大模型。”
这不是个例。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用“冰火两重天”来概括AI在企业内部的落地毫不为过。即一方面AI技术在一个个榜单中不断打破既有能力,各种通用Agent、场景Agent产品层出不穷,被资本市场冠以“颠覆性产品”的称谓,但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除了感受如会议助手、知识问答等通用场景AI带来的便利外,在如财务、差旅、人力招聘等核心的企业管理场景,AI却展现出出人意料的“低智”和“不靠谱”。
原因在哪?或者说,在一个个打榜背后,持续向阳发展的AI技术曲线和企业新管理模型之间的关系式到底应该是怎样换算的?
“AI技术只是企业管理进化的构成因素之一,这其中还有一系列工程能力,比如安全能力、权限管理能力、场景理解能力等等。”刘仲文告诉我们。
诚然如此。或者说,这也是目前企业在尝试AI落地管理场景遇到的核心难点,即不论是企业自行搭建,还是调用市面上如Manus等通用Agent智能体,其本质都不具备真正的行业和企业know-how。
这些know-how具体到企业管理场景也恰是过去十几年中国SaaS企业不断打磨的底层核心价值,比如针对不同环节的流程、组织管理,比如对于内容安全、数据安全可信的把控,比如针对不同企业和产业场景的个性化服务等等。
实际上,从AI的真实视角来看,挑战还远不止这些。就智能体在某个专业场景的落地而言,企业往往遵从“模型—数据—智能体‘的构建链条,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数据体系的构建,对大部分企业而言,模型的训练和微调已经不再是难题,但如何构建真正适配对应场景的数据体系和流程体系,这并不是企业具备的能力。
以及对大部分企业而言,难题还在Agent和固有软件流程的嵌入上。即对大部分企业而言,Agent智能体的使用需要和固有的SaaS软件流程进行适合的嵌入编排,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Agent智能体在企业管理场景的链条中成为真实流转的节点。
可以说,不论是对智能体本身的开发细节,还是其和企业内部的集成配合等等,对大部分企业而言,这些都在成为真实的AI落地卡点。只有打通这些卡点,企业才能真正构建自身的AI生产力体系。
也恰如前文所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过去的一两年时间里,能看到一些模糊的答案被给出,比如专门面向细节场景的技术智能体,比如基于“低代码+AI”的模式帮助企业完成智能体在企业内部的嵌入,再比如帮助企业构建专业的生产环节的知识库等等,但这些答案对企业而言并不是最优解,或者说,其很难在企业内部成为开箱即用、端到端的能力加持。
AI进入到企业管理场景的正确姿势应该是怎样的?或者说,在AI时代,新的企业管理应该是一个怎样的模型?企业的真正AI切入点在哪?
二、金蝶,提供一个答案
“我们每个智能体都是由很多技术智能体构建的,比如财报智能体背后就有16个智能体,其它智能体也都有很多智能体构成。”李帆告诉我们。
这正是金蝶交出的新答案。
在刚刚举办的2025年金蝶云苍穹AI峰会现场,5款智能体被金蝶正式放到台前,他们分别是金钥财报(财报分析智能体)、ChatBI(企业问数智能体)、招聘智能体、差旅智能体以及企业知识智能体。
具体来看,金钥财报作为新式的财报分析智能体,其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帮助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快速获得财报信息,同时可以基于智能体输出和不同企业的财报经营数据对比,以方便企业管理者了解自身经营水位。
ChatBI(企业问数智能体)则对应的恰是国内最高频的数据BI场景。企业可以通过对话聊天的形式,自主挖掘数据价值,从提问到洞察,秒级获取可视化结果。相较于之前的繁杂代码配置,金蝶提供的ChatBI智能体足够准确,也更足够高效。
招聘智能体、差旅智能体和企业知识智能体面向的则也是企业内部的核心管理场景,即招聘、差旅和知识库构建,基于这三个智能体,企业可以直接完成对应的环节流程,比如基于招聘智能体,企业可以完成人才的初步筛选,极大提高招聘效率。
以及差旅智能体,其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差旅规则和员工对应的需求进行方案制定,帮助企业内部完成一站式从差旅方案制定到最终报销的全部流程,都可以基于智能体完成整个链路闭环。
同样也更核心的是企业知识智能体,其面向的恰是如今大模型浪潮里人们公认AI落地确定性最强的知识库场景。即基于企业知识智能体,企业可以基于智能体内嵌的特殊设定和格式进行内部资料的重新归纳整理,进而为自身构建一个准确清晰智能的知识土壤底盘。
“金蝶和市面上其它服务商不太一样的点是,我们具备很多年在对应环节上的数据积累和场景理解,这些积累在底层是对一个个元数据格式的理解和分类,基于这些新的元数据模式,我们提供的是企业真正可以直接上手使用的智能体。”李帆表示。
如果说5款智能体的发布对应的是金蝶对于企业最广泛AI使用场景的回答,那么苍穹Agent平台的2.0升级则可以理解为是金蝶对企业真正使用AI的底层能力和系统能力加持。
能看到的是,和苍穹Agent平台1.0相比,这个被新放到舞台中心的2.0版本在各个AI工程能力上都有足够亮眼的升级。
比如更丰富的模板和工具,对企业而言,其可以通过海量丰富的任务流模板、提示词模板和预置工具,快速完成企业智能体开发;比如更深度的SaaS连接,这也恰对应着前文所说的如今大部分企业面临的痛点,即智能体更多处于“孤岛”状态,无法集成到企业现有流程中,基于苍穹Agent平台2.0,企业可以丝滑完成智能体和自身SaaS软件之间的接入和打通。
以及更安全的企业级平台和更开放的技术标准。前者对应的也恰是在企业内部一切智能体和软件价值表达都必需具备安全合规,如权限、隐私保护和内容安全等等,这些是智能体能真实落地企业场景的最基本管控;后者则对应的是企业在苍穹Agent平台2.0上,可以基于MCP/A2A开放协议,像用“USB-C”一样,实现从模型层连接外部资源的能力。
“我们现在更多强调的是从产品导向转向结果导向,即从能不能给企业带来结果的角度来判断我们的产品。”李帆表示。
能够清晰可见的是,不论是5款更新的智能体,还是苍穹Agent平台2.0的升级,在这些被放到舞台上的产品背后,对应的是一个个真实可行的AI生产力工具,在这些核心场景的智能体和平台的加持下,企业可以构建出一个更新的企业管理AI体系,通过“人+软件+智能体”的形式提高企业固有的管理效率。
这个新成型的丝滑链条背后,对应的也恰是金蝶过去两年的持续思考和更新表达——这其中有对AI“结果交付”标准的重新理解,有对智能体编排流程新能力的全力攻坚,也更有对过去自身沉淀三十多年的数据、权限理解、企业管理流程理解的新式表达,这些汇聚到一起也恰构成了今天金蝶交出的这份企业管理AI新答卷。
三、2025年,
中国企业正式迈入AI时代
“对我们金蝶而言,挑战也有很多。比如从产品交付到结果交付,内部的很多产品逻辑、交付流程以及开发逻辑这些都要变。”李帆表示,“以及到底什么是大家共同认可的结果,这些判定标准的成型也还在路上。”
但这种难且坚定的变化背后,对应的是金蝶对企业管理模型的新思考。“我们认为,AI时代,企业的数智化平台会演变为一个企业管理AI,从ERP到EBC,再成为今天的EMAI(企业管理AI)。”金蝶中国执行副总裁、经营中心总裁赵燕锡在大会上说道。
对EMAI概念的一个解读是,其对应的恰是用AI对企业内部一众管理场景进行数智化重构,从固有的“人+软件”模式逐步过渡到“人+智能体”的模式,真正让AI成为企业管理场景的驱动者和执行者,帮助企业基于智能化的属性构建新式生产链条。
这也是金蝶这次产品发布背后的新底层哲学。
即不论是5款新智能体,还是苍穹2.0的升级,在产品之外,金蝶本质想做到的恰是帮助企业真实找到切入AI的场景点,如财报分析、差旅招聘、基于MCP的智能体调用,以及新式智能体和原本流程的嵌入集成,对应的都是帮助企业在固有运转的企业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向AI更迈进一步——从可组装式软件时代迈入企业管理AI时代,让AI不再单纯作为技术供应者,更成为某些流程的执行者和推动者。
“我们今年上半年和很多企业做交流,每一位董事长、企业高管都非常关心AI,都在寻找能突破的场景。”赵燕锡表示,“但从现在来看,在不同领域、不同系统的AI落地方式是不同的。”
这也恰对应着Gartner发布的AI业务速度分层模型,即在这个模型对应的分析里,记录系统、差异化系统和创新系统将会依次被AI重构,而对企业而言,这也恰是最佳的切入方式,即从底层的通用系统进行AI尝试,之后向自身的企业系统和产业特殊环节落地,最后到AI原生场景,最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EMAI体系。
这个过程是漫长且艰辛的。比如其中对特定产业环节的AI智能体加持,比如对企业而言需要的低门槛AI组件搭建平台,再比如智能体和智能体之间、智能体和传统软件之间的不同编排流程,以及基于平台底座对外部智能体的调用和集中纳管,这些问题在新的AI进化潮里企业都必须找到答案。

“我们现在有一个AI落地的方法论,简称‘AIGO’,这四个字母分别对应的是包括A (分析与架构);I(实施与执行);G(治理与管理);O(运营与优化),包括评估企业数智化现状、数智化需求、数智化愿景与战略、企业管理AI架构设计、数智化落地与实施管理等,为企业提供AI转型方法路径。”赵燕锡表示。
这也是金蝶必须解决的问题。即从一个软件服务厂商到AI服务厂商,其中需要的不仅是对过去能力的高度抽离和新式表达,也更是对新技术工程体系、衡量标准和新实施模型的探索。实际上,从这次的发布来看,这些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也恰构成着金蝶的绝对主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主线如今已经被反馈到外部企业市场。根据Gartner发布的2024年报告显示,金蝶位居生成式AI模型中国市场占有率前十,在前十名中,金蝶是其中唯一一家企业管理软件厂商。
实际上,更清晰地感知是,变化的不仅金蝶对外的服务模型,发生变化的也更是这家中国头部软件企业自身。据了解,在金蝶内部,每月都会评出AI创新奖,组织所有员工参加AI演讲大赛,同时“AI优先”被作为最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
“从今年开始,我们不再“砸”,我们要每年浇筑一棵树,浇筑企业管理AI之树。我们相信,这个行业也会因为AI而蝶变。”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说道。
2025 年,中国企业管理加速迈进 AI 时代。
原文标题 : 中国企业管理,迈入AI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