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爆火,但优必选不想“取经”王兴兴?

互联网江湖
关注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一场春晚,带火了扭着赛博秧歌的宇树H1人形机器人,也带火了王兴兴和整个人形机器人投资市场。

但说来也有意思,春晚上机器人歌舞表演并不算是什么稀奇节目。

比如现在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就曾四上春晚。2019年春晚深圳分会场,优必选的6台人形机器人Walker便与明星演员同台表演了歌舞《青春畅想》;2021春晚,优必选“拓荒牛”四足机器人同样给无数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可遗憾的是,优必选的机器人上了四次春晚,却没有一次像今年宇树科技这般轰动全国。

这无疑让今年首次缺席春晚的优必选,有点难受。

原因是为啥呢?可能跟生不逢时有关,也可能跟优必选的战略转型有关。

在此前的业绩说明会上,周剑曾表示:“这个行业现在的确有点奇怪,出现了大量的跳舞、翻跟头的机器人,可能比较吸引眼球,可能对融资也比较有利,但老实讲这个技术路线不是人形机器人要实现的路线,人类也不可能空翻过去把水拿过来递给别人。”

“我们圈里面有一句话,在硬件层面你要是把自由度降低了,身高也降低了,sensor(传感器)也去掉了,最后只是为了一个盲打或者盲跳,就有点‘耍流氓’……我认为这是不能取代这个行业的。”

虽然在不少投资者看来,周剑的此番言论不免有点暗指宇树科技,也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艳羡之意。

但事实上,如果结合起2024年财报来看,这也未尝不是周剑和优必选在被现实和商业化“教育”过后,对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最真实的警醒之言呢?

剖开“人形机器人第一股”,顶梁柱原来是小家电?

天眼查APP显示,过去一年,优必选实现营收13.05亿元,同比增长23.7%;毛利润则从2023年的3.33亿元增长至3.74亿元,同比增长12.4%,但对应的毛利率却从31.5%降至28.7%。

图片

归母净利润为-11.24亿元,较2023年的-12.34亿元,同比亏损有所收窄。

整体而言,优必选至今尚未扭转持续亏损的经营现状。

不过对此,优必选投资者关系负责人陈建泉表示:“盈亏平衡不是我们现阶段追求的最重要目标,更大的方向性(目标)是要让人形机器人从‘天上飘着’的状态变为真正落地。”

那么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落地方面的表现,怎么样呢?

在3月31日的业绩交流会上,优必选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张钜表示,公司去年人形机器人收入约3500万元。随后,陈建泉则表示,2024年交付的人形机器人是10台。

这一数据,可以说跟“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金字招牌多少有点“名不副实”。

毕竟今年2月份,宇树科技的Unitree H1和G1人形机器人,就一度在京东上开启了线上预售,这几乎就意味着量产在即,也意味着后来者居上……

不过好在,最近有消息称,2025年,东风柳汽将部署20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并计划在上半年完成。另外,居然智家也拟于2025年底前采购部署500台优必选仿真人形机器人,并对优必选的仿真人形机器人进行推广,在战略合作目标期内计划销售10000台。

虽然上述意向最后有多少能够实际落地,现在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即便如此,就商业化方面,这对于现在的优必选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信心提振。

那么从财报来看,现在又是什么撑起了优必选的业绩表现呢?

按产品和服务收入划分,2024年,优必选营收占比最大的是“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88.1%。其次是“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和“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分别实现收入约3.63亿元和3.22亿元,但对应的同比增速却为4.6%和-17.5%。

至于同比增速最高的,是“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达到了126.1%,但对应的营收规模却只有1.41亿元。

很明显,无论从收入规模还是增速来看,现在“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的顶梁柱就是“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更具体点说是,包括智能猫砂盆、宠物理毛吸尘器、无边界智能割草机、泳池机器人、智能强吸扫地机在内的一系列“小家电”产品。

当然,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尚未明朗之际,优必选把小家电当成是供血业务好像也没什么。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一年,优必选的销售费用增长至了5.239亿元,原因便是广告及推广开支的增加(主要用于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

而同期,研发费用却下滑至了4.781亿元,管理费用也微降至了3.7亿元。

这么个投入费用占比结构,在以强科技著称的机器人赛道,乍一看,很难不让外界生出一种“不务主业”的既视感。

毕竟把时间线拉长,2020年——2022年,优必选的研发费用在“三费”中的占比都是最高的。但是到了2023年,优必选的销售费用却猛涨至了5.061亿元,首次超过了研发费用的4.905亿元。

也就是说,随着2023年成功上市到现在,优必选在三费投入分配上似乎都有点转向了

这是不是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优必选四上春晚不火,2024年人形机器人仅交付10台的原因呢?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我们解释道,关键还在于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缓慢,所以就算是优必选想向资本市场讲故事,但投资者们也需要看到一定的业绩支撑,更不用说此前优必选的估值还那么高,这些都是现在优必选不得不分心的原因。

事实也确实如此,哪怕现在优必选不在乎盈亏平衡,但资金状况又能不能撑到人形机器人科技突破和成本拐点的到来呢?

截止到2024年末,优必选的货币资金为12.24亿元,对应的短期借款为7.934亿元,长期借款7.086亿元。

此外,随着优必选营收的增加,其应收账款总额以及坏账准备也有所增加。

同期,其应收账款总额约为13.12亿元,同比增长22.73%,对应的坏账准备为3.98亿元,同比增幅达69.3%。其中,一年账龄以上的应收款约为5.96亿元,占比达45.43%。

很明显,现在优必选的资金储备状况并不容乐观,一旦人形机器人长时间挑不起大梁,而消费级业务的坏账风险又持续加剧的话,那么优必选也将面临不小的经营考验……

人形机器人,“火”在冰天雪地前?

其实现在人形机器人或者说具身智能赛道,有点冰火两重天的意思。

一边是IT桔子数据显示,仅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就完成了近20亿元融资,涉及20笔交易,远超去年同期的12亿元。整个投资市场的情绪非常热烈。

但另一边,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却公开表示,“我们天使基金在过去几年投过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最近几个月都在退出……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机器人去干这些活?”

然后在4月初,估值超200亿的明星创企——达闼机器人突然被爆出停摆,随即公司董事长承认了“短期内遭遇资金流动性挑战”……

从表面看,现在市场争论的好像是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问题,但仔细一琢磨却又不难发现,这本质上说的,还是人形机器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成本的问题

因为在当前阶段,不少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已经在B端找到了一些商业应用场景,包括工业零部件运输、设备状态巡检等。比如去年,乐聚将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给北汽越野车,可以在柔性制造、狭窄多变空间等工业场景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在这方面,优必选副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焦继超也透露,经过与几家车厂的沟通后,当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在50万元以下的时候,大部分企业其实是有很大的动力去购买一批产品,“头部的车企觉得人形机器人的效率现在暂时可能还上不了流水线,但是搬运分拣的工作对效率没有非常严苛的要求,基本要求能达到人的40%-50%,但未来的流水线要求会比较高”。  

所以很明显,人形机器人的商业想象力一定是有的,但前提是要足够的有用,要么能提高效率,降本增效;要么能够真正解决用户们的其他实际痛点问题。

可遗憾的是,据焦继超预计,在保证成功率的情况下,希望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今年能在各种搬运场景达到人类的40%-70%,最难的动作争取达到35%-40%水平。

也就是说,如果不理想的话,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想要在短时间内走出来,满足企业们的最低搬运需求,似乎还充满着不确定性?

再来看成本和量产的问题,如果按前述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销售数据来算,其每台人形机器人的平均售价要接近600万元,且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们的各种需求。这即便是对不差钱B端企业来说,也多少有点难以接受。

不过好在,随着优必选们的不断发力,以及vivo、华为和比亚迪们的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包括高扭矩关节电机、谐波减速器在内的诸多关键部件,也逐渐有了国产化替代的可能。

或许正因如此,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售价才能仅为9.9万元, H1人形机器人售价为65万元。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售价也只有29.9万元,显著低于目前市面上同类产品50万+的定价。

然而尴尬的来了,哪怕现在人形机器人的实战能力、商业化场景和量产规模还没有起来,但随着机器人赛道的拥挤,整个行业却已经隐隐出现了价格战的趋势。

比如优必选的创始人周剑,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年如果能够有几百台一千台交付落地,能够如我们所想的比较顺利的话,明年可能就会有更大规模的量产,交付部署的具体数字我也不敢说,但我心里的目标是5000到10000台。”

整体表态,非常地保守谨慎。

但是在此背景下,去年年底,众擎机器人发布的新一代全开放通用 PM01人形机器人,却喊出了“再次交个朋友,8.8万一口价”的惊人口号;而当前定价在60万的乐聚“夸父”机器人也表示,未来三年内价格降至十万级别,大有一副降价换规模的气势……

可如此一来,优必选们未来想要实现人形机器人业务的收支平衡,是不是就更遥不可期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原文标题 : 宇树科技爆火,但优必选不想“取经”王兴兴?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