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王兴,买下半个机器人赛道

大V商业
关注

图片

文丨方文

出品丨大V商业

无论是王兴兴,还是王兴,都已经成为机器人赛道里的重磅选手。很多人没想到,“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背后,外部第一大股东是美团。

2024年美团及旗下龙珠资本两次对宇树科技进行了投资。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美团旗下的汉海信息技术持有宇树科技8%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仅次于王兴兴的27%。

一个专注吃喝玩乐最多的公司,已经在过去3年时间里悄悄成长为机器人领域里的头部玩家。

据统计,美团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投资的机器人及相关企业已经达到了30家,并且其中不乏多个细分领域里的头部企业。

可以说,美团投资买下了半个机器人赛道。

图片

美团投资对机器人公司的投资大多是大手笔。美团投资的这些机器人公司并非少量占股,美团在多家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均居前。

作为新兴的机器人公司,银河通用机器人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份,2016年就完成了7亿元的天使轮融资,而美团战投参与其中并获得不少的份额,持股比例达到了15%。

翻开美团和旗下龙珠资本的投资案例,这种大手笔的投资比比皆是。过去8年时间里,美团投资一共出手差不多100次,到了2021年后美团投资频次更高,也更加偏爱机器人。

美团投资的知名的机器人公司除了宇树科技,还有自主清洁服务的高仙机器人、楼宇酒店餐饮配送的普渡机器人、物流配送的九识智能等。

1、从消费到机器人,美团发生了什么?

美团最早是不太投机器人的。

美团投资最早开始于2017年,当年成立了龙珠资本,由曾担任联想控股执行董事,天图资本合伙人朱拥华担任创始合伙人。

龙珠资本的定位是关注消费领域,从成立至今,龙珠资本投出了许多网红品牌,被业界称为网红收割机,近期古茗、蜜雪冰城在香港上市(或即将上市),背后多有美团龙珠的身影。

此外,还有幸福西饼、喜茶等知名消费品牌。

美团的另一条投资线是由美团CFO陈少晖领衔的美团战投,陈少晖曾就职于高盛投资银行部、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资部和经纬创投中国。在加入王兴的三快科技之前,陈少晖曾任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执行董事、腾讯投资并购部助理总经理。

早期的美团投资,无论是龙珠资本还是美团战投,都是为加厚美团业务护城河,投资了一大批的吃喝玩乐上下游企业,比如易久批、别样红。

自2021年起,美团的战略投资开始展现出明显的风格倾向,重点投向机器人、大模型、动力电池和芯片等领域,尤其是在机器人行业的布局尤为突出。

例如,2020年7月,美团首次投资了普渡科技,并在随后的四轮融资中持续跟进。

粗略估算,目前美团已投资超过30家机器人及相关上下游、大模型等公司,其中包括多个细分领域的机器人头部企业。

美团2021年开始大笔投入机器人,主要和3个因素有关。

第一个是当时的无人化概念,2020年到2022年期间,年整个市场催化出大量的数字化、无人化需求,短期内对市场带来了刺激。

第二个是美团战略的调整。

2021年9月的战略会议上,王兴首次对外提及公司战略为“零售+科技”,将零售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不再是以“吃”为核心的“Food+Platform”。

美团的投资也从“Food+Platform”转向“零售+科技”。

美团战略调整背后也暗合着美团业务在市场占比开始趋向稳定,比如外卖的占比长期占70%左右份额,这都给美团带来探索新业务的动力。

第三是手中现金也更加充裕。

从美团财报中可以看到,2020年之后现金及等价物的储备开始增长,美团也有更多精力和资金用于外部投资。

图片

2、投资帝国形成

风险投资有战略投资也有财务投资,后者以获得资金回报为目的。

我们举个例子。

王兴此前有一笔针对理想汽车的个人投资。2019年8月,王兴个人出资约3亿美元,领投理想汽车的C轮融资。2020年6月,美团战略投资部以5亿美元参与理想汽车的D轮融资。

随着理想汽车的上市,王兴获得10倍以上回报。

但是在2024年3月26日至28日,王兴连续三天减持理想汽车股票,合计套现约5亿港元。

这是王兴的财务投资。

但是对于禾赛科技等,美团就没有减持过,这就是战略投资,是美团的护城河的一部分。

美团投资进入的一般较晚期,且持有了比例不低的股份。

中国的风险投资有一个神话。每当一家风险投资机构发掘出一家有潜力的企业,就会发现红杉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

美团投资的企业中,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有红杉的影子。

相反,美团战投和龙珠资本很少有非常早期进入的。

美团的投资,更像是当年的腾讯,为美团的业务提供护卫舰的作用。这样去理解美团和龙珠的投资线,就能明白美团的投资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转折。

美团的投资,始终围绕的是本地生活领域。

早期,美团投资的是实实在在的护城河。2017年前后到2020年期间,美团的投资主要是本地生活相关产业链。

这段时期,美团处于和饿了么在本地团购、外卖等业务的争夺中,美团需要更多地把控餐饮门店的APP流量入口、收银管理,以及酒店的SaaS等领域,获得更多的商家支持和消费者使用。

这段时间美团的投资更加直接,投资的企业都能够在美团本地生活“战场”上直接提供“弹药”。

2020年之后,无人化趋势更加明显,加上美团的外卖和团购业务优势稳定,美团的整体战略也开始转向零售+科技。

尤其是在科技领域里,2021年在美团无人机深圳送出第一单,并开启常态化试运营。2019年,美团无人驾驶部正式落地。2021年4月,美团新一代自研无人配送车在北京顺义正式落地运营。

美团的整个链条里,开始讨论机器换人或者机器辅助人的可能性。

这段时期内,美团自身作为行业里的赢家,投资布局的都是潜在风险和未来竞争力,也就是科技竞赛。

比如九识智能、毫末智行、普渡科技,这些都可能在未来对美团的业务产生直接影响。

凭借本地生活和本地生活相关的技术,美团实际上形成了庞大的投资帝国。

如果说腾讯投资曾经的逻辑是依托微信支付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流量生态体系,腾讯投资曾经把音乐、图文、游戏的线上应用,以及线下的美团、滴滴等应用都拉入了自己护城河里。

而美团则通过围绕“吃喝玩乐”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服务圈层。

美团则形成两条主线,一条是以吃喝玩乐为产业链条,将消费品牌、B2B采购、收银服务的业务串起来,另一条是将未来的技术应用,将生活服务相关的机器人产业提起布局,包括清洁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

同时,美团还将相关技术一起布局,比如3D相机、动力电池等。

3、为机器换人做准备?

过去几年,美团被认为是只会做吃喝玩乐生意的互联网平台,甚至在2021年被认为是只会抢老百姓菜篮子的商业化巨头。

一家专注吃喝玩乐的互联网平台,为何如此钟情于机器人公司,这可能不是情怀和爱好,更多是未来商业的考量。

今年以来,机器人概念成为了资本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概念,同时各行各业也开始重新审视机器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今年初的CES上,国内两大扫地机头部企业追觅和石头科技就同时推出了带有机械手臂的扫地机,这也成为了扫地机企业进入到家庭服务领域的一个开始。

无独有偶。

众多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也开始向机器人靠拢。

近期,海尔公布收购新时达,继美的之后海尔也拥有了一家机器人公司。另外,老牌服装企业红豆集团也宣布成立无锡福芯机器人有限公司,加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更不用说海外市场,马斯克和黄仁勋都已经公布了机器人的计划。

可以说,机器人正在产业大爆发。

未来的机器人产业,就是制造业,就是服务业。

美团如此大规模地投资机器人,也可能是出于对人力成本过高押注未来科技以降低负担的考量。

美团所投资的机器人,对未来的人力成本优化和配送效率革命有着高度的相关。

正如上面提到的普渡科技、九识智能等企业,正是应用在餐厅、楼宇、酒店配送,以及城市配送等相关领域。

比如九识智能已经有相关的快递企业应用于末端的配送领域。

美团的自研技术也大多在相关领域里。比如,2018年开始美团就在北京朝阳大悦城探索无人车在商城内部使用机器人帮美团外卖骑手们到店取餐。

最近的骑手社保问题也将美团等企业推上风口浪尖,对于企业来说症结就在于配送费用本身就是外卖业务最重要的成本之一,如果骑手本身再增加成本,可能对即时配送的商业模型形成冲击。

相反,机器换人的方式如果未来能分担一部分,那对于美团来说将会把外卖做成印钞机模式。

       原文标题 : 美团王兴,买下半个机器人赛道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