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手吧苹果,外面都是DeepSeek

源Sight
关注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柯基

2025年初的手机市场,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苹果率先亮剑,不是更强大的芯片,也不是更革命的设计,而是一部起售价仅为599美元的iPhone 16e。这款被外界戏称为“廉价版”的iPhone,核心卖点却毫不含糊——AI。苹果声称,16e搭载了足以运行大模型的AI功能,目标直指最广阔的大众消费市场。

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手机厂商阵营,却呈现出一种吊诡的“默契”。当苹果拥抱阿里AI之时,华为、OPPO、vivo等一众主流品牌,不约而同地选择了DeepSeek。除小米之外,几乎所有头部玩家,都将宝压在了这家成立仅数年的AI新贵身上。

DeepSeek,这家名字略显陌生的中国AI公司,瞬间被推到了聚光灯下。它像一根突然出现的救命稻草,被国产手机厂商紧紧抓住。

豪赌时刻,胜算几何?苹果“弃卒保车”般的力推廉价版AI手机,DeepSeek的“临危受命”,这场手机江湖的变局,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也更为凶险。

01

苹果式降维

降维打击,是苹果惯用的手法。但这一次,苹果的“降维”,却多了几分无奈,也多了几分耐人寻味。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市场一片萧瑟。数据冰冷,却也真实。整体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市场需求肉眼可见的疲软。IDC、Counterpoint、Canalys,几大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口径或许略有差异,但指向却是惊人的一致:寒冬已至。

高端市场,苹果固守着最后的阵地,但增长的天花板,也依稀可见。曾经的高歌猛进,已成明日黄花。中低端市场,价格战的硝烟味愈发浓烈。OV小米们,绞尽脑汁,只为在存量市场中,多分一杯羹。

苹果变阵,是必然的选择。iPhone 16e的发布,是苹果市场策略的一次重大转向。这款被冠以“廉价版”之名的AI手机,起售价仅为599美元,搭载阿里提供的AI解决方案,主打智能化体验。苹果的意图很明显,收割更广阔的市场,尤其是对价格敏感的大众消费群体。

图片

截图来源于苹果商城

“廉价版”,这个词汇,与苹果以往的品牌调性,格格不入。但市场环境变了,苹果也必须做出改变。智能手机的竞争焦点,正在悄然转移。硬件参数的比拼,已经接近瓶颈。智能化应用,成为新的战场。

AI,是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苹果深谙此道。想要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加快AI技术的落地,并将其融入到产品之中。然而,在AI领域,苹果的步伐,似乎有些迟缓。

与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相比,苹果在AI基础研究和模型开发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Siri的智能化程度,也一直被外界诟病。封闭的生态系统,曾经是苹果的护城河,但在AI时代,却可能成为一种束缚。

中国市场,更是苹果不得不正视的变量。独特的政策环境,本土化的用户需求,都让苹果在中国市场的AI布局,面临诸多挑战。想要在中国市场推广AI应用,就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并充分考虑本土用户的习惯和偏好。

与阿里巴巴合作,不失为苹果进入中国AI市场的一个好选择。阿里达摩院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语音交互,阿里都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应用经验。

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对中国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本土化的AI助手、语音搜索、智能推荐,阿里可以为iPhone 16e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性。

借力阿里,补齐AI短板,抢占中国市场,这才是苹果的真正意图。iPhone 16e,不过是苹果“弃卒保车”的一枚棋子。

只是,苹果与阿里的合作,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技术自主性是否会受到影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否会面临风险?“下沉市场”的行为,是否会对苹果的品牌形象造成冲击?这些疑问,都悬而未决。

02

全村押注

苹果的“降维”,让国产手机厂商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也正是这种压力,催生了国产手机厂商的“豪赌”。

与苹果不同,大多数国产手机厂商,并没有强大的技术积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难以自主研发AI大模型。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但国产手机厂商,并不甘心就此认输。

DeepSeek的出现,无疑为国产手机厂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这家专注于AI大模型研发的中国企业,技术实力,备受业界认可。尤其是其R1大模型的发布,更是在国内科技圈,引发了强烈反响。

DeepSeek的技术,被国产手机厂商视为救命稻草。智能助手、图像识别、语音交互、自然语言处理,DeepSeek的大模型技术,可以为手机厂商提供强大的AI能力。通过将DeepSeek的大模型技术应用到手机中,可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改善用户体验,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DeepSeek可以为手机厂商提供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差异化,是国产手机厂商在红海市场中突围的关键。DeepSeek的定制化服务,正好满足了国产手机厂商的需求。

拍照,是国产手机厂商发力的重点方向之一。DeepSeek的大模型技术,也可以开发出更智能的拍照功能,提升图像质量和拍摄效果。此外,DeepSeek的大模型技术,也有望帮助手机厂商开发出更强大的语音助手,实现更自然、更便捷的人机交互。

通过与DeepSeek合作,国产手机厂商可以在短时间内补齐AI短板,推出具备竞争力的AI手机,从而与苹果等国际巨头展开竞争。这看似是一条捷径,但也是一场豪赌。

将DeepSeek视为“全村的希望”,是否过于乐观?答案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DeepSeek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但R1大模型,毕竟还处于发展阶段。性能、稳定性、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DeepSeek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技术授权和定制化开发,能否支撑起DeepSeek的长期发展?这是一个未知数。

更重要的是,国产手机厂商对DeepSeek的依赖,可能会扼杀其自主创新的动力。如果所有手机厂商都采用DeepSeek的AI解决方案,最终可能会导致产品同质化,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AI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DeepSeek能否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一旦DeepSeek的技术优势不再,国产手机厂商又将何去何从?这是一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豪赌。

03

不止DeepSeek

DeepSeek很重要,但绝非全部。国产手机厂商的突围之路,绝不能仅仅押注在DeepSeek身上。

图片

截图来源于Deep Seek

在“卡脖子”阴影笼罩下的中国科技产业,DeepSeek的“成本革命”和技术突破,无疑为国产手机厂商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提供了一种更经济、更高效的AI解决方案,降低了AI技术应用的门槛,加速了国产手机智能化升级的进程。

但DeepSeek并非万能灵药。安全风险、审查担忧、技术成熟度,以及过度依赖单一AI方案的潜在风险,都是国产手机厂商需要正视和解决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AI仅仅是智能手机竞争的一个维度,而非全部。硬件创新、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用户服务、供应链管理,依然是决定手机厂商生死存亡的关键要素。将DeepSeek视为“救命稻草”,而忽略自身在其他方面的短板,无异于缘木求鱼。

在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看来,目前的手机厂商与DeepSeek的合作“更多是追赶热度”。目前的接入基本只是给后者增加了一个入口,本质上使用情况跟下载一个DeepSeek的APP并无太大区别,“目前DeepSeek尚未跟手机厂商形成深度合作,进行后台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打通,使得DeepSeek的推理能力真正融入到手机的AI中。”

与其将DeepSeek神化为“全村的希望”,不如将其视为国产手机AI突围的“加速器”和“催化剂”。它能够帮助国产手机厂商更快地驶入AI赛道,缩短与国际巨头的差距,但最终能否在AI时代胜出,赢得未来,仍然取决于国产手机厂商自身的实力和努力。

对于众多国产手机厂商来说,DeepSeek,或许能解一时之渴,但绝非长久之计。

在安卓系统高度同质化的当下,单纯依靠AI功能的“差异化”,很难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在各家都能做出类似的AI功能,用户体验难有差异化可言。

更何况,DeepSeek的技术是开放的,并非独家秘笈。其他AI公司,甚至海外巨头,同样可以提供类似的大模型技术。

真正的突围之路,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技术突破,而是系统性的生态构建。

苹果的强大,不仅仅在于iOS系统,更在于围绕iOS生态构建的App Store、Apple Music、iCloud等等服务体系。用户一旦习惯了苹果生态,迁移成本极高,忠诚度自然也就更高。

国产手机厂商想要摆脱“安卓同质化”的泥潭,就必须跳出硬件参数和单一AI功能的竞争,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

AI的未来,充满变数。DeepSeek的崛起,仅仅是AI竞赛的序幕。对于国产手机厂商而言,能够扭转局面的市场变量,从来都不是外部的“救世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原文标题 : 收手吧苹果,外面都是DeepSeek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