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言商业观察
阿里AI正在走向更大的世界。
翼言团队丨
全文2110字,阅读时长约4分钟丨
2月11日,苹果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中国iPhone用户专属AI功能的消息引爆资本市场,两家公司股价应声上涨。
这一看似寻常的商业合作,背后暗含多重战略意图:既是苹果应对中国市场份额下滑的“急救药”,也是阿里巴巴技术出海的关键一跃,更折射出中美科技竞合的新范式。
一、苹果的“中国AI伙伴”筛选史
自2023年起,苹果开启了一场针对中国AI企业的“海选”。这场测试覆盖了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DeepSeek等头部玩家,试图寻找能够支撑其全球战略“Apple Intelligence”在华落地的本土化技术方案。
“海选”背后,苹果的核心目标,是试图借此扭转其在中国市场的颓势。
丨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
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华为销量同比上涨15.5%,小米同比增长3.9%,而苹果下滑18.2%。Canalys的数据也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iPhone是前五大智能手机品牌中唯一负增长的品牌。这种下滑态势也延续到了2025年。
苹果的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在中国市场的缺失被认为是销量和营收下滑的重要因素。苹果CEO库克在上个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中国市场销量的下滑部分归因于“Apple Intelligence”未能在中国推出。
因此,寻找中国AI伙伴这事儿,苹果相当慎重。
百度曾被视为最可能的合作伙伴,一度传出已达成初步合作,其文心大模型的技术积累与政府关系网络具备天然优势。
然而,苹果对模型性能的严苛标准如意图理解能力、用户行为数据整合度等,百度未能满足苹果对生成式AI响应速度、个性化服务深度的要求,最终导致合作搁浅。
最近爆火全球的初创公司DeepSeek也在苹果的测试范围,其模型在技术评测中表现亮眼,但其团队规模和服务经验难以支撑苹果的需求,尤其缺乏应对大规模用户并发和数据安全合规的经验。
苹果必须在技术适配与政策合规之间找到平衡点,那么:
为什么是阿里?
二、阿里的三张王牌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AI合作并非偶然选择阿里,而是基于技术能力、数据资源与生态互补的深度考量。
技术实力
阿里巴巴近年来在AI领域持续发力,在“AI驱动”战略下作了深广布局,技术实力也通过2024年夏季奥运会和202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其最新发布的千亿参数大模型Qwen 2.5-Max,宣称在性能上超越GPT-4o等国际顶尖模型。
显然,相较于此前苹果测试的其他合作伙伴,阿里的技术成熟度和服务经验要更胜一筹。
此外,阿里云作为中国最大公有云服务商,其算力资源可直接支撑AI模型的训练与推理,降低苹果的本地化部署成本。
数据资产
阿里旗下淘宝、天猫、支付宝等平台积累的用户购物、支付、地理位置数据,构成了理解中国消费者行为的“金矿”。这些数据能帮助苹果AI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比如如基于消费习惯的场景化服务等。
这种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是苹果自研AI难以复制的壁垒,也是以搜索数据为主的百度和以社交数据为主的腾讯难以比拟的。
生态协同
苹果的硬件生态与阿里的本地化服务(如支付宝、高德地图、菜鸟物流等)存在天然互补性。通过合作,苹果可快速接入中国市场的数字化服务网络,而阿里则借助iPhone用户群扩展技术应用场景,形成“硬件+AI+服务”的闭环。
阿里与苹果的合作也表明,数据资源与场景化能力已经成为AI竞争的新核心要素。
对苹果而言,阿里的这三张牌显然也是一把好牌,其股价应声上涨只是前奏。
摩根士丹利分析,与阿里的合作将是“苹果在中国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催化剂”,并可能解决苹果在中国的iPhone销售低迷问题。摩根大通则进一步指出,这一合作支持了市场对苹果公司今年秋季预计推出iPhone 17的“看涨预期”,苹果有望在硬件升级周期中重获消费者青睐。
三、阿里的技术出海与全球化野望
对阿里而言,此次合作以合作伙伴身份参与全球顶级硬件生态的核心功能开发,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更重要的是,阿里可借此进一步拓展其To C场景的应用和服务市场,这些将成为其全球化战略的一大跃迁。
阿里云长期聚焦企业服务,此次合作之后,阿里可通过苹果设备触达数亿iPhone用户。这不仅为阿里AI技术提供了规模化落地的场景,推动其从“云服务商”向“终端AI服务商”转型,还会加速其AI技术向消费端渗透,增加了与字节跳动等对手争夺C端入口的砝码。
在国内互联网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此次与苹果合作也为阿里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点,提升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科技属性估值。
视野拉大一点,此次合作已经超越了企业层面的商业逻辑。
传统中由美国主导的AI技术链(如芯片、算法)正被中国企业的应用创新部分取代,跨国巨头们开始选择更务实的路径融入本地生态。也是在今天,除了苹果牵手阿里,三星选择了智谱GLM——在国际合作中,中国科技企业们正在从从技术应用层走向基础架构层。
有报道称,双方合作的首批功能已提交监管部门审批,这一过程将检验跨国科技合作如何平衡创新与合规。若成功,或为后续类似国际合作提供政策样本。
结 语
苹果与阿里的牵手,既是两家巨头各取所需的商业合作,也是全球科技产业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的缩影。对于消费者,这意味着更智能的本地化体验;对于行业,则预示着技术、数据与生态的融合将催生新一轮创新浪潮。
不过,这次合作能否打破“苹果式困境”,能带来多大程度的共赢,仍需时间检验。
唯一确定的是,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END
原文标题 : 苹果牵手阿里:为何又是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