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变局不断敲打美股,科技巨头们的底牌是什么?

Ai芯天下
关注

前言:

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AI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革命性的影响正在深刻地改变众多行业,尤其是美股,更是直接受到了AI变革的强烈影响。

目前,AI依然是投资领域的主导主题,然而投资焦点正逐渐从基础设施层面转向应用层面。

基础设施的竞赛已经结束,而应用层面的竞赛正拉开序幕。随着AI应用的广泛实施,市场预期将随之拓宽。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图片

AI变革使得美股的走向变得难以预测

回顾2024年,美股可谓是[AI独占鳌头]。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实现了迅猛的上涨,年内涨幅超过了31%,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在一年中也有近60次达到了历史新高。

英伟达作为AI领域的领头企业,其股价在2024年飙升了177%,市值一度超越微软和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也纷纷在AI领域投入巨资,依靠AI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重增长,其股价也随之攀升。

然而,进入2025年,AI变革使得美股的走向变得难以预测。

自年初以来,美国[科技七巨头]中有六家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截至2月7日收盘,其中五家的股价自年初以来累计下跌。

英伟达的股价在1月27日暴跌约17%,市值一夜之间蒸发近5900亿美元,博通、超威半导体等芯片股也未能幸免,股价纷纷下跌。

图片

AI变革之所以对美股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AI已经成为科技巨头们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些科技巨头凭借在AI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巨额投资,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评价和丰厚回报,其股价也相应地获得了市场的高估。

但是,新兴力量如DeepSeek的崛起,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科技巨头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的增长潜力。

如果科技巨头们无法在这场AI竞赛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那么其高估的股价将面临巨大的下行风险。

随着AI相关股票价格的持续上涨,其市场估值逐渐与基本面脱节,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泡沫现象。

以英伟达公司为例,其市盈率一度突破了100倍,显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高估值反映出投资者对企业的未来增长持有过高的预期,若企业实际业绩未能满足这些预期,可能会导致股价出现大幅度的调整。

在AI领域,竞争之激烈与技术革新之迅速,可谓日新月异。每当出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或关键性事件,市场往往因此而产生剧烈的波动。

此类技术上的突破不仅对AI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美股中的科技板块造成了显著的冲击。

随着相关信息的传播,市场对美国科技股的估值理念经历了显著的转变。

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诸如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其未来的增长潜力。

他们认为,随着像DeepSeek这样的新兴力量的崛起,传统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优势可能会受到挑战,这可能导致其高估值的股价面临显著的下行风险。

因此,投资者纷纷出售英伟达等科技股,导致这些股票的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滑。

图片

起关键作用的[七巨头]遇到营收增长疲软

在过去的十年中,美股主要受到大型科技企业的驱动。

2013年,FANG这一术语应运而生,它代表了Facebook、Amazon、Netflix和Google这四家公司的首字母缩写,象征着美股中超级大盘科技成长股的崛起。

到了2017年,这一组合进一步扩展为FAANG,新增了Apple公司,涵盖了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和Google。

这种集中化的趋势在近期愈发显著。即便是在2022年遭遇了四十年未见的高通胀和迅速的利率上调,美股也只是短暂地出现了调整。

自2023年起,得益于AI技术的推动,美国市场经历了空前的增长。

标普500指数在2024年实现了25%的收益率(包括股息),这是继2023年标普500获得26.3%收益率之后的连续第二年大幅上涨。

推动这一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正是所谓的美股[七巨头](NVIDIA、Tesla、Microsoft、Facebook、Apple、Amazon、Google)。

七巨头在2023年和2024年的总回报率分别达到了76.27%和48.41%,占标普500在此期间累计总回报率57.59%的一半以上。

特别是2024年,NVIDIA公司一家就为标普500指数全年的涨幅贡献了21%。

这种由少数几家企业主导的市场上涨,导致了它们在美股中的集中度迅速攀升。

目前,这七家巨头的市值已经占到了标普500指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自1月底起,美股中的[科技七巨头]已有六家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

在这些公司中,苹果公司和特斯拉公司的增长势头显得较为疲软。

Alphabet、亚马逊和微软的云计算业务表现未达市场预期,这三家公司在分析原因时均指出产能限制是影响云计算业务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媒体编制的数据,预计[科技七巨头]今年的总盈利增幅仅为18%,远低于2024年预计的34%。

摩根士丹利在今年年初发出警告,随着盈利增长的减缓,美国科技巨头在2025年可能难以维持市场主导地位。

图片

当前估值已接近历史高点的压力

著名金融分析师John Authers指出,当前美股的估值已达到自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1996年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提出[非理性繁荣]警告时的估值水平相近。

依据格林斯潘的模型,美股的估值已回升至2002年以来的最高点。尽管股票收益率依然高于债券收益率,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已大幅缩小,这表明美股的估值可能已偏离历史平均水平。

在美联储加息周期的背景下,债券收益率持续上升,市场开始重新评估股票的价值,并对当前估值是否过高提出了质疑。

美联储理事库克表示,当前的市场价格水平使股市和公司债市场面临大幅下跌的风险。

高盛首席股票策略师Peter Oppenheimer指出,尽管预计盈利增长可能继续推动股市上涨,但随着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和经济数据的不确定性,股市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

这一历史周期表明,市场情绪对股市估值具有巨大的影响。

过度的乐观情绪往往会导致投资者忽视潜在风险,推高资产价格,最终引发市场的剧烈调整。

如今,标普500指数的领军公司在技术、规模等方面优于过去的顶尖公司,但在高科技易被颠覆的领域,保持领先非常困难。

在泡沫环境中,投资者常常默认这些公司能持续领先数十年,然而现实是变化比持久更常见。

标普500指数连续两年涨幅超过20%(2023年涨幅为24.2%,2024年涨幅为23.3%)的情况较为罕见。

综上所述,当前美股的估值水平确实已接近历史高点,市场的基本面虽然强劲,但债券收益率上升、通胀压力持续等因素可能对股市构成压力。

尽管美股可能仍会在短期内因盈利增长继续上涨,但长期来看,过高的估值水平和潜在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调整。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雷·达利欧近期指出,投资者对AI的过度热情可能加剧了美股的泡沫现象,其程度可与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情形相提并论。

他提到,当前的定价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存在利率风险,这种风险组合有可能导致泡沫破裂。

图片

科技巨头们并未改变其既定方针

自ChatGPT问世以来,Scaling Law已成为AI模型发展的主导趋势。

在Scaling Law的推动下,以英伟达为代表的计算芯片企业经历了迅猛的发展。

在2023年至2024年的两年期间,英伟达的业绩持续超出预期,其股价同比激增近十倍。

然而,DeepSeek R1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依赖计算能力和芯片性能的传统格局。

面对[DeepSeek冲击]所带来的震撼,科技界的巨头们并未改变其既定方针。

相反,他们正挥舞着资金,试图通过巨额投资重新占据AI大模型的制高点。

2月5日,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其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Alphabet宣布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750亿美元,以继续推进其AI战略。

在AI研发上投入750亿美元的巨资,这一数额远超华尔街预期的599.4亿美元。

然而,谷歌具备如此大手笔投资的实力:截至去年底,其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及有价证券总额约为957亿美元。

不久前,谷歌还向AI领域的明星创业公司Anthropic追加了10亿美元的投资。自2023年以来,谷歌对该公司累计投资已达35.5亿美元。

财大气粗的谷歌投身于AI领域的烧钱竞赛,其他科技巨头也紧随其后,不甘落后。

今年1月初,微软宣布将在2025财年投资800亿美元用于建设AI数据中心,这一投资额创下了微软成立以来的单笔投资最高纪录。

而在上一财年,微软的资本支出超过5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投入了与AI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Meta在1月底宣布,公司将在今年投资600亿至650亿美元,并大幅扩充AI团队,旨在实现Meta AI服务覆盖10亿人、Llama 4成为行业领先大模型的目标。

OpenAI联合软银、甲骨文、微软、ARM、英伟达等预计投资5000亿美元。

中东AI基金(MGX)等产业和投资巨头共同成立了[星际之门],这些资金将用于AI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

显而易见,科技巨头在发展AI大模型的过程中,资金投入仍是其主要策略之一。

尽管DeepSeek证明了[小力出奇迹]的可能性,但出于多种原因,巨头们仍然沿着[大力出奇迹]的路径前进。

依据Factset的一致预期,2024年,北美五大科技巨头——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以及苹果的总资本支出预计将达到2253亿美元,且预计在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19.6%。

图片

结尾:

自2022年11月股市触底以来,美股七巨头相对于MSCI全球指数的相对强度首次显示出疲软迹象:

标普500等权重指数的相对优势在去年7月达到顶峰,而微软的相对强度也在2023年11月达到顶点。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机器人板块的风险回报与七巨头并不具有直接可比性,但随着AI应用预计在2025年前加速渗透,投资视角应超越七巨头和美国科技股的局限性。

此外,像DeepSeek这类突发事件,以及美国发起的贸易战等,都将是美股今年面临的重大不确定性。

华尔街的主要金融机构,如高盛集团和花旗银行,正建议客户在科技巨头之外寻求投资多元化。

部分资料参考:美股投资网:《美股现在估值有多高?》,港股研究社:《从英伟达受挫到港股狂欢,DeepSeek正在改写AI资本版图?》,字母榜:《DeepSeek劝不了谷歌们》,华泰睿思:《DeepSeek发布后的美国科技投资八大预测》,财联社AI daily:《DeepSeek爆火后,美国科技巨头面临灵魂拷问》,他山之石观投资:《美国市场之怪现状》,中信证券研究:《美股科技板块:全球2025年AI CAPEX测算更新》,格隆汇APP:《全球市场吓坏了》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分析丨AI变局不断敲打美股,科技巨头们的底牌是什么?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