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城市竞逐赛”,谁在悄然崛起?

火石产业大脑
关注

2024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这一年,杭州产的人形机器人频频刷屏全球互联网。

宇树科技发布B2-W机器狗显示视频在全球引发轰动;云深处机器人“绝影X30”在新加坡电力隧道巡检;英伟达人形机器人领域合作伙伴名单,6家国内厂商中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H1跻身其中……

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赛道、培育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正快速进入商业化阶段。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计,未来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中的渗透率将达到3.5%,市场规模超20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这样的大市场,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如何在这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规划

杭州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化的领先城市。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数据显示,目前,杭州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200余家,2023年机器人工业产值达150亿元,聚集起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分布在机器人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等产业环节。

为进一步抢占人形机器人赛道,2024年12月,杭州市政府出台《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9年)》,其中提出,将以“最优本体+最强大脑”为重点,加快构建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设计、制造、应用的一体化创新体系和全产业链生态。这为未来几年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布下行军路线图。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空间布局上,《规划》提出,根据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总体发展布局,结合各地区科研和产业资源禀赋,打造人形机器人产研转化引领区、产研结合示范区、协同制造发展区。

表: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空间布局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这份政策将对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冯雷博士表示:

一方面,《规划》将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构建一体化创新体系,这将激励企业加大在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方面的投入。如企业可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另一方面,《规划》将推动全产业链生态发展。《规划》强调全产业链生态建设,将促使上下游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在制造环节,大型企业可以带动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提高零部件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在应用环节,鼓励企业拓展人形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如医疗康复、教育等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闭环,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基础

人工智能为机器人提供了“大脑”。杭州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先发优势,集聚众多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比如“中国云谷”项目是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拥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

在硬件制造上,杭州拥有机器人智能感控技术研究和整机系统研发优势,特别是在智能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在科研能力上,杭州有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阿里达摩院等创新平台。

这也使得杭州能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形成先发优势。在冯雷看来,杭州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研发优势。以宇树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在机器狗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机器狗对于平衡控制、复杂地形适应的技术成果可为人形机器人的稳定行走、复杂环境作业等提供技术支撑;在产学研协同上,浙江大学在机器人动力学建模、新型传感器应用、深度学习算法优化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为本地人形机器人企业输送高端人才和前沿技术。

二是产业生态优势。在机器人零部件制造方面,有三凯机电、桢正玮顿等一批从事高精度的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企业;在软件开发领域,有云深处、千寻科技、西湖机器人等企业开发专门的操作系统和控制软件;同时,也有如杭州赛博、杭州欧特、SGS 通标等一些专注于机器人测试认证的机构,为企业提供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服务。产业链的逐步完善,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进一步聚集发展。

三是市场优势。杭州依托雄厚的电商物流产业基础,人形机器人利用其灵活的肢体和智能的视觉系统,高效地完成货物的上架和下架任务,市场应用场景广阔。

冯雷认为,在长三角地区,杭州在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方面处于前列。与上海、苏州等城市相比,杭州在机器人企业数量、产业配套完整性等方面具有自身优势。

并且,杭州还与宁波形成了较强的互补关系。

在产业链分工协作方面,宁波作为浙江人形机器人中心,在大型机器人生产设备、精密模具制造等领域实力较强。杭州则在软件算法、智能控制等方面表现突出。两城可实现“硬件+软件”的有机结合,提高人形机器人的整体性能。

在市场拓展协同上,宁波有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产业,对工业机器人和物流机器人的需求较大。两地企业可以合作推广人形机器人应用。

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建议

综合来看,杭州已经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在强手林立的人形机器人“城市竞逐赛”中,如何进一步发力?对此冯雷建议:

一是加快培养高端人才。人形机器人属于跨学科领域,既懂机械工程又懂人工智能和软件开发的复合型人才相对不足。企业可能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从其他地区吸引人才,或者加强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可以通过与高校联合开设定制化的专业课程,培养符合人形机器人产业需求的人才。

二是补齐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短板。在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如高性能电机、高精度减速器等方面,杭州企业部分依赖进口。需要加大在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上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政策引导,培育本地的零部件供应商,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

三是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提升全球影响力。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目前行业标准还不完善。需要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城市和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例如,在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标准、性能评估标准等方面,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以规范本地企业的生产和市场竞争,同时提高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原文标题 : 人形机器人“城市竞逐赛”,谁在悄然崛起?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