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期间深刻指出,“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第一大技术来源国,其专利申请量遥遥领先,显示了中国在AI技术领域的强劲实力。从国内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形成了以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地为核心的集聚发展态势。
在全国各城市都在竞相追逐人工智能赛道的情况下,通过数据量化评价城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对区域良性竞争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讲尤为重要。
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曹清峰的学术指导下,钛媒体国际智库与业内领先的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火石创造联合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城市竞争力排行研究报告》,揭晓中国人工智能城市竞争力Top100。
报告旨在全面评估各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水平,为城市制定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和行动指南,推动各个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全面均衡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为各大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参考,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制定市场策略、进行投资决策、招聘人才、洞察行业趋势以及争取政策支持等。
01
中国人工智能城市竞争力Top100
报告建立了一套全面、客观、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估各个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表现。
报告选取 338个样本城市 ,采用等权法根据综合评分和分项指标评分情况,编制中国人工智能城市竞争力排名。从中国人工智能城市竞争力综合指数来看,排名TOP10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广州市、杭州市、西安市、南京市、成都市、武汉市、苏州市。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中国城市人工智能指数综合得分情况呈较明显分化现象。通过聚类分析,将样本城市划分为5个梯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五个梯队在多个城市发展指标上呈现出显著差异。
北京市位列第一梯队,具备高城市效益产出性、渗透性、发展潜能和基础设施,属于全面发展的城市类型。深圳市及上海市位列第二梯队,在各项指标上表现出中等水平,在多个维度上均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广州市、杭州市、西安市、南京市、成都市、武汉市、苏州市,合肥市、天津市、重庆市、长沙市、郑州市、青岛市、济南市、宁波市、沈阳市、福州市为第三梯队,在各项指标上有所差异,但在整体上发展相对靠前。第四梯队包含了84个城市,从各项指标来看,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而第五梯队的200多个城市,具体指标上差异较为显著,总体上属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群体。
02
从四大维度看各城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态
从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可以看出,报告通过要素储备、发展潜能、效益产出、城市渗透 4 大维度,在 9 项二级指标之下,再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设立相应的 25 项三级指标,综合评估全国各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水平。
在要素储备上,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西安市、武汉市、南京市、重庆市、杭州市、合肥市。北京在要素储备上具备绝对优势,各项基础设施全面发展,人工智能一流大学数量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数量均位于全国首位,在人才吸引与积累评价指数中位列第一。上海市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凭借人工智能园区综合数量和人工智能一流大学数量的优势,位居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评价指标第三。
在发展潜能上,排名前10的城市为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西安市、杭州市、苏州市、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企业规模体现人工智能产业在当地的集聚程度,创新活力聚焦创新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企业。深圳市企业规模虽优于北京市,但在创新活力及专利成果上相较于北京稍显逊色,综合来看深圳市和北京市的发展潜能具备较大优势,为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上海市在产业链的基础、技术层具有较强覆盖力。
在效益产出上,Top10 城市为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杭州市、广州市、苏州市、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合肥市。北京在效益产出上具备绝对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方面的经济表现收及融资环境上均位列首位。其余各城市分项指标的排名与综合排名的位次基本对位,其中位列TOP3的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与其他城市在效益产出上拉开了一定的差距。
在城市渗透上,10强城市为北京市、潮州市、上海市、深圳市、济南市、苏州市、广州市、成都市、西安市、杭州市。其中,北京市居民在全国购买智能产品的消费金额占比位居首位。潮州市居民在购买智能产品的消费金额在其总消费金额的占比位居首位。综合来看,北京以绝对优势位居首位,上海市、深圳市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位。
总体来看,中国各城市之间在优惠政策、人才引进、融资投入等多方面持续发力,良性竞争,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新一轮产业浪潮中赶超国际水准。
原文标题 : 人工智能城市竞争力100强:谁才是AI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