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机风口下,字节选择做手机厂商的大模型供应商

芯流智库
关注

‍【摘要】字节做AI手机传闻的背后,其实是想做大模型供应商的逻辑。‍

换句话说,AI手机对字节来说,重点在AI,不在手机。

盈利逻辑应该是,直供手机厂商,获得的盈利按比例分成,类似APP Store的模式,同时植入自家专业软件以改善自身产品。

时间节点上AI手机的大规模成熟预计在2026、2027年,在此之前,各家厂商需要经历开发、部署、进入生活、再到改变用户习惯的周期,因此,当前这一阶段的产品还不能形成足够的付费意愿。

而具有云、数据、算力基础的互联网厂商则手握通往AI大模型之路的重要资源,基于此,字节入局AI希望赋能手机的逻辑便通顺了。

可以预见的是,字节不会是最后一个入局AI大模型供应商的厂商,未来2-3年的时间窗口中,每一家都会找准特点暗自发力。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手机行业新进展(不建群),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

以下为正文:

字节做的不是AI手机,是大模型供应商  

AI手机如今缺的不是新机会,而是一个合适的定义。同样的,各家缺的也不是风口,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

自各家手机厂商喊出AI口号不久,业内又传出字节跳动要做AI手机的消息。

此前,有业内消息称,字节跳动在4月秘密启动了AI手机研发项目,参与该项目的核心团队主要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部分来自2019年字节收购的锤子手机研发团队,另一部分则来自2021年收购的PICO VR研发团队。

AI手机是个新概念,字节又已经盯了很久的硬件,无疑引起了不少关注。

不过,6月12日,有媒体记者向字节跳动求证,其相关人士称:信息不实,实际上是在探索基于手机的大模型软件解决方案,提供给手机厂商参考使用。目前并没有自己做手机并销售的计划。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明白,AI手机对字节跳动来说,重在AI,而不是手机本身,前者才是字节的优势领域。

当前情况下,各家厂商入局AI手机实际有两个途径。

其一是手机厂商自己做,集成在手机系统中,后续可能会打包在月服务中,类似于苹果的iCloud收费模式,这部分AI大模型主要针对于手机品牌相关的内容做定义,或根据不同品牌的消费群体特征做优化,主要由手机厂商自己控制。

其二是第三方大模型厂商做,依据自身的优势,做好后直接提供给手机厂商使用,获得的盈利按比例分成,类似APP Store的模式。不仅如此,第三方大模型厂商往往有自己的主营业务软件,可以进行植入以改善自身产品。

字节跳动准备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方式。

作为互联网厂商,字节做的AI大模型不仅能在自家的专业APP中收费,例如剪映等;还能参与到消费电子端和手机厂商实现分成,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竞争合作的关系。

当前就算做手机,增量也并不大  

一位消费电子行业的从业者向芯流智库透露,当前AI趋势下,笔记本电脑是最先被赋能的增量,汽车也同样是一个增量,但手机则还没太大机会。

某从业者表示,AIPC是今年电脑展上最为人所察觉的趋势,而且可能比AI手机要先一步成熟。

主要盈利模式是To B,辅助编程、写PPT、整理文档等,能推动未来几年3000-5000万台的换机。

从市场环境上看,国外也会发力更明显。其市场换机周期是4-5年,到期就更换,迭代比较固定。大部分欧美企业的员工工作用笔记本电脑在离职后都由公司回收处理掉,不再次利用。因此,一旦有AIPC加持生产效率,企业会很容易推动大规模换机。

在这个逻辑下,手机的换机则更多依赖于个人的习惯、AI大模型的吸引特征等因素。

从时间节点上看,AI手机的大规模成熟预计在2026、2027年,在此之前,各家厂商需要经历从开发、部署、进入生活、再到改变用户习惯的周期,因此,当前这一阶段的产品还不能形成足够的付费意愿。

如今各家虽然有AI大模型组件、软件,市场却依然还没改变“人工智障”的过往印象。这中间2-3年的时间窗口,留给各家手机厂商,也留给有细分领域优势的新进入厂商。

即使是在iOS18发布会上推出的苹果首个AI大模型Apple Intelligence,也被官方定于今年秋天才能正式上线,具体效果还有待检验。而国行版本的苹果手机上线大模型则至少要等到明年。

当前情况下,大量的大模型、数据难以进入国内,无论是手机端还是汽车端,都需要结合数据进行持续优化迭代,国内各厂商也都在进行开发工作。目前来看,汽车的大模型或许已经确定会部署在端侧。

字节的优势在于互联网基因  

做硬件字节也许经验不多,但如果提到算力、数据,字节则具有充足的话语权。

AI手机开发到可售卖的版本,最终还是要落脚到付费场景上,因此就需要大规模识别可能的需求,互联网厂商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壁垒。

Google公司就一直在宣传“智能助手”概念,举例而言,对于差旅场景,无论用户输入的话有多复杂,都能在邮件中修改机票、确定行程规划,识别到具体位置时根据用户是否喜欢喝咖啡推荐品牌。

字节的豆包也已经涉足儿童教育领域,帮助家长辅导作业、引导儿童读书等。

最终消费者能否为效率软件付费,这些付费场景识别、定义、服务的是否完美都是决定性因素,也正是这一特点,企业现存的数据至关重要,能够直接识别用户的群体特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等,优化将更为全面。

而且互联网企业本身就拥有一定的算力基础,云、算力、数据是这部分厂商本身自带的通往“AI+产品”的黄金铁三角。

正是有这样的配合,前段时间才有大规模的云降价、token跳水等,各家都在凭借自身优势寻求绑定伙伴,构建自己的新领地。

字节不会是最后一个入局AI大模型供应商的厂商,每一家都在找准特点暗自发力中。

       原文标题 : AI手机风口下,字节选择做手机厂商的大模型供应商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