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内鬼、扫异党、“三杀”谷歌,Sam Altman长文:成功的为何是我?

适道
关注

引言

最近,OpenAI无论在产品上还是瓜田里,都是闪闪惹人爱。

5月14日,OpenAI发布GPT-4o全能模型,标志着人工智能全感知时代到来。

5月15日,OpenAI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宣告离职。Sam Altman回应:Ilya是行业指路明灯,是我的挚友。噢!他的离职太让人难过了。

实际上,去年11月,OpenAI逼宫大戏的幕后人物正是Ilya Sutskever。只是半年后,卷铺盖走人的换成了他本人。

与 Ilya 一同离职的重要人物还有Jan Leike。和Sutskever不同,这位选择在X上撕X,揭开了虚假的体面。

一直以来,伴随着大模型的突飞猛进,安全问题如影随行。去年7月,OpenAI成立了超对齐团队,由Ilya Sutskever和Leike 领导。团队旨在为公司内部和非OpenAI 模型的安全性提供研究。实际上,团队已经成功发表了一系列安全研究成果,并向外部研究人员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的资助。

但逃不过“先野蛮生长,再安全有序”的规律。OpenAI对AGI安全治理的优先级,显然放在了推出“闪亮产品”之后。初期承诺给超级对齐团队的20%算力,也遭不断蚕食,伤及“建立一个更负责任的AGI”员工的信心。

去年11月,两派争斗的结果由Sam Altman“回宫”画上了句号,安全派“异党”离职变成了迟早的事。

为何已经撕成这样,大家还要扮演虚假的和平呢?因为封口费。

OpenAI离职成员要签一份“承诺终身不得贬损公司的离职协议”,不签的话视为自动放弃公司股份,意味着可能损失数百万美元。这条消息正是由某位不签协议的“硬骨头”爆料。

但Sam Altman的骚操作可不止于此。你还记得几周前OpenAI“消息乱飞”吗?

当时有媒体爆料OpenAI将推出SearchGPT;有媒体则爆料推出的是GPT-5;还有人爆料其实推出的是AI语音助手。实际上,所有人都是Sam Altman“捉内鬼”大戏中的NPC。

“捉鬼”步骤大致如下。

  1. 控制变量假消息

Altman和他的“捉鬼小分队”精心设计了多条假消息,并控制变量地传达给不同员工。

一部分员工被告知公司将发布SearchGPT搜索引擎。

一部分员工被告知公司将在发布会上宣布GPT-5。

一部分员工被告知公司将推出新的AI语音助手。

  1. 紧盯信息出口

“捉鬼小分队”盯着媒体和社交平台动向,看看是哪些媒体爆料哪条假信息。

  1. 逐步逼近内鬼

根据“露头”假消息,“捉鬼小分队”一对一到暴露小组,通过交叉比对不同消息的流出情况,缩小泄密者范围,最终锁定具体泄密者。

结果就是!超级对齐团队的两名员工Leopold Aschenbrenner和Pavel Izmailov因“泄密”被公司开除。

但更抓马的是!OpenAI并未提供任何泄密证据。而且,经OpenAI内部证实,超级对齐团队现在已经被解散,相应工作将被整合到其他研究小组。

这招到底是“无间道”还是“借刀杀人”,全凭我们自己想象。

但不可否认的是,解决内忧后的Altman和OpenAI,将更加势不可挡。

怀着瑞思拜的心情,适道再次拜读了这位“硅谷新王”的经典旧文How To Be Successful。没错,标题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但高调。想成为下一个Altman吗?一起学习Altman的13条内功心法。

01 复利的力量

复利是神奇的魔术,指数曲线是造富的关键。

一家中型企业,如果每年增长50%,用不了几年就能成为巨头。但世上罕有企业具备真正的网络效应,以及高度可扩展性。技术进步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抓住机遇,只是你需要花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淘金。

对个人而言,大多数职业都是线性的,因此大多数人会陷入线性的泥潭,被小机遇或者按部就班的工作缠身。如果你想看到自己的指数曲线,请不断谋求向上通道,重中之重是找到具有复利效应的职业。

无论是公司创业还是个人就业,通过思考认清商业的本质,选择适合的复合增长路径,并积极采取行动,你将看到市场的馈赠。

02 足够自信

我认识的最成功的人都无比自信, 几乎到了痴心妄想的地步。

什么是自信?多年前,马斯克带我参观SpaceX工厂,当时他详细介绍了造火箭的每一步。但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在他谈到向火星发射大型火箭时,脸上露出的坚定神色。我心想“嗯,这就是信念。”

为何要自信?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就很难产生逆向思维,这正是创造最大价值的源泉。

如何克服“副作用”自大?自信必须与自我意识相平衡。以前,我讨厌任何形式的批评。现在,我先尽量假设“批评是正确的”,而后决定自己是否愿意对“杂音”采取行动。

03 独立思考

你很难教一个人学会创业,因为你很难教会一个人独立思考。

如何玩转“思考—验证”飞轮?从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出发。

第一步,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到一些新鲜的idea,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第二步,找到又快又简便的方法来验证idea。

你必须给自己很多机会去碰运气。成功企业家应该这么想:虽然我会失败很多次,但成功只要一次就足矣。

正如风浪越大,鱼越多。越是绝境,越能激发你的潜能。“绝处逢生”的次数多了,你也会愈加自信。

04 擅长推销

光靠自信显然不够,你还要让别人相信你。

某种程度上,所有伟大职业的本质都是销售。你必须向潜在客户、员工、媒体、投资人推销你的计划。

一个好的销售,除了对“产品”足够自信,还要满足四个条件:引人入胜的愿景、强大的沟通技巧、一丢丢个人魅力,以及执行力。

提高沟通能力,特别是书面沟通能力,值得长时间投资。我对清晰沟通的建议是,首先确保你的思路清晰,然后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请注意,销售技巧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变得更好。很多人可能觉得它无法学习,但其实仅仅是觉得“销售”不那么舒服罢了。

另一个重要的销售技巧:在重要时刻亲自出现。虽然坐飞机来回奔波有时没必要,但“亲自出现”曾为我带来了三次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05 大胆冒险

大多数人高估了风险,低估了回报。

冒险很重要,但因为不可能总是正确,你必须不断地尝试,并在学到更多知识后迅速适应。

在职业生涯早期,冒险往往更容易。毕竟光脚不怕穿鞋的,即便失败,你也没有太多可失去的,而成功却能让你收获颇丰。一旦你承担很多义务后,就应该努力让冒险变得可控。例如,先在小范围下小赌注,如果回报证明了预期,再进行高倍、甚至百倍的投注,来获得更多可控回报。

但是,不要让自己呆在舒适区太久。

在YC,我们经常注意到创始人的问题,比如他们可能在Google或Facebook呆了很久。当人们习惯了舒适的生活、可预测的工作,并已经取得成功和声誉时,就很难放弃眼前的一切。而且,人们有一种惊人的能力——总能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明年的薪水相匹配。因此,即使他们离开了舒适区,回归的诱惑也很大。这是人性使然,大家更乐于将短期收益优先于长期履行。

但当你不在“跑步机”上奔波时,你就可以跟着自己的直觉走,将时间花在可能会非常有趣的事情上。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生活的低成本和灵活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显然你要有所取舍。

06 学会专注

专注可以让工作事半功倍。

几乎所有我见过的成功人士,都会花很多时间搞清楚自己要专注哪些事情,而且他们的结果都很不错。

由此可见,做正确的事情远比无谓的忙碌重要。虽然大多数人将大把时间花在了无关紧要的事上。

一旦你弄清楚做什么,就要迅速找到核心要务,立刻执行。反正我没有遇到过任何一个“龟速爬行”的人能取得卓越成功。

07 尽早努力

如果你在聪明和勤奋中占了一项,就能超过90%的人。

但如果你想超过99%的人,就必须两者兼备。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往往是这样的人。

极端是一项美德,但追求极致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你可能无法维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但努力工作能够产生复利,成功也会带来成功,让一个又一个的惊人回报带给你巨大的生活乐趣吧。

你必须弄清楚自己如何努力不因劳累崩溃。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对之策,但有两种办法非常有效。

第一,找到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一起工作。

第二,努力越早越好。获利时间越长、获利就越多。虽然年轻的大好时光总是被虚度。

08 大胆去做

我相信,艰难的创业可能会比简单的创业更容易,因为人们都希望成为伟大事业的一部分,并认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如果你在一个重大问题取得进展,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想帮助你。让自己野心勃勃,不要害怕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如果其他人都在创办MEME公司,,而你想创办一家基因编辑公司,就这样做吧!不要思前顾后,畏手畏脚。

追随你的好奇心。令你兴奋的事情,也往往令别人兴奋。

09 保持任性

分享一个人间真相:只要你足够任性,坚持并实现自己的想法。地球会因你而转动,世界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大多数人要么没有尝试,要么不够努力,要么过早放弃,导致自身潜能没有发挥出来。那些说“我将继续坚持,直到完成目标,无论面临什么挑战,我都要弄明白”的人,会不断地接近成功。他们的坚持不懈,都是给自己一个又一个碰运气的机会。

这方面,Airbnb是我的标杆。他们讲述了许多我不建议复制的故事,例如把刷爆的信用卡放在孩子们装棒球卡的活页夹里;每顿饭都吃一元店的麦片;与强大的利益集团进行一场又一场的battle等等。但结果呢?他们坚持了下来,终于等到了时来运转的一天。

想要达到这种程度的决心,你就必须乐观。乐观是可以通过练习逐步提升的。我从未见过一个悲观主义者获得卓越成功。就像那句话: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

10 建立壁垒

大多数人都明白,难以匹敌的公司更具价值。

个人层面也是如此。如果你的工作可以换别人来做,最终结果就是卷价格。

要想成为别人“PK不过”的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壁垒。例如,你可以通过建立强大的个人品牌,或通过多个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来实现更好的效果,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策略。

总之,大多数人都在模仿周围人。但如果你只是模仿,就很难在未来与之竞争。

11 打造人际网络

出色的工作需要优秀的团队,时而紧密,时而松散。你的事业天花板取决于你的人才网络。

第一,广结善缘,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人。

我最成功的四次投资,有三次是我曾真诚帮助过的创始人。虽然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但后期超高回报的投资幸运地发生在了我身上。

第二,在合作中保持自己的好名声。

不亏待每一个共事者;与他人慷慨分享收益,这会给你带来10倍的回报;知人善用,让每个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等等。

第三,多社交,擅于发现“沧海遗珠”。

挖掘人才是建立人际网络的有效途径,方法就是多社交。看看谁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谁不能。记住,你要寻找的是此人是否有潜力,以及潜力能否在短时间内被激发,而不是他做过什么。当我遇到新人时,总会问自己:“这个人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吗?”这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式方式,可以找到能够成就大事的人。

12 打工赚不了大钱

我童年时期对金钱的最大误解是:人们都是从高薪中致富。

确实有一些例外,例如某些“208”明星。但在福布斯名单上,几乎没有人靠工资发家。

你只能通过一些具有价值且迅速增长的东西真正富起来。可能是企业、房地产、自然资源、知识产权或其他类似的东西。

但无论如何,你要真正地拥有某些东西,而不是仅仅卖掉你的时间。因为时间换来的财富只会保持缓慢的线性增长,不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

能够迅速获取价值的最佳方法就是发现、大规模制造出人们想要的东西。

13 强大内驱力

大多数人做事主要是靠外部驱动,例如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这是不对的,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养成思维惯性:如果凡事都以谋求共识为准则,你会变成惯性思维,阻止自己做一些真正有趣的事情。

第二,错误计算风险:你会专注于跟上别人的节奏,而忽略整体事物的风险。

聪明人似乎更容易受到外部影响。但我认识的最成功的人,大部分靠内部驱动。他们所做的事,是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

YC早期合伙人Jessica Livingston和Paul Graham是这方面的楷模。在YC起步的最初几年,没有人认为这种模式会取得巨大成功。但他们坚持了下来,并验证成功。

最后,你将在自己所痴迷的领域上,用出色的工作来定义你的成功。越早朝这个方向出发, 你就能走得越远。

       原文标题 : 捉内鬼、扫异党、“三杀”谷歌,Sam Altman长文:成功的为何是我?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