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电力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到如今第四次科技革命,依旧担任动力来源的角色。
综合光、机、电、算、软等多方面技术的考量,加上成本的权衡,纯电驱动才是当下面向多场景领域的最佳机器人路线选择。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人形机器人时代来了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科技浪潮中,人形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科幻走向现实,成为年轻人关注的焦点。
科技巨头们纷纷涌入这片蓝海,各显神通,以期在新纪元的科技竞赛中抢占先机。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的Figure 01,乃至神秘的苹果个人机器人项目,共同勾勒出一幅未来生活画卷,预示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犹如一位技艺超群的舞者,以其精准的力度控制、敏锐的环境感知与记忆能力,以及对人类动作的逼真模仿,引领观众跨越想象边界,重新定义人形机器人的可能性。
它不仅能精确完成复杂的手部操作,如拧开瓶盖、组装零件,还能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中自由穿梭,识别并记住物品位置,仿佛具备了人类般的空间意识。
凭借OpenAI大模型赋能的Figure 01机器人,向世人证明了新生力量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潜力。Figure 01不仅“耳聪目明”,能准确理解并执行口头指令,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大展身手,从打扫卫生、烹饪美食到照顾老人与儿童,样样精通。
它的出现,让“家庭助手”的概念不再停留于概念阶段,而是化身为触手可及的实用产品,为繁忙的现代生活注入科技活力。
尽管科技巨头们竞相逐鹿,波士顿动力却以独特的姿态屹立潮头。面对竞争压力,这家创新先锋并未退缩,反而视之为砥砺前行的动力。
电动版Atlas的横空出世,标志着波士顿动力告别了液压驱动的传统,昂首步入电气化的新纪元。
这一步,既是向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宣言,宣告波士顿动力将以崭新的技术架构,开启商业化的新征程,让前沿科研成果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波士顿从液压向电动转型
在机器人领域,波士顿动力毫无疑问是行业开拓者,因其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突破性创新而被人们所熟知。
其中最知名的产品,无疑是其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在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波士顿动力的Spot和Atlas都曾被视为行业标杆。
在人形机器人上,波士顿动力此前一直走液压驱动路线,液压驱动是通过液体压缩泵产生高压液体,高压液体对输出机构作功产生力。
由于液体不易被压缩,系统对液体做工会使液体产生很高的压强,这个压强作用于缸体就会产生巨大的推力。
将这项技术应用在机器人上的产品很多,但是可以说只有波士顿动力一家独大。基于液压驱动的机器人设计压缩泵可以远离执行端,并且只需要一个就可以,液体的势能会通过管道轻松地传导到多个远端。
但是,液压驱动的缺点也很明显,尤其是随着人形机器人在特斯拉的带动下开始寻求商业化落地。
液压驱动开发设计复杂、成本极高的缺点就注定了液压人形机器人不太可能跟上电驱人形机器人落地的脚步。
转型电驱,成为波士顿人形机器人想要落地的唯一选择。电驱人形机器人,除了力矩密度不如液压,应该说没有其他弱于液压驱动的性能了。
全新电动Atlas人形机器人也展示出了更灵巧更敏捷的运动性能。根据波士顿动力的说法他们在电动Atlas中设计了一套紧凑的执行器,新型电动Atlas展现了比液压 Atlas更强的实力。
同时,波士顿动力给出了他们的落地预期,电动Atlas将于明年初在现代汽车工厂开始进行试点测试,并在几年后全面投产。
电驱机器人的成本还有下降的空间
高盛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专题报告》中提到,高规格机器人的物料成本从2022年约25万美元下降到2023年15万美元,降幅达40%。
高精度控制方面,人形机器人每个关节都需要精密的运动控制,才能模仿人类行走、抓取等复杂行为。
相比液压系统,电力驱动系统,特别是伺服电机,能够提供非常高的位置、速度和力矩控制精度,这对于模拟人体精细动作至关重要。
此外,电驱系统与机械控制系统更容易整合,便于通过软件编程进行复杂动作序列的设计和更新,系统发生故障也更容易诊断和维护。
随着液压Atlas的退役,电驱Atlas的新生,也从侧面证明波士顿动力对电驱动力技术的顺势而为,商业化前景和“钱景”都吸引着这位元老级玩家。
以商业化较为成功的亚马逊双足机器人Digit为例,目前的运营成本为每小时10至12美元,但亚马逊预计,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将降至每小时2至3美元,大大低于人力成本,需求只增不减。
据高盛预计,在基础情况下,人形机器人的全球市场总规模将在2025年、2030年、2035年分别达到15亿美元、120亿美元、380亿美元,出货量则分别为2万、25.6万、137.8万台。
罗伯特·普莱特表示,实现全面量产还需要几年时间,2025年计划在现代汽车场景对电驱Atlas进行实验,只有了解使用场景,才能确保投资机器人能带来足够的生产力。
结尾:
加速商业化落地的人形机器人最初肯定是在工业制造领域应用,随后在不断的技术完善和成本下探中走向日常应用。
这一构想需要时间来实现,但也不会太晚,在CadenceLIVE Silicon Valley 2024活动中英伟达CEO黄仁勋就曾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人形机器人这一全新类别设备将成为大众化制品,其制造成本将会远低于人们的预期”。
内容参考来源于:BT财经:波士顿动力整大活,人形机器人也要“油改电”?;机器之心:再见,波士顿动力人形机器人Atlas;IT时报:人形机器人迎来新奇点:特斯拉“画大饼”,波士顿“赚眼泪”;电子发烧友网:Atlas转型电驱,纯电+AI正在加速通用人形机器人落地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趋势丨人形机器人迎来新奇点:想要商业化,先要电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