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11月16日晚,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Sam AItman)突遭董事会罢免,似乎要上演乔布斯离开苹果的戏码,但也没想到这仅仅是大戏的开始,在不到六天的时间里几度翻转跌破眼球。不同于乔布斯用了10年才回到公司,在投资人和员工的支持下,山姆·奥特曼仅仅用了不到六天就回来了,依然担任CEO,董事会成员也发生了调整。
令人讽刺地是,OpenAI的产品ChatGPT 给到目前为止这个宫斗剧本打分 7.3/10 ,认为 “这个故事包含了很多引人入胜的元素,例如权力争斗,内部冲突,突然的颠覆,亲朋好友的背叛,以及公众对于整个事件的反应。这是一部以科技公司为背景的政治惊悚片。”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次宫斗的一些重要节点。
首先是罢免山姆·奥特曼的理由非常牵强和缺乏说服力,OpenAI在官方博客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宣布了高管人事变动。该公司的管理团队很快便知晓了奥特曼被解雇的消息。OpenAI表示:“在奥特曼离职之前,董事会进行了审慎的审查,得出的结论是,他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并不坦诚,阻碍了他履行职责的能力,董事会也不再相信他继续领导OpenAI的能力。”
公开信的部分截图 来源:OpenAI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董事会一定是被大股东微软控制,并暗中罢免了奥特曼,其实还真不是。
微软纳德拉透露,尽管作为OpenAI最大投资人,但他一直还没有被告知奥特曼为什么被解雇。“除了沟通中断外,董事会和我没有谈论Sam所做的任何事情。”即便微软是最大的投资人,但微软依然没有一席董事会位置,这是因为OpenAI可能是全球唯一一家CapProfit公司,OpenAI成立之初是一家非营利性机构,而下属的商业化公司OpenAI Global是OpenAI Inc控制的一家子公司,微软只是这家OpenAI Global,也就是子公司的投资人,而且还只是占49%。
OpenAI的组织结构。来源:OpenAI官网
而董事会是OpenAI Inc这家母公司的唯一控制和决策团。在OpenAI成立最初,创始人其实就是山姆奥特曼,Greg,以及马斯克,前两位就是这次被赶走的,而马斯克之前因为和OpenAI理念不合而早就退出了。
经过几轮变化,最近的董事会一共又6人,包括了CEO山姆,总裁Greg,还有另外四名政变的董事会成员分别为首席科学家伊利亚,独立董事Adam,塔莎,以及Helen。虽然伊利亚被媒体认为是这次政变的统领,但后续他又在要求山姆回归的公开信上签字,显然他对事态发展也是有点纠结,他的故事也很精彩,回头我们另外写一篇他的故事。
从左至右:伊利亚·苏茨克维、山姆·奥特曼、米拉·慕拉提、格雷格·罗布克曼
回到这次宫斗,OpenAI周五下午召开了全员大会,会上伊利亚为奥特曼被董事会罢免一事进行了辩护。他驳斥了罢免奥特曼相当于“恶意收购”的说法,并声称这是保护OpenAI“让人工智能有益于人类”的使命所必需的。
OpenAI首席运营官布拉德·莱特卡普(Brad Lightcap)周六在内部备忘录中表示,奥特曼被罢免首席执行官职务并不是因为“渎职或与我们的财务、业务、安全或安全/隐私实践相关的任何事情”,而是因为他与董事会之间的沟通中断”。
Brad Lightcap
这个理由显然不能让OpenAI员工信服,关于奥特曼被解雇,董事会至今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原因到底是内部利益分配的失衡还是两种思潮之间的抗衡,至今也不清晰。
虽然有投资人和微软的强烈施压,但OpenAI 的剧情整个剧本完全没有像之前很多人所预测的那样发展,不仅 Sam Altman 和Greg 等没有返回 OpenAI,反而董事会要找一位新的 CEO,而且 Sam 等还加入了微软。在 OpenAI 董事会宣布 Twitch 联合创始人 Emmett Shear 担任新 CEO 后,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宣布,被罢免的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 和 Greg Brockman 及其同事将加入微软,领导一个新的高级人工智能研究团队。
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但不意外的又反转了,北京时间周二凌晨,OpenAI工程团队经理、联合创始人埃文·莫里川Evan Morikawa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因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被解雇的OpenAI CEO)的离去而威胁离职的OpenAI员工已经超过九成。他写道,目前有近734名OpenAI员工签字威胁离职,员工的诉求是董事会辞职,让山姆·奥特曼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同时要求联合创始人兼前总裁格雷格·布洛克曼(Greg Brockman)重新归位。由于OpenAI的员工总数为770人,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95%。
随着大多数员工开始站在奥特曼的身边,山姆·奥特曼回归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最新的奥特曼重归OpenAI担任CEO的结果。
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山姆·奥特曼跟700多位OpenAI员工携手打败邪恶董事会的正义故事,OpenAI里面的几乎所有高管和董事都被架在聚光灯下扒了个遍,故事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些凌乱扑所迷离,以至于我们只能确定这是一场昂贵的科技公司闹剧。
董事会为何要解雇奥特曼?
所以我们想要弄清董事会为何非要解雇奥特曼,只能通过以前的一些事和媒体消息来推断。根据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来看,首先这并非是第一次董事会与奥特曼发生冲突。OpenAI 内部第一次试图赶走他,发生在 2021 年,当时 Anthropic 的联合创始人 Dario Amodei 还在 OpenAI 担任高管,但他对 OpenAI 越来越商业化感到不满,于是他联合了其他一些研究人员找到董事会,希望可以把 Sam Altman 赶走,行动失败后他离开 OpenAI 创立了现在的 Anthropic。
Dario Amodei
第一次公司内部人员对 Sam Altman 的不满并且闹到董事会,开始让 OpenAI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对 Sam 有了意见。
而此次罢免行为,虽然目前各种猜测满天飞,不过纽约时报披露的信息是,Sam Altman 和 OpenAI 董事会已经争吵了差不多一年时间,最大的导火索是 Sam Altman 最近想赶走一名董事会成员 Helen Toner,因为她最近与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一起写了一篇论文,该论文批评了 OpenAI 为确保其人工智能技术安全所做的努力不够,同时赞扬了Anthropic 采取的方法。
而 Helen Toner 则为自己辩护,认为这就是一篇学术论文,主要从学术层面分析 AI 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未来可能带来的挑战,不过 Sam Altman 不同意 Helen Toner 的说法,因为他认为来自董事会成员的任何批评都具有很大的分量。
Helen Toner
罢免事件发生后,OpenAI 的一些高管与董事会开了一次视频会议要求董事会辞职并且让 Sam 和 Greg 等回归,不过 Helen Toner 不同意,她认为 OpenAI 董事会的使命是确保公司创造“造福全人类”的人工智能,如果公司被摧毁,这可能也符合其使命。Helen Toner的这句话在OpenAI内部广为流传,甚至被写入离职威胁书里面。
但这件事就是事件的真相了吗?至少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是一种可能的推理。不过难以解释为何非要在眼下发难,有什么一定要眼下走人的理由?Helen Toner出于自保可以理解,那诸如董事会其他成员Ilya Sutskever和Adam们有着什么样支持的理由呢?
由OpenAI此次宣布的“新董事会名单”看,除了Adam D'Angelo,原本主导了此次“宫变”的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以及Tasha McCauley和Helen Toner已经出局。我们只能等待时间来说明了。
马斯克似乎也不甘心在此事件中的缺少存在感,马斯克在 X 上转发了一封据称是 OpenAI 前员工的匿名信,信中指控 Sam 和 Greg Brockman 在公司向盈利模式转变期间存在严重的欺骗和操纵行为,并呼吁董事会全面调查,保护揭露者身份,反对不道德做法。
如果这封信真的是前员工跟董事会的指控,那问题可真的不小,奥特曼的形象也会因此有反转,但是就“宫斗”的结果而言,董事会并没有拿出重磅证据以阻止奥特曼回归,反而是除了Adam D'Angelo几乎都走人了。所以真相到底是什么?目前看OpenAI并没有兴致来澄清,或许真相永远会被掩埋只会成为谈资。
微软并没有赢麻了
这几天有很多媒体认为“鹬蚌相争,微软得利”,对于现在这样的结局,微软是最终最大的赢家,它不仅拥有对 OpenAI 的巨大影响力和利益,现在还把 OpenAI 最重要的另外一批人招到了自己旗下。
先不说结果并非如此,OpenAI出现内斗,对微软谈不上什么好事。这延缓了OpenAI的前进步伐,也给了谷歌挖角OpenAI人才的机会。
在OpenAI大批员工威胁要辞职之际,美国云计算软件巨头赛富时(Salesforce)希望能借此机会吸引该公司的一些员工加入其AI团队。赛富时CEO贝尼奥夫表示:“将为任何提出辞职的OpenAI研究人员提供全额现金和股权目标收入,让他们立即加入西尔维奥·萨瓦雷斯领导的Salesforce Einstein Trusted AI研究团队。”他承诺买断OpenAI研究人员的合同,以及任何未实现的利润和销售奖励。
这次宫斗也让投资人产生了危机感,有消息称,因为这场戏剧性的宫斗,风投公司兴盛资本(Thrive Capital)不再考虑牵头收购OpenAI员工股事宜。即便是继续参与,也只考虑以更低的价格收购OpenAI员工股。
此外,此次事件也导致众多客户对OpenAI产生了不信任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整这样的活。就像Decode创始人卡拉·斯威舍尔点评的一样,在这场闹剧中,OpenAI董事会的表现过于儿戏,而涉及的金额却过于巨大,多家公司为其投入了数十亿、上百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却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这项人事变动的提前告知。
据知情人士透露,上周末有100多位OpenAI的客户联系了其竞争对手Anthropic,而后者在最近几个月刚从亚马逊和谷歌那里筹集到了数十亿美元。与此同时,还有客户联系了谷歌云(Google Cloud)和Cohere,后同样是OpenAI的一大竞争对手。此外,没有转投阵营的客户则在考虑改用微软的Azure,如此一来便可以继续使用OpenAI的模型(变体)。
除此之外,那些规模较小的OpenAI客户,也开始寻找下家。位于旧金山的销售AI初创公EvaBot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Rabi Gupta,正使用OpenAI为大客户测试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其中包括收入数十亿美元的公司。
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奥特曼回归OpenAI就烟消云散,OpenAI这次元气大伤的事变之后,微软的首要任务,应该考虑如何推动重构公司组织架构,员工的愿望利益、股东的利益和构建造福整个人类AGI的愿景之间,需要构建新的平衡。这才能确保OpenAI这架飞速奔跑的马车,不会因为两个轮子不匹配,导致车毁人亡。
OpenAI动荡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人们将更加关注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组织结构。微软在OpenAI的董事会中没有席位,而OpenAI董事会的结构是把社会利益放在比经济利益更重要的位置。 这一对矛盾眼下并没有合适的解法,也似乎没有绝对的对错,双方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只有OpenAI明确未来的使命以及商业化到底是什么位置的时候,大家的利益和兴趣才能统一和谐,反之任何问题都有可能成为火星燃起下一次大爆炸。
在此次事件前,外界对于奥特曼的形象还局限于「不懂技术的职业经理人」「乔布斯之后的下一个天才」这些印象上,但随着OpenAI闹剧的发酵他高大上的形象开始被解构,他未来能否在OpenAI的使命和商业目标上达成平衡,成为了一个新的看点。
- END -
原文标题 : ChatGPT之父被自己公司“优化”又回归,OpenAI宫斗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