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要散? 超500员工威胁集体辞职要求创始人回归 组织罢免者后悔

雷达财经
关注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今年全球最为吸睛的AI创业公司OpenAI内部上演了一出高潮迭起的“内斗”大戏。曾经作为OpenAI领导者的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如今只能以“访客”的身份回公司,这种遭遇不免让阿尔特曼在X上留下了“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佩戴访客牌”的感慨。

被OpenAI 董事会“赶出”公司后,阿尔特曼本人在X上发文称,“这有点像在你还活着的时候读你自己的悼词”。而在后续阿尔特曼考虑重回OpenAI的消息传出之后,阿尔特曼最终仍旧没能在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里继续坚守。

就在外界以为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之际,OpenAI超500名员工签署联名信,称除非公司董事会辞职并重新任命阿尔特曼为CEO,否则他们可能会辞职并加入阿尔特曼在微软的团队。

按照OpenAI员工770人的规模计算,此次联名信员工占据了六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信的签署者中包括该公司的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他被指责在首次对抗 Altman 的董事会政变中扮演了协调角色。

Ilya还发表了推文,“我很后悔。我从没想过 要伤害OpenAI。我将尽我所能让公司重新团结起来。”

OpenAI刚刚新任命的临时CEO埃米特·希尔(Emmett Shear)周一公布了他的30天“新政”。他计划改革OpenAI的管理层,并对联合创始人、前CEO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被罢免事件展开调查。

回顾OpenAI的发展,作为初创团队成员之一的阿尔特曼可以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级成员。而1985年出生的阿尔特曼,人生履历也颇为传奇。从名牌大学辍学、卖掉创业公司换来财富自由、执掌Y Combinator成为创投大佬,以及去年爆火的ChatGPT,让阿尔特曼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名声大噪的滋味。尽管此番遭到OpenAI“罢免”,但已有不少人士和机构相中了阿尔特曼的下一次创业项目。

就在外界好奇阿尔特曼下一步将如何规划之际,当地时间11月19日,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宣布,OpenAI创始人阿尔特曼和布罗克曼将加入微软。据纳德拉透露,阿尔特曼和布罗克曼及其同事将加入微软,领导一个新的高级 AI 研究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商业化方面不断开展探索的OpenAI,最初其实是一家非营利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而多次对OpenAI进行公开diss的马斯克,也曾是OpenAI早期的发起人和出资人之一。

不过,2018年马斯克离开了OpenAI。今年7月,马斯克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公司xAI,曾经的“前队友”如今在人工智能的赛道重逢。此番阿尔特曼被“赶出”OpenAI,马斯克还呼吁OpenAI应该公布其解雇的具体原因。有分析认为,OpenAI当前陷入的“内斗”混乱,或将给包括马斯克人工智能公司在内的对手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OpenAI创始人被自己创办的公司“开除”了

一场声势浩大的“内斗”大戏,正在人工智能赛道的明星创业公司OpenAI内部上演。

当地时间11月17日,OpenAI 董事会宣布阿尔特曼被免去CEO职务并离开公司,该决策立即生效。阿尔特曼被“罢免”CEO职务后,OpenAI CTO米拉·穆拉提(Mira Murati)被任命为临时CEO,公司称目前正在物色长期继任者。

对于此番“炒掉”阿尔特曼的举动,OpenAI表示,在阿尔特曼离职之前,董事会进行了审慎的审查,得出的结论是,他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并不坦诚,阻碍了他履行职责的能力,董事会也不再相信他继续领导 OpenAI 的能力。

但据钛媒体报道,其从多个信息源梳理来看,阿尔特曼此番被“罢免”的其中一个猜测,或与阿尔特曼在安全上的冒进和过度商业化、引发董事会其他成员包括联合创始人Illya的不满有关。

据悉,OpenAI的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公司内部创始团队和研发团队,其中包括三位创始人,即CEO阿尔特曼、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 (Greg Brockman) ,以及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沃(Ilya Sutskever)。

此外,OpenAI的董事会还有多名外部人员,其中包括独立董事Quora CEO亚当·德安杰洛(Adam D'Angelo)、技术企业家塔莎·麦考利(Tasha McCauley)以及一家美国技术智库——乔治城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海伦·托纳(Helen Toner)。

而此番阿尔特曼被“罢免”的公告发出后,阿尔特曼本人于社交平台X上回应:“我很喜欢在OpenAI的日子。它改变了我个人,也希望它能改变世界。最重要的是,我喜欢与这些才华横溢的人共事。关于下一步,我稍后会有更多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阿尔特曼被“逐出”OpenAI的同时,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布罗克曼也将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但会继续担任公司职务公司。不过,没过多久,布洛克曼也在社交平台上透露了自己将彻底离开公司的消息。

事实上,阿尔特曼此次被一脚“踢出”自己创办的公司十分突然。两周之前,阿尔特曼还刚刚主持召开了OpenAI的首届开发者大会。甚至就在公告发布前,阿尔特曼还作为OpenAI的CEO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发言,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政府间在AI领域的合作很有信心。

甚至有媒体称,阿尔特曼仅提前一天才得知自己被解雇的消息,布罗克曼则仅提前不到10分钟才得到通知,而包括微软在内的OpenAI投资者几乎都没有收到任何关于阿尔特曼被解雇的通知。

然而,就在外界以为阿尔特曼将彻底离开OpenAI之际,仅仅一天时间,这场“内斗”大戏的剧情却迎来转机。据媒体报道,OpenAI的投资人和员工向董事会施压,要求召回阿尔特曼重新担任公司CEO,包括最大股东微软、风投机构兴盛资本(Thrive Capital)等在内的OpenAI投资人们都在努力撮合阿尔特曼复职一事。

尽管OpenAI董事会被施压不得不与阿尔特曼重新讨论回归事宜,但若想让阿尔特曼重新回到OpenAI,阿尔特曼也有自己的要求,即公司现任董事会成员辞职。11月19日,阿尔特曼在X上发帖称,自己非常热爱OpenAI团队,疑似暗示自己可能会回到OpenAI公司担任CEO。

不过,据外媒最新消息,阿尔特曼回归OpenAI一事基本告吹。据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19日晚,OpenAI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兼董事会成员伊利亚·苏茨克维对员工表示,尽管公司高管努力让山姆·阿尔特曼重新担任OpenAI首席执行官,但他不会再担任首席执行官。

而亚马逊旗下游戏流媒体平台Twitch的联合创始人埃米特·谢尔(Emmett Shear),将接下OpenAI首席执行官这一重任。据报道,当天晚间,数十名OpenAI员工宣布将辞职。一些OpenAI员工告诉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如果阿尔特曼创办一家新的人工智能企业,他们将有兴趣加入。

“ChatGPT之父”的辍学发家史

去年年末、今年年初,ChatGPT以一己之力掀起了海内外新一轮的人工智能浪潮。凭借ChatGPT这款爆火的现象级产品,OpenAI也成功跻身到了人工智能赛道的头部梯队。

不可否认的是,在ChatGPT一炮而红之前,OpenAI在外界的知名度远不比现在。OpenAI早在8年前便已诞生,而作为创始人之一的阿尔特曼,则可以算得上是OpenAI的灵魂人物,其更是被外界誉为“ChatGPT之父”。

雷达财经了解到,1985年出生的阿尔特曼,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长大。年仅8岁的时候,阿尔特曼便学会了编程。而9岁那年,阿尔特曼的生日礼物则是一台电脑。

儿时便已接触到计算机的经历,让阿尔特曼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给阿尔特曼日后的人生规划埋下了伏笔。长大之后,从约翰·巴勒斯学校毕业的阿尔特曼被名校斯坦福大学录取。读书期间,阿尔特曼主要研究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

2005年,阿尔特曼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即自己选择从大学辍学。谈及辍学创业的理由,阿尔特曼曾说,“ 我无法忍受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己却置身事外”。

辍学之后,阿尔特曼与好友合作创办了社交媒体公司Loopt,而这家公司的估值一度达到1.75亿美元。2012年,阿尔特曼以4300万美元的价格将这家公司卖了出去,阿尔特曼借此实现了财富自由,其也因此成为了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后又一个辍学创业的传奇人物。

随后,阿尔特曼转身创立了一家风险基金,并筹集了2100万美元。他将其中75%的资金投给了风险投资公司Y Combinator,并投了Reddit的B轮融资。2011年,阿尔特曼成为了Y Combinator的合伙人,阿尔特曼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企业家和天使投资人之一。

2014年,阿尔特曼甚至还被Y Combinator的创始人Paul Graham选中,正式担任Y Combinator总裁。被委以重任后,阿尔特曼用实绩证明了Paul Graham没有看错人。阿尔特曼的加入,使Y Combinator的规模增长了10倍, 助其成为全球顶级的创业孵化器之一。

据悉,Y Combinator如今已经投资了1600多家早期项目,走出20多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以及众多行业头部公司。其中,Dropbox和Airbnb的估值超过100亿美元,而前两者均出自阿尔特曼之手。

时间转眼来到了2015年,在多位科技领袖的联合下,OpenAI正式诞生。不过,最初成立的OpenAI还是一家非营利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且公司的使命是“确保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

直到2019年,OpenAI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型,由于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高昂的资金支持,OpenAI不得不想办法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团队的运作。在此背景下,OpenAI的性质从非营利组织转变为“利润上限(caped-profit)”公司,即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混合体。

也是在这一年,阿尔特曼辞掉了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的总裁职务,以便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OpenAI上。但阿尔特曼本人其实并不拥有OpenAI的股权。对此,他曾多次解释称,自己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防止股权利益和决策有“冲突”。

正式向资本敞开怀抱后,不少“金主”选择对OpenAI进行押宝。天眼查显示,2019年10月,OpenAI拿下了微软10亿美元的投资,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商业化道路。

此后的几年时间,OpenAI又获得了包括微软、老虎环球基金、红杉资本等在内的众多明星投资方的鼎力支持。今年4月,OpenAI完成一笔规模达103亿美元的巨额融资后,其估值更是飙升至270亿至290亿美元。

事实上,在与OpenAI董事会周旋回归事宜的同时,阿尔特曼也在考虑创办自己的公司。据媒体报道,阿尔特曼告诉投资者,他计划推出一家新的 AI 企业。格雷格?布罗克曼预计将加入这一企业,该项目仍在开发中,目前尚不清楚该合资企业的确切性质 。

有知情人士透露,如果阿尔特曼无法重返OpenAI,身为OpenAI“金主”之一的微软,或将考虑投资他创办的新公司。而随着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宣布的最新消息,阿尔特曼最终加入了微软的大家庭,将领导一个新的高级 AI 研究团队。

马斯克声援阿尔特曼,“前队友”如今变对手

尽管如今国内外已陆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大模型产品,但ChatGPT无疑仍是目前同赛道内最为瞩目和最具实力的明星产品。在各家产品的发布会上,ChatGPT都被视为对标、甚至“碰瓷”的对象,这侧面说明了ChatGPT在行业内的“老大哥”地位。

凭借ChatGPT,辞去Y Combinator高管职务、毅然决然投身到人工智能领域的阿尔特曼,再一次用不俗的战绩证明了自己极具前瞻性的眼光。而身为OpenAI创始人之一的阿尔特曼,此番被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扫地出门”的消息,在海内外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比如,前搜狗创始人、如今以百川智能为名投身大模型创业大战的王小川表示,“太震惊了”;出门问问创始人、CEO李志飞则在朋友圈发文称,“从吃瓜不嫌事大的角度,我觉得世界不差一个平庸的商业化公司,但是需要一个挑战技术极限、不拘一格的屠龙少年,而Sam的种种表现会将OpenAI带向前者,所以我无耻的支持fire”。

而多次问鼎全球首富的马斯克也在X上发文表示,由于研发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危险非常高,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 应该解释其解雇其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的原因。如果事关AI安全,那将会影响全世界。

事实上,马斯克并非完全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提及有关OpenAI 的话题。相比外界熟知的特斯拉、SpaceX等科技公司创始人的头衔,去年将推特收入囊中改名为X的马斯克还有一个不太被外界所熟知的身份,那就是OpenAI的发起人和出资人之一。在OpenAI成立之初,马斯克自身的影响力帮助OpenAI争取到了媒体一定的曝光,并为OpenAI吸引人才出力不少。

不过,在OpenAI初期个人出资1亿美元对其予以真金白银支持的马斯克,在2018年选择离开了OpenAI的董事会,而其离开的理由是特斯拉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与OpenAI存在利益冲突。当时官方介绍,马斯克还会继续向OpenAI捐赠以及担任顾问。马斯克后来表示,这是因为特斯拉和OpenAI都在招揽同一批技术人才,因此存在利益冲突。

但在部分媒体的报道中,马斯克离开OpenAI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据报道,2018年初,马斯克曾对OpenAI的几位创始人提出,希望由他本人全权掌管并亲自运营公司。但马斯克的这一提议,却遭到了包括阿尔特曼等在内的多人的强烈反对,从而加速了马斯克的离开。

而当初与其他伙伴一同致力于通过OpenAI推动AI技术研究和协作的马斯克,其实对AI的态度并不是一味的支持,此前马斯克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对于AI发展的担忧。早在十年前,硅谷各大巨头还在大力投资研发的时候,马斯克就多次公开警告AI技术失控可能会毁灭人类和地球。

而从OpenAI出走后,马斯克也对这个曾亲自参与建立的团队的初心表示质疑。2019年2月,马斯克表示自己不认同OpenAI团队想做的事情。2020年2月,马斯克又强调OpenAI应该更为开放。

上半年,马斯克还在推特上激情开麦“怒怼”OpenAI,“OpenAI最初是作为一个开源非盈利机构来抗衡谷歌,我才将其命名为OpenAI,但现在他们却变成了一家封闭的、追求最大利润的、被微软有效控制的企业。这完全和我的初衷相悖”。

对于马斯克的质疑,彼时还是OpenAI CEO的阿尔特曼曾回应称,OpenAI在重组之后是混合结构(非盈利母公司和盈利性质子公司),不同于绝大多数公司,OpenAI依然会开源诸多产品。

与此同时,阿尔特曼还进一步解释了OpenAI重组后的有限盈利混合结构。作为盈利子公司,OpenAI LP的员工和股东可以得到至多100倍的回报,但超过100倍的部分则会归属非盈利性质的母公司。这意味着即便OpenAI未来成为一家估值数万亿美元的巨头企业,其中的绝大多数也属于控股母公司的非盈利Open Inc。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马斯克和1000多名人工智能专家及行业高管曾签署联名信,呼吁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六个月,理由是这种系统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潜在风险。但如今,马斯克与OpenAI之间却多了几分明确的竞争意味。

今年7月,马斯克在推特上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公司xAI。据xAI官网显示,xAI由马斯克亲自领导,而团队的成员则有着在DeepMind、OpenAI、谷歌研究院、微软研究院、特斯拉及多伦多大学等供职的光鲜履历。

值得一提的是,xAI的12名初创团队成员中,可以看到多位华人研究员的身影。比如,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的人工智能研究者、计算机科学家Yuhuai(Tony)Wu,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于2018年获摩根奖荣誉的Greg Yang,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在多伦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且是2022年Apple博士奖学金获得者的Guodong Zhang,以及本科毕业于清华、博士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的Zihang Dai。

今年11月,xAI团队的首个AI大模型产品——Grok正式问世。据悉,该模型的一大特色是其能实时连接社交媒体平台X。不过,xAI也介绍称,尽管Grok是其在 2 个月的训练中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产品,但其仍处于早期测试阶段。

有趣的是,此番阿尔特曼被“赶出”OpenAI后,X还不嫌事大的在官方账号挂出“求职链接”,并配文“提供工作机会,以防有人需要”。11月19日,马斯克还通过自家平台宣布,X公司的投资者将拥有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 25%的股份。此外,马斯克还宣布xAI的Grok 人工智能助手将直接包含在X Premium Plus 中,并补充说现有X用户可以每月花费16美元来进行订阅。

有分析人士认为,马斯克对xAI的定位可能是对标包括OpenAI、谷歌等在内的知名AI企业,xAI打造的Grok则是OpenAI旗下王牌ChatGPT的竞品。OpenAI日前卷入的“内斗”大戏,或将影响到ChatGPT的发展速度,进而让马斯克的人工智能产品、谷歌的Bard等对手从混乱中受益。

附OPen AI员工公开信全文:

致 OpenAI 董事会:

OpenAI 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我们,OpenAI 的员工,一直以来都在开发最优秀的模型,推动着该领域的前沿发展。我们在人工智能安全和治理方面的工作也正在塑造全球标准。我们所创建的产品被全球数百万人使用。直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侍奉和热爱的公司从未处于如此强大的位置。

您终止了 Sam Altman 的职务并将 Greg Brockman 从董事会中除名的决定,威胁到了所有这项工作,削弱了我们的使命和公司。您的行为明确表明您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监督 OpenAI。

当我们突然得知您的决定时,OpenAI 的领导团队迅速采取措施,稳定了公司局势。他们仔细倾听了您的担忧,并试图在各个方面与您合作。尽管多次请求您提供有关指控的具体证据,但您从未提供任何书面证据。他们还逐渐认识到您无法履行职责,并且是以不诚实的方式进行谈判。

领导团队建议,为了实现最稳定的前进道路 - 也就是最有利于我们的使命、公司、利益相关者、员工和公众的道路 - 您应该辞职,并组建一个有资格领导公司的董事会。

领导层与您夜以继日地合作,寻找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然而,在您做出初步决定后的两天内,您再次违背了公司的最佳利益,撤换了临时 CEO Mira Murati。您还告知领导团队,允许公司被毁掉“与使命一致”。

您的行动明确表明,您无法监督 OpenAI。我们无法为或与缺乏能力、判断力以及对我们的使命和员工关心的人共事。我们,下面签名的人,可能会选择辞去 OpenAI 的工作,加入由 Sam Altman 和 Greg Brockman 运营的新宣布的微软子公司。微软已向我们保证,如果我们选择加入,将为所有 OpenAI 员工提供职位。除非所有现任董事会成员辞职,并且董事会任命两名新的首席独立董事,如 Bret Taylor 和 Will Hurd,并恢复 Sam Altman 和 Greg Brockman,否则我们将立即采取这一步骤。

       原文标题 : OpenAI要散? 超500员工威胁集体辞职要求创始人回归 组织罢免者后悔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