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际旭创的喜与忧,光模块搭起算力桥梁

投资者网
关注

《投资者网》潘思敏

近期,中际旭创(300308.SZ)发布了半年报。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0亿元,同比减少5.4%,归母净利润达6.1亿元,同比增长24.6%。同时,800G等高端产品出货比重的逐渐增加,公司产品毛利率、净利润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迈入2023年,AI成为了全球资本的热捧,“算力之王”英伟达成了最亮眼的那颗星。而算力离不开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在A股市场上大受追捧,创下1283.72亿元的市值记录。

然而随着AI退潮,中际旭创目前市值已不足千亿。中际旭创为何受资本如此厚爱?风光之下,中际旭创的隐忧是什么?

前景光明但内卷不止

2023年以来,随着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工具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AI军备竞赛的开启大幅拉动了算力的爆发式需求。

可以看出这轮AI的技术革新,算力是根基,手握A100/H100芯片的英伟达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61.9亿美元,同比上涨843%。可惜的是,国内显卡企业入场晚、底子薄,产品竞争力弱,很难在这场AI浪潮中分得一杯羹。

但这时,光模块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

光通信网络是算力网络的重要基础和坚实底座,进而拉动了光模块需求的显著增长,并加速了光模块向800G及以上产品的迭代升级。

华为预测2030年全球AI算力将超105ZFLOPS(FP16 精度),2020-2030 年增长500倍。AI算力爆发背景下相应数据的传输硬件需求,东吴证券测算,直至2030年,在不同情景下全球AI算力相关光模块累计市场空间或超过700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在LightCounting公布的2022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中,中国企业占领了7家,中际旭创、Coherent、思科、华为四家厂商占据全球光模块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中际旭创为高端光模块市场龙头,400G光模块全球份额在50%左右。

虽然人工智能与国外大厂的差距还很明显,但中国主导的光模块行业成了中国企业能够大批量参与全球AI分工的领域,作为龙头的中际旭创自然迎来了二级市场的追捧。

而且,中际旭创近几年的营收增长稳定。2020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0.5亿元、76.95亿元、96.42亿元,同比增长48.17%、9.16%、25.29%。同期,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8.5亿元、8.77亿元、12.24亿元,同比增长68.55%、1.33%、39.57%。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0.04亿元,略微下降。但净利润达到6.14亿元,同比增长24.63%。

盈利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主要是高速光模块产品结构及毛利率不断优化提升。

从产品看,2022 年公司高速光模块收入占比90.7%,中低速光模块收入占比6.9%,其中100G以上收入占比70%以上。今年上半年,中际旭创核心产品光通信收发模块产量为323万只,销量346万只。

降本方面,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0.44亿元、1.87亿元,同比变动447.72万元、-5616.42万元。如剔除股权激励的摊销增加费用,两项费用均有明显减少。

随着高端产品的出货比重增加及持续降本增效,公司的毛利率也在逐步提高。2020年到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5.43%、25.57%、29.31%、30.39%。毛利率增长贡献最大的还是光通信收发模块。上半年毛利率为30.82%,同比增加了3.35个百分点。并且,公司表示800G等高端产品取得了良好的订单和市场份额,有望促使产品毛利率、净利润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产能方面,中际旭创在近日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透露,已接到重点客户明年800G需求的明确指引和份额的确认,相比今年需求是几倍的增长,确实有必要快速提升产能。公司已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扩充产能,之后每个季度的产能都会上个台阶,预计扩产一直会持续到明年上半年,且国内和海外工厂同步进行。

毫无疑问,从公司的产品结构就能看出,高速率意味着利润高,公司需要不断地打造具备竞争力的产品,尤其是高速率的产品。并且每一代产品的迭代周期并不长,2022年的市场主流产品是200G、400G光模块,2023年市场产品已经突破到800G光模块。中际旭创预估预计800G在数据中心规模上量会从2025年开始,2025年800G叠加1.6T的需求,趋势已比较明确。

光模块前景明确,但中际旭创并不能直接躺赢,只有通过不断地研发投入提早布局,凭借时间上短暂的领先优势,抢占市场赚取超额收益。

比如在800G光模块上,中际旭创走的是快了一点,但是光迅科技、华工正源、新易盛也都已经进入了交付阶段。

新一轮竞争一触即发,上游的AI厂商们又明确提出了1.6T的需求,以配合未来更大带宽更高算力的GPU需求。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各家光模块厂商都已经进行相关布局,有的已经进入送测环节。

光芯片成为未来主战场

即使不断内卷,但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各家光模块厂商的毛利率水平相差不大。同期,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分别为30.39%、29.41%、21.73%。

想要获取更高的利润,还是得从头做起。国内光模块厂商们不断比拼厮杀,行业的大部分利润却被上游光芯片国外厂商获取。

原因无他,高速率的光芯片技术壁垒更高。

光模块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以2022年中端光模块硬件成本结构为例,光器件占比在70%左右,且越高端的光模块光器件成本占比越高。

而光器件的核心元件为光芯片,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光芯片在低端光模块、中端光模块和高端光模块中所占成本比重分别达30%、50%、70%。

但是,我国的光芯片国产化并不高。据ICC的数据显示,2021年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2.5G及以下速率光芯片的核心技术,部分10G光芯片性能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国产化率不到40%。25G光芯片在5G基站和数据中心市场刚起步,国产化率约20%,而25G以上光芯片仍以海外厂商为主,国产化率约5%。

并且光模块厂商基本都是外购光芯片,并且高端光芯片极度依靠进口,中际旭创也不例外。

那么光芯片厂商究竟有多赚钱?

譬如,光芯片巨头博通FY23Q2财报GAAP毛利率70%,NonGAAP净利润率更是达到了夸张的51.4%。

国内主营光芯片的源杰科技,2022年毛利率达到61.90%,今年上半年因为需求表现不佳营收腰斩,但毛利率仍有39.01%,高于中际旭创30.39%的毛利率。

毫无疑问,光模块在产业链上处于不利地位。

中际旭创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自研光芯片。去年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公司已在部分光模块产品和应用领域采用了自研的硅光芯片。

只有实现了上游光芯片的自给,各大光模块厂商整体毛利率自然会有质的提高,上下游一体化进程势不可挡。

值得一提的是,中际旭创受到众多基金青睐。截至今年6月底,基金合计持有1.69亿股股份,较年初翻了一倍多,约占公司总股本20%。其中,仅在二季度,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均增持超千万股。

想要走得更远,中际旭创需要面临的考验远不止眼前不断产品迭代的光模块。股价大幅增长后,投资者的关注还是需要回归到公司的产品竞争力上来。(思维财经出品)■

来源:投资者网

       原文标题 : 中际旭创的喜与忧,光模块搭起算力桥梁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