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家子气”的AI,还未打通任督二脉
格灵深瞳在具有超高毛利率的同时,背后的却是总体业务量太小。
考虑到格灵深瞳不如商汤、旷世、云从、依图的声名在外,但就算与同样不为人知的创新奇智相比,无论是增速还是营业体量都比不过。
格灵深瞳2021年营收2.7-3.1亿元,yoy为11.2%-27.7%。
创新奇智在2021前九个月的营收为5.53亿元,yoy为86.6%。
这种增速与一级市场大佬们的预期有点不相符,毕竟想实现1000亿美金的估值,按AI公司平均20倍左右P/S的估值,至少也得50亿美金的营收。
结合格灵深瞳的业务与发展,我们认为,格灵深瞳目前出现低营收+低增长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三点。 首先技术落地场景过于局限。
格灵深瞳的技术落地主要依靠安装摄像头,主要应用领域为安防,在功能实现上为代替人工检视居多。对标同样是以安防为主业的海康威视,海康结合自身安防摄像头的优势,积极开发工业园区智能巡检车和能够听声报警的监控功能。
而格灵深瞳在对应拓展“智慧金融”的业务中,仅表明主要用途为场景内的合规性监控。这意味着仅能在类似于ATM机前判断是否有多个人办理业务。机器视觉仅用在监控摄像的场景中,可谓是大材小用。 第二,格灵深瞳的业务开拓能力差。
在智慧金融领域,2018-2020年,格灵深瞳的直接客户仅为农业银行。于2021年与建设银行建立合作。但历年数据体现,来自农业银行的收入分别为468.68万元、2373.97万元、4697.09万元和1702万元,合计占智慧金融领域所有客户总收入的71%。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是,格灵深瞳在农业银行的安防设备合作已在2021年下旬到期。这意味着,尽管已完成了前期项目的合作,并且在积极准备后期投标,但仍存在不能顺利续期的风险。
图:智慧金融2021H1的客户情况 来源:招股书 第三,结合上述两点,格灵深瞳的业务没有能够构建正反馈。
一方面来讲,产品功能单一这使得客户在选择格灵深瞳产品时会倍加谨慎,无法顺利的开拓客户获取数据,这又会影响研发的目的性和效率,两者叠加之下使公司无法取得高速的业绩增长。 若不改变运营策略,格灵深瞳会陷入负反馈。对于此时此刻的格灵深瞳,我们不禁想探寻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为什么它偏离资本的预期那么远?
03不能落地的技术不是好技术
故事的最初,徐小平、沈南鹏、冯波对格灵深瞳有如此高的估值预期,其实并不让人意外,格灵深瞳的确有底气。只因为创始人赵勇是Google Glass 的七位设计者之一,其拥有开宗立派的技术底气:三维成像技术。
那么三维成像技术究竟牛在什么地方?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的流程为:
首先照明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在被测物体上,再通过相机捕获图像,然后由图像采集卡收集并经计算机存储,最后再进行一系列后期处理。但这种仅仅获取一张2D图像技术并不能像人眼一样精确了解物体距离、位置关系等更多信息。
于是便诞生了三维成像技术,这也正是格灵深瞳引以为豪的地方,其目前采用的三维成像技术分支是结构光(双光温测识别设备)和立体成像(皓母行为分析仪)。前者在iphone上用来做人脸识别,后者类似模拟人类的双目视觉。
图片:机器视觉实现原理 来源:网络
图片:格灵深瞳图像采集设备一览 来源:公司官网
Google Glass的产品设计上,三维成像技术是为了服务于SLAM(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的,而自动驾驶是建立在SLAM技术的基础之上:小到做扫地机器人科沃斯,市值最高时1450亿元;大到自动驾驶电动车公司特斯拉,市值一度1.3万亿美金。
格灵深瞳如果把技术的想象力落到实地,那可真的了不得,但天不遂人意。
Google Glass虽然是一步到位的完成视觉信息收集,但落地难度很大。需要算法难度很高,同时对传感器的精度要求也很高。在AI刚刚兴起的2014年,算法的不成熟外加高精密传感器的成本,把格灵深瞳的技术优势“锁在”技术储备阶段,无法从实验室里面出来。 这种空有一身武艺,让市场认为格灵深瞳拥有巨大的营收预期,而忽略实际落地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诸如在图书馆里把风吹动的窗帘识别是人。把背着包的人识别是两个人。在广场上因为光照太强而算法失效。 而彼时的商汤、旷视等公司大多选择用打标注、灌算法的模式逐渐让计算机学会识别人脸。方式虽然笨点,但好在除了工作量巨大之外,方案的推进落地还算有条不紊。并且技术随着方案落地,逐渐掌握核心算法技术,优化实现效果与配置之间的能效比之后,并不比三维成像技术差。
也就是这段时间,格灵深瞳被困在“高级算法”的闭门造车中。错过了商业变现的时机,也错过了自动驾驶的风口。虽然在之后的2016年开始转向以商业变现为优先的研发,但业务也回归到类似于识别车牌号去了。 AI公司的良性业务循环应当是:AI公司攻略前沿的算法技术,把算法在技术难度高的场景落地实施,从而获取数据,最终再度用来攻克前沿算法,无差别的去赋能所有行业。
能否跟上时代潮流和开发新算法,决定了AI公司能够持续站在舞台之上。格灵深瞳早期技术与落地脱节,导致为了活下来在技术门槛不高的场景里打转。 和其他AI公司一样,格灵深瞳同样是超高的研发收入比,上市募资去研究新技术和开发新平台,确实是很有必要。但更为紧迫的是,格灵深瞳客户集中度高,且前五大多为终端用户(一般AI公司客户集中度高是因为把产品卖给集成商),应该考虑开拓更多技术落地场景。 要不然,咱还是先抓紧找客户去吧。
原文标题 : 徐小平与沈南鹏的AI梦,悄悄照进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