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艾媒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即将迎来爆发,预计2025年规模会达到4000亿,到2030年增长至10000亿。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不少企业都跃跃欲试。在艾媒咨询受访企业中,有八成公司表示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六成企业称会在未来会进行布局。
根据瀚纳仕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陆科技行业报告》,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处于领先位置。人才管理方面,中国拥有全球近60%的大数据专家,另外,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还获得诸多政策支持,越来越多资本先后进入该领域,不少公司都获得数十亿融资。
总体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从技术到规模,再到发展布局,都无可挑剔。
而在12月18日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我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提出了两点宝贵建议。
一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坚持自主创新;
二是中国人工智能要构建自己的人工智能体系。
自主创新是驱动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众所周知,人工智能行业才刚刚起步,在多个领域还没有打好基础,甚至发展方向、应用方向还都不确定。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起步早、起点高,但由于该技术还没有在生活中广泛普及,因此优势并不明显。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想要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开发新市场才行。
至于倪光南院士所说的体系,则可以看作是人工智能技术护城河,等同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
建立体系能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两点好处:
一方面市场会变得更加规范,标准更加统一,相关从业者可以拧成一体绳,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让中国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建立更大优势。
另一方面,建立体系可以让中国从技术领导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提升对人工智能市场的掌控力。
若是没有体系,即便有企业技术遥遥领先,产品也出众。但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一厂商一旦被排除在体系之外,也无法发挥自身价值。
在笔者看来,倪光南所提的两点建议,是想要厂商分别从技术和市场角度入手,升级、推广人工智能技术,这其实也是倪光南从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历史中吸取的经验。
中国计算机市场规模虽大,但国内厂商只有少量话语权,自主创新能力低是主要原因。中国计算机制造商核心技术、核心配件都受制于人,另外,中国计算机企业也没有建立自己的体系,规则、标准都由海外企业制定,国内厂商一直在给海外企业做嫁衣。
好消息是,人工智能市场要比计算机市场更大,更有发展潜力。不仅如此,人工智能市场还更年轻,有更高的可塑性。
在笔者看来,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中国科技实现由落后到领先转变的拐点。
你认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能一直维持领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