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供需比例严重失衡。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年版)》指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建设,促进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
6月18日,GCVC全球人工智能视觉产业与技术大会(以下简称GCVC大会)在青岛盛大开幕,大会分会场—技术与教育论坛就AI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及教育的问题展开探讨。
高校大咖 共话AI人才培养新趋势
会上,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纪荣嵘带来了《紧致化深度学习》的主题演讲,分享了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因素、在视觉中的应用以及挑战。同时,针对网络的压缩与加速方法,以实现深度网络在资源受限型设备上应用部署,纪荣嵘分享了参数共享、网络剪枝、权值量化、张量分界、知识蒸馏、结构搜索等前沿技术创新方案。
极视角研究院院长邓富城博士在主题演讲《AI技术落地应用中的“坑”》中表示,AI算法需求,尤其是CV算法需求具有极端多样性,没有任何算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想象空间非常大。AI算法落地应用犹如攀登山峰,无法一劳永逸,需要持续不断迭代更新,征服更多山峰,还需要学界、业界等共同努力推进AI普惠大众。
前沿科技的突破,需要不断避坑和创新,这个过程中AI人才的未来应该如何去发展,来自不同高校的教授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创新培养模式。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投融资专委会秘书长孙焱认为,互联网和云计算正在支撑起一个在广度和深度上前所未有的全球大市场,它将企业以管理来协同的“内分工”,发展为自发自协作的“企业间分工”,并开始走向大规模、实时化、社会化。因此,未来平台赋能的新就业形态可能成为创业的新路径。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王栋表示,学术产业AI竞赛对于培养高端创新AI人才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各大AI比赛同质化较为严重,要在学术竞赛、理论创新、产业需求、人才培养四大方面形成闭环,才能真正助力AI创新人才的培养。
青岛大学数据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主任杨熙鑫分享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课程的体系设计应该并遵循三大原则模块,即专业知识与技能、工程实践与创新、科学与人文素养,积极采用“多方参与、持续改进”的交叉培养机制,不断创新改革与探索。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院长常中华分享了其与青岛市教育局、工信局、人工智能企业等单位联合,采用校企合作、科研一体化的模式,打造了三方联合培养的机制和专业课程体系。他认为:要产教融合,共育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型人才。
校企联动 极视角推出“530”人才培养计划
会上,极视角联合创始人刘若水发布了“530”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530”即在五年时间里,为人工智能产业培养30万算法研发、系统应用、创新管理人才。
对于算法研发人才,通过课程培训考核、竞赛活动优胜等情况对人才进行工程能力认证;对于系统应用人才,进行实训培养,人才基地实习或就业;对于创新管理人才,采用创业创新孵化的方式进行支持。
“530”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采用产教融合的方式,成功将高校的专业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体系、理论课程内容、学生实验场地与极视角平台上的技术工程团队、产业项目案例、人才需求、实训平台产品进行结合。目前极视角已与暨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值得一提的是,极视角旗下计算机视觉开发者平台:极市平台,自2016年诞生开始,已经积累了15万算法开发者。过去几年里,通过交流分享、项目合作、工程实践、竞赛活动等方式,极市平台助力开发者提高算法开发效率,增强算法模型的实用性和泛化性,帮助算法快速工程落地。会上,刘若水发布了极市平台新版,将进一步加速算法产品化,帮助更多的算法工程师提高效率、提升专业能力。
在《AI人才培养未来方向探索》的圆桌分享环节,多位嘉宾和老师也给人工智能领域的在校学生们,分享了学习和实践上的理念。
纪荣嵘表示,学生要兼顾前瞻性和多样化,多走到企业里去实践,也要合理安排课程论文和项目实践上的时间平衡。王栋认为,目前从竞赛和实习上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学生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多目标优化的能力。孙焱提到,学生不要对自己“设限”,扎实落地去学习实践,同时提升自己的“逆商”。杨熙鑫表示,企业都喜欢“好用”的人才,而“好用”的界定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还要有抗压的能力,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南京南邮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定成分享到,学生要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适应产业的发展,打通自己从“人材”到“人才”再到“人财”的道路。
人工智能已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和人才李定成供给,满足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下的人才需求 ,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GCVC大会以“AI新势能,智创新未来”为主题,搭建了人工智能产业、技术与人才的交流平台,引领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优秀青年人才交流及合作,为中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夯实了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