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Path招股书透露行业背景,中小企业数字化薄弱正是RPA兴起契机

王吉伟
关注

“信息化悖论”影响之下,欧美企业流行RPA

以上来自UiPath招股书所提及的7个行业背景,可以说是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应用造成的各种系统性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结果。本质上,是IT技术大量应用后,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去解决各种企业管理软件与应用的互联互通问题。

欧美当代企业,基本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创业之初便能考虑如何将企业架构建立在数字化系统之上。尤其是云计算等技术的率先应用,使得很多初创型企业都是数字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将信息系统应用于企业经营,初始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增效降本,但随着业务的增加,各种应用程序也不断产生,造成数据孤岛与业务割裂是很正常的。

在王吉伟频道看来,UiPath所描述的RPA行业背景,更多地描述了具备信息化基因的欧美企业数字化经营现状。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依赖信息技术,大型企业甚至会因为某项业务或某个项目而开发相应的应用。坚持IT部署投入十几年以上,不断上线各种企业管理软件的企业,必然会遇到各种信息流通不畅以及数据无法有效运转等诸多问题。

IT成本投入越来越多,成效却不见起色,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信息化悖论”之中。这种情况下,具备跨环境部署、不侵入原有信息化系统、集成AI/ML能力、ROI更高的RPA,就成了完善原有IT系统的最佳解决方案。

现在,优先应用RPA已经成为欧美企业财务主管的共识。韧性交付这一新的技术战略趋势,也带动RPA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角。同时,流程自动化已成为全球企业IT技术投资排名中,排名进入了前四。

中国企业数字化程度低,IT复杂程度相对不高

有人会问,中国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上,存在欧美企业所遇到的各种情况吗?同样存在,只不过多出现于大型企业。体量更大的企业很早之前都会学习欧美大型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自然也会效仿其引入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自然发展到一定程度,积病也会一并出现。

至于3000多万中小型企业,更多的则是另外一种情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推进,企业上云等政策的施行,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企业经营变得更加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但国内企业与欧美企业的数字化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2019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数据应用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90%的企业内部存在数据孤岛,约80%的企业不认可自身数据挖掘能力。而在近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仅有25%的企业开展了数字化转型,远低于欧洲的46%和美国的54%。

云化率,简单说就是企业经营应用云计算的比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2019年,美国企业的云化率达到了85%,欧洲为70%。中国企业云化率尚不足40%,从业务量而言也主要来自互联网公司。实体经济、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的上云率依然较低。

从这些数据而言,不管是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还是云化率,中国企业都明显不如欧美。国内的很多中小型企业,因为早期没有更强的实力部署ERP、CRM等各种企业管理系统,反而没有遇到“信息化悖论”的情况。

而当一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微信、支付宝等这些超级应用,使得很多企业在前端业务和后端管理上,直接引入企业微信、钉钉等数字化系统,越过了自建IT信息架构,而直接迈入了SaaS与PaaS时代。

大量企业缺乏数字化基础,正是RPA兴起契机

中国的更多中小型企业,到现在仍然没有数字化基础,正在或者刚开始数字转型。一方面在于以前上一套企业管理软件价值不菲,企业往往会感觉没有必要,规避掉这部分投资;另一方面,大多企业都将重点放在前端的销售等业务上,所以搞数字化、自动化也会优先将投资放到销售与市场方面。

这导致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到现在没有像样的信息化架构,并且后端仍旧存在大量的人力处理简单、重复业务流程的工作场景。

这,也正是业务流程自动化能够兴起的一个契机。

王吉伟频道多次说过,业务流程自动化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更直接有效方式。RPA的兴起,让企业不用从整体IT架构进行考虑,而是直接将RPA用于企业前后端的业务流程优化,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诸如多人办公在使用RPA之后只需“1人1机”的应用场景,比比皆是。而SaaS化,在让RPA部署更加容易的同时,也让更多企业借由业务流程自动化开启企业上云之路。

现在融合云计算、AI、数据挖掘等技术的业务流程自动化,可以引导企业“一步上云”的开启数智化转型。数智型的业务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优先考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辅以其他技术让自动化更加智能、高效地运行,实则就是超自动化。

超自动化是Gartner在“2020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中公布的一项战略性技术。它结合了 RPA、A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流程挖掘等各项技术与工具,目标是增强由 AI 驱动的智能决策和数字化运营。RPA和iBPMS,正是超级自动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事实已经证明,超自动化可以助力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将来势必会大流行。由此,未来RPA也定会大流行。

超自动化不仅适用于企业组织,同样适用于个人。尤其是各大RPA厂商正在积极推动的端到端架构,极大的增强了的超自动化的易用性与普适性。这让UiPath等厂商所提倡的“人手一台机器人”的愿景,进一步走入现实。

而在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市场,RPA除了能够被需要打通数据孤岛的大型企业使用,也能被更多尚未实施数字化的中小型厂商使用。中国不只有数万家大型企业,还有超过3000万的中小型企业,以及7000多万个体工商户,若每个组织都能了解并使用RPA,这个市场规模可想而知。

因此,RPA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比欧美市场更大。接下来哪个海外RPA厂商能够尽力开拓中国市场,也必将在股市获得更好的表现。

【王吉伟频道,关注TMT与IoT,专注数字化转型与流程自动化。】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