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十大AI赋能行业,洞悉未来发展动向

OFweek人工智能网 中字

人工智能在我国有多重要?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再次被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在列举出的几大前沿科技中,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被放在了前三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工智能的优先级。

据IDC与浪潮集团联合发布的《2020-2021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到2024年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占比将达到15.6%,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和中坚力量。

人工智能为行业带来了哪些改变?下面跟随OFweek人工智能网编辑一起来看看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案例吧。

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如今无论卡口、电子警察,视频监控是对图像和视频数据进行语意化和结构化处理最成熟、最完整、应用深度最深的领域。可以说,智慧交通可能是现在新兴技术和应用领域里,率先突破数据应用瓶颈的一个技术领域。

从技术来说,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架构,最先在智慧交通里落地,智慧交通也必将引领整个智慧城市各个子模块的技术潮流和走势。从用户的角度看,交通的智能化,最终会影响到每一个人骑车、驾车、公交出行的感受。每位市民都能够有非常好的交通秩序体验,这一点就需要智慧交通的技术方案去支撑实现。

然而,智慧交通特点在“智慧”,落脚点在“交通”,“智慧”服务于“交通”。在交通强国背景下,智慧交通从前期“单纯以新技术应用”为导向开始向“业务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为导向转变,智慧交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对交通运输行业问题的解决实效。

智慧城市

中国作为第一人口大国,且为了缩短社会贫富差距,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201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60.6%。智慧城市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舒缓人口过于集中带来的医疗、教育、交通资源短缺和环保问题。

据悉,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最近几年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在中国的智慧城市试点项目中,智慧物流、智慧建筑、智慧政务领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前瞻预测随着“银发经济”的发展,智慧医疗和智慧家居将成为下一轮高速发展的着力点。

智慧街道

智慧街道可以理解为智慧社区的“放大版”,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突破,由社区到街道的管理,成为目前发展中心。

而各大城市根据国务院的指导意见,推出适合自身城市街道发展的指导建设方针,推动智慧街道的建设发展。总体上来说,目前我国还处于智慧街道应用和发展的初级阶段,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等沿海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对于智慧街道的应用接受能力相对较高。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建设成本以及消费水平的制约因素限制,智慧街道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共识。

智慧工厂

智慧工厂的核心理念为智能化、柔性化,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将“智能生产”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物联网管理、生产线流程、3D打印、人机互动,实现一个智能化、高效化的操控。

在全球范围,很多巨头企业都进行了智慧工厂的实践,比如重卡巨头MAN公司搭建了全面的厂内物联网体系、建立物料超市、AGV搭载装车;FANUC伺服电机和机器人生产实现高度智能和自动化操控;三菱开展智慧工厂,采用新型机器人装配产线,提高产量,节省成本;西门子安贝格电子工厂,通过智慧工厂方案,实现了产品生产的多品种混线生产,高效智能。

在我国,智慧工厂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问题是前期投入较大,后期运维成本较高,从而让智慧工厂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智慧园区

园区指一般由政府(民营企业与政府合作)规划建设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道路、仓储及其它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准性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智慧园区平台主要包含三大模块:智能化应用系统、绿色节能管理和政务办公服务平台。

据IDC《中国智慧园区市场现状与预测分析,2019》,中国智慧园区建设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2019年数字化投资超过1600亿元,未来三年增长近20%。以华为、阿里、腾讯为代表的平台服务商对智慧园区市场关注度的提升,更加速了智慧园区市场的发展。

智慧园区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包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了园区的低碳运行;管理流程优化,实现园区运行的全过程控制;强化统计分析,实现园区信息资源深度开发;提高人员劳动生产率,实现园区价值最大化;顺应智慧城市发展方向,推动新型战略产业发展等。

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实现数据化、网络化、协作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并能对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及后勤保障进行洞察和预测的智慧学习环境。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智慧校园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超定型,产业特点、产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经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形成供应链整合,差异化策略为主,成本领先为辅,盈利水平提升。

但总的来看,教育信息化行业在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机遇和挑战并存。特别是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赋能下,它们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设备和系统平台使用率的提升,教育信息化企业自身的技术服务和运营能力的重要性将随之凸显。

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是“互联网+”理念与传统建设工程领域的深度融合,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智慧工地围绕建筑工地现场生产进度、重点设备、人员管理、绿色文明施工等各方各面,充分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高科技信息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一体化的可视化管理,实现智能化的交互、高效化的工作。

由此,无论是建设集团、施工企业还是政府监管部门,都能从中受益,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科学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及方针。

智慧仓储

智能仓储系统是运用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光导技术、射频识别(RFID)、声控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对物品的进出库、存储、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物流活动。主要包括:识别系统、搬运系统、储存系统、分拣系统以及管理系统。

近年来,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仓储物流连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传感器、射频识别、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升级,大量仓储设施通过传感器接入互联网,以信息互联、设施互联带动仓储互联,使仓储信息互联互通成为可能,大大促进智能仓储的发展。

根据Logistics IQ的最新报告数据,电子商务、新零售及第三方物流的驱动作用凸显,2018年全球仓储自动化市场为130亿美元,2019年达到139亿美元。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工业4.0时代,客户要求高度个性化,产品创新周期缩短,生产节拍不断加速。

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向制造业的全面深入,生产要素高度灵活配置,大规模定制生产得以实现,传统的生产流程、生产模式及管理方式不断被打破。

另一方面,新兴自动化和智能技术促进了现有硬件设备的扩容与升级,改善了仓储物流运作流程,提高了仓储技术装备的柔性化应用水平,降低了物流成本。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智能技术使得仓储装备的技术集成程度进一步提高。

技术集成能力成为国外仓储装备研发与制造能力的优势所在,成为仓储装备行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智慧银行

智慧银行是传统银行、网络银行的高级阶段,是银行企业以智慧化手段和新的思维模式来审视自身需求,并利用创新科技塑造新服务、新产品、新的运营和业务模式,实现规模经济,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达到有效的客户管理和高效的营销绩效的目的。

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前沿技术,已经有多家银行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智慧银行网点。在《2019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中,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指出国内智慧银行发展已经达到成熟阶段,智慧银行涌现出“5G+智慧银行”等新模式,大幅提升了银行业务离柜率。

目前,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各行业朝着智能化发展;其中,金融+科技也是我国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我国相关部门通过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鼓励银行向信息化、数据化、智慧化发展。

在智慧银行建设方面,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曾提出智慧银行的建设至少需要更新四种理念,分别是客户中心理念、服务下沉理念、数据共享理念以及科技前台理念。

结合智慧银行的建设理念来看,未来我国智慧银行在AI、5G、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以及消费者的金融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的智慧银行将会朝着智能化、场景化、服务多元化以及数字化方向发展。

智能汽车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智能汽车技术趋于成熟,自动驾驶汽车临近商用,宝马、奔驰、谷歌等著名企业开始市场布局。汽车产业实现全面而深刻的智能化创新,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无可争议的总趋势,我国智能汽车行业也发展迅速。

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并加速向各领域渗透的当下,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共识。

而在近些年,我国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创新驱动,完善标准规范,推动测试应用,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搭建了跨领域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与此同时,加快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建设了上海、重庆、北京等地的测试示范区,有效激发了企业动力、市场活力。

小结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最新技术在各行业中应用,优秀的商业落地产品/技术方案是判断企业商业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不同的行业和场景中落地AI技术,未来“AI+产业”将开创商业模式新格局。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