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O的道路上,京东数科是去是留?还是转换场子?
作者 | 丰远
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继蚂蚁集团任命合规负责人之后,京东数科直接将合规官升任为CEO。
据媒体报道,经京东集团管理层提议,拟报京东数字科技董事会批准:任命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为京东数字科技副董事长及京东集团幕僚长,任命京东集团首席合规官李娅云为京东数字科技CEO,接任后她将统筹负责京东数字科技的日常经营管理,并协助京东数字科技副董事长陈生强做好战略、产品和研发的落地,向刘强东汇报。
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称,此次变动是为了更好的顺应瞬息万变的行业局势,积极拥抱政策和监管的变化和要求,同时最大化的发挥集团领军人才的优势。
而最近的京东数科也不平静,持续曝光在媒体视野中。一边是因为低俗广告风波而屡屡道歉,以及下线存款业务;一边是马不停蹄的合作拿直销银行牌照,助力数字人民币试点。此次临阵换帅,虽有意外但也有据可查。
业内人士指出,巨头公司发展需要创新,像蚂蚁、京东本身也是一个生态,有很多需要尝试的地方,但是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未来一定是合规先行,创新变得相对困难一些,与此同时,这些金融科技企业也将会更符合监管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 (试行)》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于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发行人,交易所应当自受理注册申请文件之日起3个月内形成审核意见。但“发行人根据要求补充、修改注册申请文件,以及交易所按照规定对发行人实施现场检查,或者要求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对有关事项进行专项核查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而上交所科创板在9月11日正式受理京东数科注册申请,并在9月30日闪电通过问询之后(注:京东数科于10月16日作出问询回复),截至目前已有两个多月,京东数科的进度却再无更新。部分行业人士猜测,京东数科IPO大概率也会暂缓。
01
合规官前置,京东数科的“阳谋”
公开资料显示,陈生强2007年4月加入京东,为京东集团的第一任CFO,2013年起任京东金融CEO。2018年11月,京东金融进行品牌升级,京东数字科技成为公司的母品牌。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旗下如今包含智能城市、数字农牧、金融科技等业务板块。京东数科的招股书显示,在IPO前,刘强东的持有 74.77%的表决权,陈生强的持股比例为4.23%,是仅次于刘强东的自然人股东。
李娅云2007年12月加入京东,先后任京东集团法务负责人、审计监察负责人、首席合规官。李娅云基于对假冒产品“零容忍”政策制定了一项强烈的道德与合规计划,通过推出防欺诈培训、举报方案及内部欺诈调查框架,推广全公司诚信文化。李娅云亦负责建立有效的合规及内部控制,以满足美国上市的要求。并且从2016年3月至今,李娅云历任京东数科监事、监事会主席。
对于此次CEO的调整,京东数科对财经网回应称,这一管理层的任命提议也是京东集团轮岗制度的体现,目前京东集团的核心管理层在现有岗位上满一定年限后都会转至其他不同岗位进行轮岗,以此打造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多元视角。
京东数科同时表示,出任京东数字科技副董事长及京东集团幕僚长,将有助于陈生强先生将更多精力聚焦前瞻发展和业务布局,凭借其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战略洞察,在战略规划、产品打磨、技术升级上进一步构建数字科技业务的核心壁垒,协助京东集团刘强东从更高、更长远的角度为京东数字科技超前谋划、拓展未来。在新一届京东数科管理层的带领下,京东数科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持续打造通过数字化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断为社会和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媒体表示称,“这项人事调整可能有几方面原因:其一,近期京东数科旗下京东金融广告引发了较大争议,可能是造成人事变动的原因之一;其二,根据京东数科财报看,除了依托于集团内部业务,并没有披露更多的利润点,可能是将来需要调整的方向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暂缓IPO后的11月中旬,蚂蚁集团已任命蚂蚁集团副总裁李臣李臣为合规负责人,直接向蚂蚁集团CEO胡晓明汇报。业内认为这个任命的指向意义比较强,设立这样一个岗位意味着蚂蚁要将合规工作做好的决心是巨大的。
而在《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中,证监会明确规定:证券公司应设立“合规总监”,“合规总监”是公司的合规负责人,对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和执业行为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监督和检查。
但在业内看来,京东数科此次换帅,更多可能是一场应对合规政策的“阳谋”,毕竟京东数科的业务具有专业性,一般人做不好,通过合规官前置以及业务后置的方式,能够更好的解决潜在风险和问题。京东在公告中也明确表示,李娅云主要统筹负责京东数科日常经营管理,而战略、产品与研发等核心职能则继续压在陈生强肩上,刘强东还特别强调李娅云要“协助京东数字科技副董事长陈生强做好战略、产品和研发的落地”。
与此同时,从京东数科递交科创板申请之后,到目前已经有三个月了,即便不将交易所进一步问询,以及中国证监会要求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等对有关事项进行核查的时间不计算在内,那留给京东数科最终审核的时间,可能也就只有一个月了。
02
政策监管效应的持续释放
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金融科技企业一系列调整的背后,主要还在于其商业模式的模糊性以及政策监管的趋严。
以京东数科为例,这些年虽然不断强调自己的科技属性,向科技企业转型,但其收入主要依赖于金融产品的支撑,也就是说它的金融属性还很强。网络小贷新规对蚂蚁集团的限制同样适用于京东数科,且后者受到的冲击不亚于蚂蚁集团。
东吴证券的报告指出,京东数科将自己的业务架构划分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如果从产品与服务层面更直观来划分,基本可以分类为:连接C端用户与金融机构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包括京东金条、财富管理、信用卡推荐、保险销售;服务于商户的京东白条、收单及会员管理、票据平台;服务于政府的一些智慧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业务中,京东数科也提供金融科技的输出服务,但本质上仍然是流量变现的商业逻辑。
从具体的商业模式来看,京东金条、财务管理、保险销售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与蚂蚁的借呗、财富管理等业务模式相似。不过,京东白条的商业模式颇具特色,虽然消费者使用起来都类似信用卡,但京东白条采用“商家赊账”模式,大部分情况下没有金融机构参与其中,这与蚂蚁花呗的“金融机构贷款”模式显著不同。规模方面,根据陆金所披露的互联网金融TOP5数据,判断京东的贷款、财富管理规模也都达到数千亿级别。
而在政策层面,央行接连发文要求管控金融控股公司。今年10月,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将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新增纳入监管职责。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如经国务院金融委认定,也可能既要受到金融控股公司办法的约束,又要纳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
11月2日,央行、银保监会下发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互联网小贷及联合贷款业务提出更高的指标要求。与此同时,新规也给蚂蚁集团跨省经营、贷款金额带来了直接限制,公司联合贷款等业务也因此产生了明显的资本金缺口。
最近,央行党委再次召开扩大会议强调,明年将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体包括,巩固拓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成果,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压实中小银行风险处置责任。同时强调,要加快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尤其提出,要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规范发展,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政策效应也传导到市场层面,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近期纷纷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截至12月21日,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支付宝、腾讯理财通、度小满金融、携程金融、京东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金融、360你财富等9家头部互联网平台已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
在京东集团的三驾马车中,相比于京东健康、京东物流,京东数科是传闻最早上市的企业,但从目前来看,却走了一条最难的路。在IPO的道路上,京东数科是去是留?还是转换场子?毕竟李娅云在满足美国合规方面经验丰富。这些也都值得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