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时候简直超出人们的想象,早先只能在电影、漫画中出现的“黑科技”,如今有许多已经变成了现实。或许再过几年,人工智能还有更多创新型应用出现在我们面前,带给我们新的感触和体验。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总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态势,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走向,已成为了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对于今后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来说,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应用模式加速创新、行业规范日益健全、尖端人才开发软件、系统等,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拿上海来说,截至目前,上海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共有1116家,2019年规上企业产值约1477亿元,比2018年增长10.7%。围绕产业链各个环节集聚发展,上海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微软、阿里、腾讯、百度、亚马逊等龙头企业纷纷在围绕产业生态在上海布局。
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驶入了一片风光旖旎的新海湾。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超过51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超过2600家。与此同时,新一批世界级应用场景正在上海等地全力打造。
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地方政府共出台276项涉及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政策,超过2018年的259项。覆盖了智慧政务、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车联网、智慧教育等诸多领域。同时,从内容看,与2018年相比政策更加细化,推出了一系列对具体产业和应用场景开放的扶持政策。在智能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我国在2018年163家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的基础上,2019年新增产业园区138家。
从企业布局来看,不少人工智能企业正紧抓“AI+新型基建”的契机展开角逐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走出了一条由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而在政策扶持、技术攻关提速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产业广阔的增强前景也分外引人期待。
根据德勤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全球市场分析机构Sage的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GDP带来15.7万亿美元的增长。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预测,今年全球的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6800亿元人民币,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710亿元人民币。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坚持更深更广的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营造规范有序发展环境,将为接下来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各类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人们享受便捷智慧生活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撑。实际上,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已经硕果累累,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中国的人工智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例如,在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领域,中国已经超过某些国家。
人工智能在一定层面上改变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甚至对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带来重大影响。今后人工智能在规模化应用时,也必须跨过行业规范、法律法规、文化伦理等关口,规范、有序地融入各个行业发展的历程。
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已具备政策、应用场景、海量数据资源等几个方面的优势。与此同时,传统行业与AI结合后,人们在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娱乐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将享受到AI向善的赋能力量。中国政府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