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是门技巧活,同样的企业在不同的时间点或市场,就可能遭遇天壤之别的待遇。比如李国庆就一直抱怨,当当那年上市被严重低估,融资金额太少,影响了他们后续的发展。
其实,上市传闻往往不是空穴来风,很多时候是厂商有意识地试探资本市场的态度。如果市场反应冷淡,厂商辟谣了事;如果受到追捧,争取到一个好估值就果断出手。早前有媒体报道,由于监管机构对其盈利能力感到担心,2018年下半年蚂蚁金服决定推迟IPO计划。资料显示,蚂蚁金服受行业大方向和加大推广等因素影响,当年亏损了19亿元。
传闻蚂蚁金服已经开始盈利,目前可以判断,蚂蚁金服非常乐见股票上市,但更希望以较高的估值IPO,从而获得利益最大化。
近年来,蚂蚁金服的融资规模越来越大,估值也越来越高。今年1月14日的传闻中,蚂蚁金服的顾问私下就该公司的股票发售与潜在买家接洽时,对蚂蚁金服的估值已高达2000亿美元。这个估值在国内互联网企业中,可以排在腾讯和阿里之后成为第三大公司,称之为再创一个阿里也不为过。
近来,网易、京东等纷纷在港股二次上市,互联网企业上市环境大为改善,客观上有利于蚂蚁金服的IPO。要知道IPO中,科技概念要远胜金融概念。看来,这一次,蚂蚁金服改名后上市的可能性很大。
科技概念更有利上市
两年前,小米赴港IPO曾创下了很多个第一。
它是香港资本市场第一家“同股不同权”创新试点,还创下来了全球散户规模最大的IPO。同样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关于小米的“定位”争论,在当时的招股书里小米认为自己“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可外界却认为它是一家“硬件公司”。表面看起来是概念之争,内里却关乎着小米估值。
因为互联网公司的市盈率要比硬件公司来得高,定位成“互联网公司”,小米市值会“凭空”的翻上几倍。
蚂蚁金服改名蚂蚁科技后,业界猜测和要上市有关,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相比金融概念,在股市上科技概念更“吃香”。
根据目前股市的表现来看,金融类公司的估值整体都不算高。以港股为例,小米集团(HK:01810)市盈率现在大概在34倍上下,中信银行(HK:00998)市盈率则在3倍左右,像刚刚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京东集团(HK:09618),市盈率更是达到了111倍。
受疫情影响,今年几乎所有传统银行、信用卡公司股价的表现都很一般,反而不参与资金业务的支付公司出现良好的上涨势头。
其实,金融科技公司改名自2016年就已“风靡”,2018年“京东金融”更名为“京东数字科技”。2019年9月,“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小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同年11月,在美上市的拍拍贷也宣布更名为集团。
这种风潮的形成主要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金融科技开始替代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圈的新概念,另外金融业务的监管趋严,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弱化金融色彩,开始注意强化自身的技术属性。
相比“同行”,2020年中蚂蚁金服的改名并不算早,或许正因如此,进一步加剧业界的猜测与讨论,至少可以肯定,这次改名是为了未来上市所做的准备。
针对外界的议论,蚂蚁集团方面并未正面回应,只是表示“新名称意味着我们将全面服务社会和经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但蚂蚁还是那个蚂蚁,坚持创新,用技术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创造价值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在大众印象里还只是“支付宝”的另一名称的蚂蚁金服,其业务边界和体量,早已超过了外界的认知。
从各种角度来看,蚂蚁金服都具备了上市的一切“条件”。不过,上市也是把双刃剑,比如华为一直没有上市计划。上市能够获得稳定的融资渠道,可付出的代价就是“自主”性,为了“讨好”股民就需要持续的丢出“漂亮”的财报业绩,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这个目的放弃了长远的发展计划。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蚂蚁金服上市的可能性就会很小。其实,对于“家大业大”的阿里而言,也需要它上市来解决目前的一些“问题”,这也是天浩认为它今年上市可能性最大一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