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灵活的数据调度与分析,完成完整业务闭环
对于物流行业而言,物流闭环并不是把货送到目的地就完结,而是需要在运后进行数据分析,提取运输特征及经验路线,为下次配送任务做出参考,进而提升运营效率。
比如百度地图通过鹰眼管理的海量轨迹数据,提取诸如起终点行驶里程、停留点等轨迹特征,通过大规模轨迹信息化比对,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挖掘常走的经验路线,将这一能力和货车的导航结合在一起,就可形成一种定制化能力闭环。截止目前,百度地图单日解析的物流运单超过全国50%,单日物流车辆轨迹里程高达1.5亿km。
另外一些维度中,百度地图还能提供像里程计算、速度计算、停留点分析,以及通过轨迹分析判断驾驶行为,分析出司机是否有急加速、急转弯等异常行为,便于企业进行监管和考核。
在智能交通场景中,百度智能交通专网地图解决方案提到了百度地图赋能“河北省道路交通运行状态感知评价系统”的案例。同样是通过数据的融合,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大维度、38项指标,准确刻画出当前交通运行态势以及交通管理服务水平,以此来达到提高交通治理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交通和物流行业“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百度地图以“介质”形态存在,将与其中关联的各方用数据串联,然后运用算法优势和生态合力完成了对现有交通和物流行业管理方式的重塑。
重构地图价值,在于如何讲好“地图”之外的故事
根据百度地图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目前,百度地图日均位置服务请求次数突破1200亿次,日均轨迹里程20亿公里,注册开发者数量达180万,服务超过50万个移动应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化位置服务平台。
然而,我们从百度地图在此次云智峰会上亮相的3个解决方案中又能看出,在导航定位的基础能力之外,百度地图又有了更多在地图边界之外的扩展,也给了我们对地图更多的想象空间。
对此,百度CIO、百度地图事业部总经理李莹认为未来地图的价值将体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是地图的基础能力,即地图所能应用的场景的丰富程度。除了现在的手机端,还包括汽车、家居等场景,如果更细化一些,就是需要地图渗透和覆盖尽可能多的App应用,让用户一用到地图,就能感受到AI和生态所带来的能力。
其次是产品力,即用户体验,让每一个用户在使用时能感知到这张地图在更准确、更丰富、更易用的功能之外,还会因为在AI能力的加持之下,获得更多“地图”之外的体验。
如今,完成转型升级与产品重塑的百度地图,不光是国民出行的必备,也成为了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基础。在更多场景出现时,比如面对B端的物流行业,可以赋能和助力行业转型;面对C端出行领域,提出智能停车解决方案;还有面向G端政府交警管理难题的专网地图……这些都成为其通联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基础。
可以看出,随着百度地图渗透场景的增加,越来越多赋能与助力宏观经济管理之后,地图与地图之间也将逐渐拉开差距,而未来,百度地图或将讲出更多“地图”之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