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荟萃,工信部公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入围名单”

OFweek人工智能网 中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入围揭榜单位名单”。据了解,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早在2018年就启动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牌工作。

该榜单目标为,甄选一批拥有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发展潜力强的企业、科研机构等,提升产学研用各方积极性,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

此次评审将围绕《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任务,聚焦17个领域以及细分领域,重点突破一批创新强、落地效果好的AI标志性技术、服务和产品。

本次揭晓的名单中有哪些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技术与企业,跟随OFweek人工智能网编辑一起来看看吧。(下文为部分上榜企业)

1.创泽智能机器人

创泽智能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及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研发,旗下拥有“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安防机器人、家庭陪伴机器人”等多款产品,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国内前三。

本届榜单中,创泽智能被评议为“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项目技术攻关单位,据了解创泽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是国内最早通过国家“EMC”和“安全”双资质认证的四款机器人之一,曾两次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2.百度

百度AI技术研发专业程度与水平在国内长期处在行业前沿,2019年发布的《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表明:人工智能申请人专利申请数量显示前10位企业中,百度以5712件专利位居榜首,同时这也是百度连续两年蝉联第一。

本届榜单中,百度旗下的AI开源开放平台、智能语音交互、百度翻译、昆仑芯片及百度AIoT安全系统五个参选项目上榜,上榜项目涉及了从底层的深度学习框架、芯片到技术应用、AI安全等人工智能领域多个方向,覆盖范围广泛。并且百度上榜项目数量同样位居AI行业第一。

3.云天励飞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视觉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致力于打造基于视觉芯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技术的“视觉智能加速平台”。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云天励飞在全球首创"云+端"视觉智能技术战略,率先布局人工智能芯片和数据算法研发,推动研发创新能力持续性提升,实现公司愿景“让智能无处不在”。

本届榜单中,云天励飞在两项人工智能重点任务上获得肯定,分别是智能终端人脸识别系统和终端神经网络芯片两个重点项目技术攻关。

人脸识别领域中,云天励飞推出全球首套动态人像识别系统-云天"深目",可大规模人像信息采集、搜索、布控和数据挖掘,并实现"亿万人脸、秒级定位"。自2015年在深圳市龙岗区上线后,协助公安破获各类案件5000+起,并被快速复制到深圳大部分区域以及北京、上海、杭州、新疆、河南等二十多个省市以及东南亚等国家。

而在神经网络芯片领域,云天励飞历时三年研发,推出了“云天初芯”DeepEye1000,并开创了芯片开发史上的奇迹:7天时间跑通人像识别、人脸识别的全链路算法;30天跑通完整业务的Demo;60天跑通100万人像以及基于4K的200个人像抓拍和识别的全功能。该芯片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神经网络处理器设计的自助可控。

4.国芯科技

杭州国芯科技成立于2001年,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2008年底,公司开发的数字电视芯片产品销售已超过四千万片,是国内数字电视领域解调解码芯片出货量最大、产品线最齐全的本土芯片设计企业。

本届榜单中,国芯的终端神经网络项目在人工智能重点任务上获得肯定,“基于语音视觉融合的智能物联网AI芯片”,被列入揭榜名单。

杭州国芯深入AI芯片的探索和研发,自研神经网络处理器gxNPU,针对性打造多核异构的AI+IoT芯片,并于2017年发布业内首颗物联网AI芯片GX8010及其衍生型号GX8008。

该款AI芯片,是专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应用设计的嵌入式SoC芯片,独特地设计为多核异构架构,集成自主产权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用于语音信号处理的DSP处理器等模块,兼具图像处理能力,具有高智能、低功耗、低成本、全集成等特点,可应用于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智能玩具等应用场景。

写在最后

榜单中仍有许多企业,笔者本文并未介绍完全。例如,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高精度全参数三维人脸库的复杂动态场景人脸识别成套技术和产品》;深思创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终端神经网络SOC芯片Abacus-Vi01》;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基于人工智能的典型行业网络安全保障服务平台》;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星时代AI卫星网络系统》。

从榜单中的创新技术与企业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正在我国蓬勃发展,企业积极布局AI产业生态链,逐步推动AI技术商用场景落地。我们在为民族企业感到的自豪的同时,也需要明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不是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唯有整个产业界协同努力,才能争取到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话语权。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