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芯片有四个最为火热的商业应用场景:云计算、家居/消费电子、安防监控和自动驾驶汽车。
目前第一个云计算云端AI芯片的市场已经较为成熟,全球各大科技巨头扎根已深,格局很难被撼动。相比而言,后面三个商业应用场景,包括种类繁多而且数量巨大的终端AI芯片市场还有待拓展,是众多AI芯片初创企业的机会所在。
智东西就AI芯片产业给出了系列重磅报道,通过对AI芯片最热的四大应用行业与各大入场行业玩家的拆解,全景式地解构了AI芯片产业链面貌。未来,每个芯片都提升它的AI计算能力,小到一个耳机、一台音箱,大到一台工业机器人、一辆自动驾驶汽车,这些终端的AI化将深入到各行各业当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大应用场景行业,未来,工业、制造、医疗、教育等行业也会逐渐被AI芯片渗透入侵;随着AI计算逐步渗透社会各行各业,我们的世界将逐渐被AI重塑,我们也将进入一个AI社会。智东西指出,我们即将进入“无芯片不AI、无终端不AI、无行业不AI”的时代。
--- ③ ---
智能芯片的困难与隐忧
不过,智能芯片行业集体狂欢的背后,总是存在冷静的声音。智东西报道,不少业内人士都曾经向智东西表示过对智能芯片行业的几点担忧:
第一,芯片竞争非常惨烈,是个“数一数二”的行业。芯片的优势在于规模,一块普通芯片的销量需要达到百万颗级别才能达到盈亏平衡。一旦市场开始成熟,巨头们能够通过十倍、百倍的产量进行市场收割,这些大量涌现的AI芯片创业公司可能最终只能跑出来一两家。
第二,人工智能技术宣传多,行业落地少。几乎所有AI芯片创业公司都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定在了安防与自动驾驶这两类市场上,对于安防而言,AI这一市场需求虽然已经存在多年,但是大规模远距离场景下的AI应用还有很多工程化问题需要解决;而对于自动驾驶而言,一则这一技术离大规模落地商用还有一段时间,二则各大车厂把安全属性奉为至高,对人工智能目前的“黑箱”状况较难接受。现在除了手机外,并没有哪一款AI芯片销售量超过100万块的。
第三,人工智能算法还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每半年到一年间计算模型都在发生变化。而芯片的设计研发周期普遍较长,只有非常成熟的算法才适合固化到芯片上,现在的人工智能算法还不够成熟。
相似的说法也同时被专家表示。
2018年3月,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却给智能芯片这个热得发烫的产业泼了点冷水,他表示,人工智能要成为半导体增长主要驱动力,还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新算法层出不穷;二是还没有统一的算法。他呼吁,当前人工智能领域芯片已经炒作过热,在目前还没有出现AI通用算法的芯片,以及AI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的情况下,AI芯片未来发展还有长路要走。而推进AI芯片需要软件、硬件双轮驱动发展,其中,软件更是扮演核心的关键角色。魏少军认为,如果未来没有出现AI通用芯片,那么目前部分甚至大部分创业者恐怕都将成为此次技术变革中最令人钦佩的先烈,因为只是针对现有特定的垂直应用开发IP核,最后多会被大公司所吸收,最终被各种各样的SoC所集成。未来2~3年产业恐怕会进入技术变革的一轮低潮期。
--- ④ ---
智能芯片政策与发展趋势
国家对于人工智能及AI智能芯片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7年7月与12月,国务院与工信部接连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出了我国面向2030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三步走”战略,还将神经网络芯片(AI芯片)提到了三大核心技术之一的高度。 《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国内AI芯片技术需要取得突破进展,包括云端神经网络芯片和终端神经网络芯片。与此同时,AI芯片需要实现在智能终端、自动驾驶、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化商用。
2018年5月,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表示,人工智能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张峰指出,未来应加强感知计算、机器学习、类脑计算等前沿领域研发攻关。支持核心技术突破,围绕具有全局影响力、带动性强的关键环节,重点突破智能芯片、传感器、核心算法等方向,提升软硬件技术水平。
中金公司的研报称,当前中国AI芯片投资热情高涨。中国从事AI芯片研发的公司超过20家,集中于边缘推断芯片。测算表明,部署于消费电子、自动驾驶汽车、安防设备、物联网设备等边缘设备上的全球推断芯片市场规模将年均增长132%至2022年的230亿美元。工业物联网相关的AI推断芯片也有可能是下一个蓝海市场。
智能芯片的未来一定是多样化,不同种类的产品满足不同功耗、尺寸、价钱的要求。人工智能是一场马拉松,现在这场比赛才刚刚开始。
本系列下一篇文章,将探索下一个AI落地行业。
PS:吟名言一句,放松一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
(作者: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