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海外企业之中在发生一种很有趣的改变,那就是AI正在脱离其他部门附属品的角色,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或事业部。
先是CEO纳德拉对微软大动干戈地进行了重组,将原Windows部门重组成“设备与体验”和“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平台”。很快谷歌也宣布将原来的人工智能及搜索部门一分为二,将人工智能部分独立出来,归由原来谷歌大脑的负责人Jeff Dean领导。不久苹果又挖角了谷歌前人工智能及搜索部门主管John Giannandrea,任命其领导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战略并直接向Tim Cook汇报。
(苹果雇用谷歌前人工智能主管John Giannandrea)
对于AI行业来说,这显然是好消息。谷歌和微软一样,原本将AI与自身最核心的业务归拢在一起,如今将两者区分开来,无疑是一种提升对AI重视程度的表现。未来的风向或许是,深度学习不再是某一项业务的衍生品或附庸,甩掉原生根系的纠缠,走向独立发展、高频竞争的快车道时代。
而在整个AI快道比拼当中,硬件算力、数据算法等等元素无一不处于白热化的竞赛之中,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论文、新的产品问世。可隐藏在快道底层的,却是一个极易被忽视,但却实际至关重要的问题——深度学习开发框架。
每位AI开发者每天都会使用它,可外界对它的关注却少之又少。但深度学习开发框架绝非一滩死水,悄然之中谷歌、Facebook、百度三大AI巨头,正在围绕深度学习框架展开一场新的“三国杀”。
AI要冲:深度学习正在变成一件更专注、更系统的事
在谷歌原来的业务结构中,谷歌大脑本是一个偏重于研究的团队,在深度学习、NLP、CV等等领域的国际期刊和学术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并且将开发框架TensorFlow归拢到自己旗下。
随着近一两年间AI相关技术的应用性增强,谷歌大脑的上述研究结果也开始有机会进一步投入产业。谷歌这一次提升AI业务的重要性,或许是在谋划AI业务独立开发和系统性业务布局的可能——AI与工业、AI医疗影像……当技术前景越来越广阔时,就进一步展现出了深度学习开发框架在产业关系中的战略要冲地位。深度学习开发框架可以圈定开发者和应用,从而释放谷歌在AI方面的技术能力和未来TPU的计算能力。
巨头们纷纷开始调整架构,意味着深度学习正在走向系统化和专注化,这以数据、感知与运算的深度缠绕的产业领域,开发以及开发者生态自然成为了产业活跃度的基石,有关开发生态的竞争则直接体现在了深度学习开发框架的发展中。
比如,Facebook就不愿让谷歌独享深度学习开发平台带来生态收益,在去年年初推出了针对意味十足的开发平台PyTorch。并且在去年9月联手微软旗下的CNTK和Caffe2,推出了一套开放的神经网络交换格式,为的是在谷歌生态愈发封闭时,提升场内其他选手之间框架格式的互通性。
而在中国,百度的PaddlePaddle也在不断发展,凭借本土化特色吸引了国内的开发者,综合GitHub pull request的数据来看,PaddlePaddle已经成为了全球开发热度增速最高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同时随着百度在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海外高校频繁开展技术交流活动,PaddlePaddle甚至在逐步走向世界舞台。
不知不觉间,这三大科技巨头专属的深度学习框架,正在展开一场新的三强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