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杨元庆:年轻化、AI化的联想走向何方?

极客公园 中字


联想收购 IBM PC 业务,图自视觉中国

无论是自主的国际化,还是并购式的国际化,都不是一条容易的路。那个时候,我们走这条路更难,远比现在的中国企业出海要难得多,因为那个时候中国整体品牌知名度都不够,包括中国制造的形象都是低端的,所以更难。相比较来说,我倒觉得并购的方式对我们来说反倒是一条捷径,但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实际上我们花了四五年的时间,才慢慢走上正轨。

我们 2005 年并购 IBM,但是在 2005 到 2008 年这四年时间里,营业额并没有太大的起色。当时其实我们也很清楚,我们自己不具有成熟的国际化运营能力,那个时候我们请了老外做 CEO,花了四年的时间去完成团队整合,以我为首的中国团队,花了四年的时间去学习国际化运营,过去我们只会在小江小河里面游泳,后来一下子到了大海里面游泳,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比较自如。

经过几年国际化运营探索后,从 2009 年开始,我们的 PC 业务有了很大起色。之前我们的营业额已经有四年没有增长了,PC 市场份额一直徘徊在 7%、8%,在全球排在第四,排在戴尔、惠普和宏基之后。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采用落实保护和进攻相结合的路线,用中国的团队去打消费业务的市场,到了 2013 年,我们成为了全球市场第一,营业额从 140 亿成长到 300 多亿。

但到了 2013 年 PC 业务发展遇到了天花板,怎么再发展?这时候就要多元化。因此在过去这几年,我们开始大力地做移动业务,大力发展企业级的业务。走了国际化道路后,我们有了国际化的运营平台,包括国际化的组织、人才、操作系统等。

其实中国的企业要成为又大又强的企业,是逃不开国际化的,问题在于是“先国际化再多元化”还是“先多元化再国际化”。现在我们有些企业在中国做得风生水起,多元化也非常好,但我相信他们走国际化也还是有坎要过。就像刚刚我所谈到的,虽然 2013 年我们的国际化已经算比较成功,但做多元化业务时,依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的手机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通过并购有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和基础,但你得把它们很好地消化了,才能真正变成你的东西,你不但懂了这个业务,还建立了你自己核心的竞争力,那才真的是你的业务。

多元化不是说一个公司最后五花八门,什么业务都做,现在成功的 IT 企业,最多也就是有两到三个成功的业务。像微软,一个是 Windows,一个是 Office,算上云业务大概三个业务,另外还有游戏业务算三个半。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可能是几百亿美元的营业额,它的多元化要真正成功,每一个成功的业务起码要有几十亿美元、上百亿美元的营业额。所以如果只是在中国发展,那每一个业务几十亿人民币就是成功的多元化了,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在全球的平台上就不一样了。

Q:关于 AI, 您曾经提出一个观点,这不是人工智能,它是增强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我们昨天也去参观了联想的研发中心,我好奇的是,如果联想要让 AI 成为另外一个强大的部分,我们有没有一个侧重的考虑,我们会专注于哪些领域?

A:AI 的涵盖非常广,我们现在通常的理解还比较窄,比如语音识别、语音对话、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当然自动驾驶也运用了很多图像识别技术。

我们的理解是,AI 是基于数据、基于算法,对各行各业的各个价值链都有影响的一个发展方向,我认为它可以驱动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所驱动的数字化革命,再往下就是智能化革命,但它是基于第三次革命,数据经过一定的计算、处理,结合各行各业的知识、经验,使行业的流程更加智能,行业的决策更加智能。

在这些方面,联想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因为 AI 的第一个驱动是数据,数据从哪来?数据都是从设备、传感器上来,从 PC、从手机、从我们说的 Smart IoT 设备和传感器上来。从 PC 到手机,然后逐渐到 Smart IoT,联想都有涉及。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