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当Facebook开始将手伸向旗下WhatsApp的用户数据时,当Google推出了智能聊天应用Allo时,都受到了侵犯用户隐私的谴责。
相反,当人工智能在国内被捧上风口时,却没多少人预先关心类似技术和产品对个人隐私的侵害。所以,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人工智能侵犯隐私更加便利
近日,央视《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栏目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举办“AI让你更幸福”论坛。论坛上发布的人工智能认知度调查报告显示,8成受访者担心人工智能会威胁自己的隐私,3成受访者已经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给自己工作带来的威胁。
在过去一年,随着国家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四大平台公布、Alpha Go再次战胜人类棋手、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上五环、腾讯宣布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等最受关注的人工智能大事的发生,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众人皆知的科技热点。
该调查共计8000多名受访者,来自国内一二三线城市,覆盖16岁到60岁人群。调查显示,接近8成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会渗透到各行各业,超过9成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会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3成的受访者已经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给自己工作带来的威胁。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会主动了解和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多数受访者愿意尝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人工智能的各个细分应用领域中,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是人们了解最多的领域,随后是自动驾驶、自动翻译。
对此,著名神经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鲁白认为,数据隐私、数据权属是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数据调查显示,有接近8成的受访者担心某些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会威胁自己的隐私。
“举个例子,病人到医院就诊,相关的数据到底是属于谁的?是属于自己、医院、还是所有人?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一旦医院把病人数据当作私有财产进行商业化交易,就会带来麻烦。”鲁白认为,这类数据应该属于病人自己。为解决数据隐私和数据共享之间的关系,私人数据应有一个“密码”来控制开放与否,并决定给谁用、用来做什么、用完后如何处理等问题。
人工智能发展不能侵犯个人隐私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以牺牲隐私权为代价,收集要授权,使用有界限,存储应保护,是人工智能时代兼顾高度智能化与隐私安全的重要原则。
保护隐私,信息收集方也要承担起保障数据安全的义务。不久前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就明确提出了“谁收集、谁负责”的原则。数据已经成为优质资产,过去因为系统漏洞或防护能力不强等原因,一些知名互联网公司都发生过黑客入侵,造成大量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的事故。这种现象不应再重演。
应当看到,人工智能并非隐私保护的天敌。利用得当,它还能成为保护隐私的利器。比如,基于行为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检测出恶意软件,通过机器学习还能及时检测异常网络流量行为,预警黑客入侵,从而提升网络安全防御水平。
要想网络防御者有机会赢得胜利,就必须开展公平竞争。供应商将他们的安全产品的相关副本分发给客户,只是因为这个方式对他们来说很容易,而不是因为这个行为对他们的客户更好。
当然,搭好隐私保护的屏障,用户也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在一些网站上提交个人信息;要访问正规的网站,避免被钓鱼网站骗取个人信息等。只有明确权责,各方协同,人们才能真正畅快无忧地享受人工智能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