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考

OFweek人工智能网 中字

  2017年马上要结束了,据说大多数人距离年初五万存款的目标还差七万。作为大多数中的一份子,我来说说这种感觉,嗯~是很扎心了。再说说我所从事的行业——人工智能,嗯~那叫一个生机勃勃,前途光明啊。

  从中央到地方,政策密集出台、商汤科技、旷视科技融资两度打破新纪录、BAT纷纷出手动作不断、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一年,人工智能可谓出尽了风头。但也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虚火过旺,产业泡沫已浮出水面,将迎来一场大的洗牌。

  12月26日,在 “2017年人工智能机器人CEO峰会”上,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常务秘书长王才荣发表了以“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考”为主题的演讲。

  五大看点览尽2017年AI发展现状

  “2017年是AI发展史上非常关键的一年。”王才荣首先肯定了这一年人工智能的成绩。

  政策层面。2017年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出台较为密集,可以说没有哪个行业能在政策上有如此的关注度。3月。人工智能在两会被李克强总理点名,并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7月20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12月14日,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巨头入局。百度开源自动驾驶系统Apollo与DuerOS系统,Apollo平台可以向任何公司(包括其竞争对手)免费提供自主驾驶软件,并且这些软件随后能被量身定制,开发属于自己的自主驾驶车辆;DuerOs开放平台是由百度推出的一款对话式 AI 操作系统,通过DuerOS开放平台,仅需简单4步,即可完成产品从创建到商用。

  阿里巴巴推阿里云ET城市大脑,这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公共系统,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Bug,成为未来城市的基础设施。

  腾讯推腾讯觅影加码智慧医疗,腾讯觅影的辅助诊断过程,其实是将医生诊断思维转化为机器人思维,提供的辅助筛查技术,可以切实提高早期食管癌等疾病的筛查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部11月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上, BAT均位列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

  资本助推。2017年前三季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共有107个项目获得投资,获投总金额201.2亿元左右,相比2016年全年,实现了48.6%的增长。

  今年7月,商汤科技宣布完成4.1亿美元的B轮融资,是当时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一笔单轮融资记录,随后在10月,旷视科技完成C轮4.6亿美元融资,破商汤科技创下的AI领域融资记录。此外,8月,AI芯片研发公司寒武纪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11月,云从科技获得5亿元B轮融资、12月,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工智能企业图麟科技宣布完成A轮2.5亿元融资……

  国际资本巨头软银立下豪言壮志,称要投资8800亿美元支持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企业,计划未来10年投资至少1000家企业。

  创业热潮。初创企业开始抢滩人工智能领域,腾讯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数量以592家位居世界第二,美国则以1078家位列第一。

  人才争夺。AI人才严重短缺,顶级人才更是一将难求。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前10个月内,AI人才需求量已经达到2016年的近两倍,2015年的5.3倍,人才需求直线上升,年复合增长率超200%。

  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对于AI人才的需求数量已经突破100万。但国内AI领域人才供应量却很少,人才短缺严重,中小企业招揽人才更加困难。

  六大关键词预测2018年AI前景

  政策红利。中央政策定调后,更多地方政策将陆续出台,给AI发展带来利好。

  产业AI。进入到2018年,行业内对人工智能概念的炒作将会减少,不久前的阿里巴巴集团标准化大会提出了“产业AI”的概念。明年,AI将不只再停留在PPT和实验室,AI加速走向商业化应用,尤其在垂直领域的应用落地。

  并购潮。AI公司的兼并购竞争加剧,尤其缺乏数据库的小公司将面临被收购。今年VC和PE的投入力度是非常大的,到明年产业资本将会慢慢进入到优质的AI初创公司。

  人才战。人才短缺现状延续,顶级人才争夺战将继续。到2018年,AI人才招聘需求将较2017年增长1.8—2.8倍。结合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特点,造成人才大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

  1、AI技术发展需要大量技术人才支撑;2、未来企业增速虽趋于稳定,但人工智能企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3、合格AI人才培养所需时间远高于一般IT人才。

  开放平台。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将会通过开放平台和工具来夺取市场份额,目前,百度、腾讯已经开发了免费的平台。

  淘汰赛。如果将人工智能产业比作一个赛道的话,明年所有的AI初创公司将会进入到复赛阶段,市场会更多地考验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能力,以及品牌PR等综合能力。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